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188.残荷听雨之奇案,风云起时剑影寒(2/2)
当石飞扬携带诸位夫人归来的消息传来,石府的婢女和仆役们瞬间沸腾起来。
他们满脸激动与兴奋,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老管家匆匆走出,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一边指挥着仆役们迎接,一边快步上前向石飞扬行礼。
婢女们则围在诸位夫人身边,眼神中满是尊敬与关切。
有的婢女急忙接过夫人们手中的物件,有的则忙着逗弄孩子们,欢声笑语在府中回荡。
仆役们迅速行动起来,勤劳地张罗着一切。
他们将庭院打扫得一尘不染,又在各个房间中换上崭新的被褥,点燃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熏香。
厨房内,厨师们也忙得热火朝天,精心准备着丰盛的饭菜,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在锅中翻滚,不一会儿,整个石府便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石府的布局精巧,伊莉、龚思梦、白芷、戚美珍分别领着各自的孩子入住东南西北的庭院和厢房。
东方的庭院,种满了翠竹,清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宛如奏响一曲悠扬的乐章,伊莉带着石飞扬捡来的妹妹石语嫣在这里感受到宁静与雅致。
南方的庭院,有一座小巧的花园,四季鲜花不断,此刻秋菊绽放,五彩斑斓,龚思梦和两个孩子在这里尽享花香四溢的美好。
西方的庭院,设有一个精致的书房,满架的书籍散发着墨香,白芷带着孩子在此能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北方的庭院,有一个宽阔的练武场,戚美珍和孩子在这里能感受到热血与活力。
而他们的夫君石飞扬,则是入住中间湖中心那如诗似画的房子。
这座房子四周环水,湖水清澈平静,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围的亭台楼阁。
房子的建筑风格典雅,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古韵。
屋内布置得温馨而奢华,家具皆为上等木材所制,摆放着各种珍贵的古玩字画。
站在窗前,便能将石府的美景尽收眼底,微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
石飞扬看着这熟悉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这里是他的家,是他和家人们的避风港。
仲秋的苏州,细雨如丝,似有若无地飘洒而下,轻柔地覆盖了整座拙政园。
那丝丝细雨宛如天地间垂下的银线,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拙政园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波光粼粼的湖沼荷池之上。
雨滴在湖面溅起微小的涟漪,层层荡漾开去,给这座江南名园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却也无端染上一抹莫名的哀愁。
拙政园中的留听阁,在这如烟如雾的细雨中,更显寂寥。
朱红色的窗棂在雨幕的浸润下,颜色愈发深沉,宛如岁月沉淀下的厚重印记。
然而,此刻的留听阁却被一股诡异而血腥的氛围所紧紧包裹,让人不寒而栗。
踏入留听阁,便能看到五具尸体呈梅花状倒伏在地。
雨水顺着敞开的窗棂飘入,肆意打湿了尸体和地面。
那冰冷的雨水与温热的鲜血相互交融,在地面蔓延开来,形成一片暗红色的水洼。
尸体的喉头皆插着枯荷茎管,荷茎上残留的枯黄荷叶在微风中微微颤动,仿若在低声诉说着这起惨案的离奇与恐怖。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震惊与恐惧之中,无法自拔时,雄樱会总舵主石飞扬率领着一群江湖豪杰匆匆赶来。
在细雨如丝的仲秋苏州拙政园,留听阁被诡异血腥氛围笼罩,五具尸体呈梅花状倒伏,雨水与血水交融。
最先瞧见石飞扬身影的是一位年轻的江湖侠客,他原本因眼前惨状而面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
此时,他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惊喜与敬畏,原本紧攥着剑柄、因紧张而泛白的手指,此刻不自觉地松开,口中喃喃道:“石总舵主来了,这下有救了!”
此人的声音虽不大,却如石子投入平静湖面,瞬间在人群中激起层层涟漪。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着灰色长袍,手持一根竹杖,原本深陷的眼眸中满是忧虑与迷茫。
听闻石飞扬到来,他浑浊的双眼陡然一亮,原本微微佝偻的身躯竟也努力挺直,手中竹杖重重顿地,激动地说道:“石总舵主威名远扬,定能揭开这惨案的真相,为死者讨回公道!”
话语中满是对石飞扬的信任与期待。
人群中,几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弟子,兴奋得满脸通红,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
其中一个忍不住跳起来,挥舞着手臂大喊:“是石总舵主!能亲眼见到他,真是三生有幸!”
另一个则握紧拳头,满脸憧憬地说道:“以后我也要像石总舵主一样,在江湖中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众人纷纷自觉地向两旁退去,动作迅速而整齐,仿佛训练有素的士兵在迎接将军检阅。
他们的眼神中,有的是敬畏,有的是期待,有的是狂热的崇拜。
大家都屏气敛息,生怕惊扰到石飞扬。
一时间,留听阁外除了淅淅沥沥的雨声,竟安静得落针可闻。
石飞扬脚步沉稳地踏入留听阁,他所经之处,众人的目光紧紧跟随,仿佛他是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这片被阴霾笼罩的地方。
石飞扬神色凝重,脚步沉稳地踏入留听阁。
他目光如炬,眼神犀利得仿若能穿透一切迷雾,迅速扫视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他蹲下身子,动作轻柔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专业,仔细查看死者的状况。
突然,他敏锐的目光聚焦在死者的掌心,发现死者的掌心皆有用鱼胶黏着的暹罗米碎。
这些细碎的米粒在死者苍白的掌心显得格外突兀,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一发现,让石飞扬眉头紧锁,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沉思。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暹罗米碎为何会出现在死者掌心,又与这起惨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关联?
这看似毫无头绪的线索,在他眼中却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或许正是解开谜团的关键所在。
紧接着,石飞扬站起身来,在阁内踱步。他步伐缓慢而坚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弦上。
他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雨声。雨滴打在残荷上,发出清脆而又杂乱的声响,在这寂静的阁内回荡。但石飞扬却能从这纷繁复杂的雨声中,捕捉到一丝异样。
凭借着他独特的“听雨辨器”绝技,他察觉到荷茎中空处似乎残留着淡淡的火药味。
这股若有若无的气味,在雨水和血腥气的掩盖下,常人极难察觉,却逃不过石飞扬的敏锐感知。
“这荷茎中竟有火药味,看来这绝非普通的杀人案件。”石飞扬缓缓睁开眼睛,神色凝重地说道。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若洪钟般在阁内回响,让在场的群雄皆是一阵惊愕。
火药在江湖中向来是极为危险且被严格管控之物,私自制造、使用火药者,必遭江湖正道唾弃和官府严惩。如今竟出现在这杀人凶器之中,可见这背后的阴谋定然错综复杂,远超众人想象。
“石总舵主,您说这究竟是何人所为?为何要用如此诡异的手法杀人?”一位豪杰忍不住问道,语气中满是焦急与疑惑。
石飞扬微微摇头,目光坚定而沉稳,说道:“目前线索尚少,还难以断定。但这暹罗米碎和荷茎中的火药味,必定是解开此案的关键。我们需从这两方面入手,展开调查。”
他的话语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原本慌乱的群雄瞬间安定下来。在他们心中,只要有石飞扬在,再棘手的难题都有解决的希望。
于是,石飞扬带领着群雄,开始在拙政园内四处搜寻线索。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缝隙,都仔细查看。
他们询问每一个可能知晓情况的人,从园内的花匠、仆役,到偶尔路过的游客,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蛛丝马迹。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发现这起案件背后牵扯的势力众多,局势愈发错综复杂,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而他们,才刚刚触碰到谜团的边缘,真相依旧隐藏在重重迷雾之后。
仲秋的苏州府,夜幕悄然降临,也为石府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
皎洁的月光轻柔地洒在石府那古色古香的建筑上,亭台楼阁在月色下投下朦胧的影子,宛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石飞扬与龚思梦、伊莉、戚美珍、白芷等四位夫人围坐在宽敞明亮的餐厅内,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柔和的烛光在餐桌上跳动,映照着众人的脸庞,营造出温馨而宁静的氛围。
石飞扬微笑着,给四位夫人各盛了一碗汤,然后缓缓开口:“今天在拙政园,遇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五具尸体,喉头插着枯荷茎管,掌心还黏着暹罗米碎,荷茎中竟还有火药味。”他的声音沉稳而平静,却难掩话语中的凝重。
龚思梦秀眉微蹙,关切地问道:“啊,竟有如此离奇的案子?那些暹罗米碎和荷茎中的火药味,到底有什么关联呢?”她一边说着,一边接过石飞扬递来的汤碗,眼神中满是对丈夫的关心和对案情的好奇。
石飞扬夹了一筷子菜放入龚思梦碗中,温柔地说道:“目前还不清楚,这正是需要调查的关键。不过,咱们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伊莉放下手中的筷子,眼神坚定地说:“相公,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查案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说不定我能发现些不一样的线索。”她的目光中透着自信与果敢,对破案充满了热情。
石飞扬看着伊莉,眼中满是宠溺,点头道:“好,有你在我身边,我也放心些。不过,查案可能会有危险,你要万事小心。”
戚美珍也连忙说道:“我也要去!我可不想待在家里干着急。我这一身武艺,也能帮上忙。”她拍了拍腰间的苗刀,神情急切。
石飞扬笑着看向戚美珍,说道:“好,那你们俩明天跟我一起去。不过,咱们要随时保持警惕,不可掉以轻心。”
白芷静静地听着,眼中满是担忧,她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衣角。
犹豫了片刻后,她轻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那案子这么复杂,会不会很危险?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说话间,她微微抬起头,目光紧紧地盯着石飞扬,眼中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石飞扬伸手,动作轻柔地轻轻摸了摸白芷的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安慰道:“放心吧,我会小心的。你在家把孩子们照顾好。”
白芷微微咬着下唇,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嗯,我会的。你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要是遇到危险,千万不要逞强。”她的眼神中满是不舍与牵挂,生怕石飞扬会遭遇什么不测。
石飞扬看着白芷,目光中满是柔情,再次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我知道,你就别担心了。你在家好好的,等我回来。”
白芷微微扬起嘴角,露出一个略带担忧的笑容,说道:“好,我等你。”
石飞扬转头看向龚思梦,认真地说:“思梦,你也留在家里照顾好孩子。还有,你领些侍女,好好教教白芷江南的侬语。在这江南,学会侬语日后也方便些。”
龚思梦微笑着点头:“好,你就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孩子们,也会教白芷学好侬语。”
晚餐在温馨的氛围中继续着,石飞扬不时给夫人们夹菜,夫人们也关切地询问着案情的细节。
窗外,月光如水,秋夜静谧,石府内洋溢着浓厚的家庭氛围。此刻,外面的纷扰都与这里无关,唯有这浓浓的亲情在空气中流淌。
翌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石飞扬便匆匆赶到了文庙碑林。
此地古木遮天蔽日,粗壮的枝干相互交错,仿若一张巨大的绿色穹顶,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
碑石林立,形态各异,或高大巍峨,或小巧精致,每一块石碑都承载着岁月的沧桑,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
然而,此刻的碑林却被一层神秘的迷雾所笼罩,仿佛隐匿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
凶手似乎有意在此故布疑阵,精心伪造石刻预言,妄图凭借这些虚假线索,扰乱众人的调查方向。
石飞扬目光如炬,敏锐地察觉到凶手此举绝非偶然,必定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图,心中不禁愈发谨慎。他带领着一众手下,在碑林之中仔细搜寻,目光扫过每一块石碑,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隐藏线索的角落。
众人屏气敛息,脚步声在这寂静的碑林里显得格外清晰,气氛紧张而压抑。
终于,在一座赑屃驮着的石碑底部,他们发现了新凿的《推背图》残句。
那字迹歪歪扭扭,仿若孩童随意涂鸦,却又仿佛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在这古老的石碑上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格外引人注目。
此时,石飞扬的夫人——武林第一美女伊莉,身着一袭淡蓝色长裙,裙摆随风轻轻飘动,身姿婀娜,面容绝美,宛如仙子下凡,在“圆桶”鲁得出、“竹竿”蒋伙添、“蜈蚣”公孙仁、“青面兽”杨锋、“飞鹰神探”谢文等好汉的陪同下,翩然而至。
石夫人戚美珍,将门虎女,性格豪爽,今日一身劲装,英姿飒爽,紧跟在伊莉身旁。
戚美珍一看到那石碑底部的残句,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兴奋与敏锐的光芒。
她身为将门虎女,自幼饱读诗书,对各类古籍典故烂熟于心,且在跟随父亲行军作战的过程中,锻炼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此刻,她毫不犹豫地撩起罗裙,动作干脆利落,丝毫没有寻常女子的忸怩。
她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取出拓印工具,眼神专注而认真,开始仔细地拓印碑文。
只见她手法娴熟,轻轻涂抹墨汁,缓缓覆盖纸张,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尽显将门之后的沉稳与干练。拓印完毕,众人迅速围拢过来,仔细查看。
戚美珍率先发现了异样,她指着拓印的碑文,语气中透着自信与笃定:“大家看,这刻痕深度不一,绝非随意为之。”
石飞扬盯着拓印的碑文,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刻痕深浅不同,莫非其中暗藏玄机?”
他低声喃喃自语道,眉头紧锁,目光紧紧盯着那一道道刻痕,试图从中解读出凶手的意图。
伊莉轻轻皱眉,美目流转,灵动的眼神中透着聪慧与冷静,说道:“或许这是凶手故意留下的暗示,只是我们尚未参透其中之意。”
戚美珍用力点头赞同,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管怎样,这肯定是一条重要线索,我们绝不能放过。依我看,这刻痕的深浅说不定与某种密码或者暗语有关。咱们可以从这方面入手,仔细分析。”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在拓印纸上比划着,试图找出刻痕之间的规律。
众人围绕着这一发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碰撞。
然而,谜团如同层层迷雾,愈发厚重,尽管他们绞尽脑汁,却一时难以看清真相,那隐藏在刻痕背后的秘密,依旧如水中月、镜中花,遥不可及,却又充满了诱惑,吸引着他们继续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