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大朝会上边看热闹边偷吃的爷孙俩(2/2)
此时,作为太子的刘辩静静地坐在席位上,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玩味的笑容。
是的,他不仅未发一言,甚至还从袖中缓缓取出两块上朝前偷偷藏于袖袋的糕点,轻轻咬下一口,腮帮子有节奏地咀嚼着,饶有兴致地观看大殿中的这场闹剧,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
“尔母婢也”直译过来就是“你妈是个婢女”,实际含义则是“你妈真是个贱人”。
听上去这帮儒生就连人身攻击都是如此儒雅秀气,实际上这不过是受限于时代和身份地位,压制了他们的脏话水平,否则闹不好就是一出“韩馥大意失亲妈”的大戏了。
正吃着糕点,太子似有所感,似乎觉察到窥视的目光,微微转过头去,却见太尉杨赐眉头紧锁,满脸讶异地看着正在偷吃的他。
杨赐见太子在大朝会上,眼见臣子几乎要大打出手,不仅不阻止反而看起了热闹,甚至他光看热闹还觉着不过瘾,还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糕点,顿时心中颇感无奈。
有心训斥吧,转念一想太子毕竟大病初愈,身子尚且虚弱,孩子这么瘦多吃些亦无不可,想了想也就算了,打消了劝谏的念头。
可太子却是蹙着眉面露苦恼,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正在吃的那块糕点后,将手中的另一块掰成两半,径直将其中一瓣抛给了与他仅隔四五步的杨赐。
明黄色的糕点在空气中溢散出一阵淡淡幽香,划过一道精美的抛物线径直落向了杨赐。
杨赐看着那块由远及近的糕点也是微微愣神,但还是连忙伸出手接住了太子抛来的糕点,将之藏在手心中避免被旁人发现。
好在所有人此刻的目光都集中在袁隗、郭图以及韩馥、胡毋班四人身上,全然没有注意到这对君臣的小动作。
杨赐左手轻轻搓了搓沾染在指腹上的粉末,将手指放在鼻尖轻嗅,闻到了一阵沁人心脾的杏香,显然手中这块明黄色的糕点乃是杏糕。
农历二月,杏树开。
太子悄无声息地挪动屁股下的竹席与支踵,屁股微微抬起向右侧下首处的杨赐靠近两步,脑袋微微前倾,用仅二人能听见的声音细声道:“老太尉,这是母后亲自采摘杏所制的杏糕,孤甚是喜爱,老太尉也尝尝味道如何”
杨赐面露苦笑,嘴角微微下撇。
朝堂之上剑拔弩张,太子殿下却兴致盎然地分他半块杏糕,一时之间,他不知是该谢恩,还是该劝阻太子。
“孤就带了两块杏糕垫垫肚子,真的,这是最后一块了。”太子见杨赐苦笑,仿佛是误会他嫌弃只有半块糕点,嘴巴微微嘟起,小声嘟囔着,捏着手中的半块杏糕眉头紧锁,咬咬牙,好似下了什么重大决心似的,低声道:“罢了,就请老太尉享用吧。”
见太子哆嗦着手递出另外半块杏糕,杨赐眼中闪过一丝柔和,莫名觉得眼前的太子莫名让他生出一阵亲近感,仿佛看见了他的孙儿杨修。
说起来,修儿今年十岁,太子也不过十三岁而已。
看着太子让出了自己喜爱的零嘴给他这位老人家,杨赐不禁嘴角上扬,露出温和的笑意,小道:“殿下不必了,老臣年事已高,吃不得许多吃食便会腹胀难忍,半块足矣。”
太子嘿然一笑,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缝,将那半块杏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回手中,以手掩嘴欲食,却又陡然停下动作,脑袋转向杨赐道:“老太尉,一同用之”
“好好好,老臣与殿下一同用之。”
杨赐微笑着低声回应,脸上的笑容愈发和蔼,好似全然没有看穿太子是想拉自己下水。
君臣二人一同在大朝会上偷吃糕点,如此一来自己便无法以此为由劝谏,甚至于若是有人弹劾,他还得帮着太子遮掩反驳。
但不知为何,看着大快朵颐的太子那稚嫩的侧脸,向来守礼的杨赐竟突然觉得当这个“共犯”似乎也没什么不妥的。
脆弱的牙齿咬下一口松软的杏糕,杏的香气在口腔中绽放,津甜的滋味随着缓慢的咀嚼而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杏糕他也不是没吃过,他这年岁许多吃食已然吃不得了,多以羹汤和糕点为食,府上的庖厨也不是没有做过杏糕。
但不知为何,杨赐竟觉得从未有一块糕点能够如此美味。
也不知是皇后的手艺精妙,还是这份与太子偷食的乐趣
是了,天子亦是他的学生,太子于他而言,也有些莫名的情愫在心中荡漾。
至于太子对他的算计,想让人误以为他未曾出言帮助袁隗乃是转投了太子……便装作没觉察到吧,就当是老人家对于孙儿的宠溺吧。
(278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