第316章 洛阳灾民(2/2)
并且在数次交战中,大败秃发树机能。
然而最终结果却并不乐观。
虽然在和文鸯接触过几次并且吃了败仗。
秃发树机能却没有退走的打算。
因为即便有所折损,相比较于自己得到的好处。
这点折损完全可以承受。
毕竟草原上一场白灾下来,就要平白的折损许多人。
这会儿能拿这些人换财物,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只是这样一来,可就苦了并州当地的百姓。
除了要承担外族劫掠的苦难外。
自家的兵马也没有放过他们。
因为文鸯所率兵马消耗的粮草,除了朝廷拨付一部分之外,剩下的皆是就地筹措。
这原本是当初曹操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定下的策略。
并且也确实在魏国各地都留有军屯和民屯。
可如今几十年过去,这项举措早就已经变了味道。
所谓的军屯和民屯也早就成了地方上捞钱的手段。
再加上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导致这些并州百姓在自己人手里遭受的苦难,甚至要远超那些鲜卑人。
左右都躲不过去的百姓们,只能拖家带口的往中原腹地逃亡。
而地方上为了不因为灾民的问题被朝廷问责。
一边封锁这些灾民的消息拒不上报。
一边驱赶着这些灾民们速速离开自己治下之地。
至于他们去哪里,完全不管。
于是这些灾民就这样或主动或被动的被裹挟着往洛阳的方向奔去。
等到这些灾民大规模的出现在洛阳的时候。
司马炎顿时大吃一惊,连忙召集来贾充等人前来询问。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孤不是派文鸯前往并州去驱赶那些鲜卑人了吗?”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灾民到洛阳?”
这件事贾充同样也早就已经知道了。
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故意拖着没有报给司马炎。
如今这些灾民已经到达洛阳,贾充的目的也达到了。
听到司马炎的询问,卫瓘开口道:
“晋王,眼下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
“这些百姓逃难至此,早就已经饥肠辘辘。”
“朝廷还需早日开仓赈济,免得这些灾民们因此生事!”
这些灾民之所以会选择逃到洛阳,皆是以洛阳为最后希望。
若是不救助的话,或许大乱就要从此开始。
荀恺也开口说道:
“莫说是兵戈之祸。”
“就算是旱灾洪灾这等事情,也绝非一般人能够扛的过去的。”
“这些人能够逃来洛阳,已经是他们心向朝廷了。”
“晋王还是早开粮仓赈济吧,迟则生变啊!”
司马炎闻言心中大为懊悔,没想到这件事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悔不听当初贾卿之言,以至于今日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