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133那拏天经卷,阿修罗刀兵(1/2)
第134章133那拏天经卷,阿修罗刀兵
六十只风鼬鼠,他一个人就宰了三分之一。
煞气的积累,瞬间涨了五分之一的进度。
但是像这种大单,平时也不多见,三十只上下才是屠宰房的正常工作量。
毕竟,屠宰的弟子也是天鼓寺的弟子,总得给人家留出习武的时间。
“这样算下来,平均每天能有个十分之一左右。”
“也就是说,每一旬我能冲一次窍穴”
“肾脏有左右耳、前后阴四窍,我已经开了左耳。”
“眼下是六月初十,一个月后,七月十五盂兰会前便能五脏圆满。”
“只是.”
李存孝也有些犹豫,因为午膳时圆华派明烛过来传信,言明圆觉一副忍让退避的做派。
显然,盂兰会在即,对方也有子侄要拜入寺中。一次失败之后,二次出手风险太大。
万一暴露,同门相残是大忌,他自己要被废,家族从今往后的前途也会被断掉。
就算不可能就此放弃报仇,但至少这段时间是能安分下来。
危机暂时解除,李存孝提升实力的想法也就不是那么迫切。
因为长远来看,当下最紧要的无疑是化去魔头,转修一门上乘武学。
如此,才能练就上等的纯净真气。
虽然说即使五脏圆满了,也能将魔头全部再炼化,转为煞气。
但如果能一步到位,何必这么麻烦
圆华这些时日热心和他往来,可不是只来攀交情,脏腑境界往后的修行经验,也是毫不留私地传授。
进入黄庭后,武者修行的重心,便开始从锤炼杀伐技艺,转向吐纳真气。
倒不是说前者不重要,而是后者决定了前者的下限,是根本所在。
下品武学和中品武学,对应气血到黄庭初期,都还是“技艺”。
但从上品武学开始,除了“技艺”,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功法”。
功法的优劣,决定了体内修炼的“本尊”强弱;
而武学、身法、炼丹炼器,这些“技艺”则是发挥“本尊”力量的工具。
功法境界高低,是能装多少水的问题;
武学入门、小成、大成、圆满,是洒水还是喷水、喷多还是喷少的问题。
换言之,李存孝突破黄庭后,便不能像以前一样,武学提升,境界也跟着涨。
功法和武学分开,意味着金刚杵的消耗增加,那么每一次煞气的消耗就都要精打细算。
“除非我能获得足够的资源倾斜,由宗门提供境界提升的天材地宝,由金刚杵保证武学杀法的境界,随时保持最高战力。”
“但如此,就必须一鸣惊人,让德正住持将注意力从师父转移到我的身上。”
“这个倒是不难,关键是不知道寺里有没有能化去八个魔头的武学。”
“唉,德聪首座又是个怪老头,人都见不到,问也没法问。”
李存孝一时间不禁陷入烦恼。
毕竟和屠宰房的师兄弟混熟之后,他也没少打听。
一般的武者,兼修两门就顶天了,谁像他这样开动物园的
实在不行,就算舍不得这些魔头的加持,到时候也只能用金刚杵把魔头炼掉,只留虎魔拳和夜叉刀。
到时候哪怕不是圆满,十九岁的脏腑境小成也已经足够震撼。
至于炼化右耳窍穴的事,还是等攒满一次破障再说。
“李师弟,来。”
众人洗去污秽之后,三三两两已经走得差不多。
李存孝正打算回房,圆槐忽然叫住他,见周围没人,塞了一瓶丹药过来。
“这是”
“上次师父说要赏你一瓶五脏丹,忘啦”
李存孝哦了一声,这才想起来还有这回事。
扒开塞子一看,瓷瓶里是十颗丹药,每颗丹药都是青、赤、黄、白、黑五色交织,老实说看上去有点古怪。
“李师弟,这五脏丹是脏腑境界修炼时的佳品。”
“无论你以何种脏腑为主,吃这丹药都不妨害,能大大加快淬炼的速度。”
圆槐滔滔不绝,说了一半才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下脑袋。
“差点忘了,师弟还不是脏腑。总之这丹药十分宝贵,师弟可以留着以后用,也可以需要的时候拿来救急。”
“你手里拿的,可是一万两银子。”
什么
李存孝闻言吃了一惊,握住瓷瓶的手不由紧了紧。
一颗丹药一千两这和金子做的有什么区别。
“不过我建议师弟最好还是留着脏腑境界用,以你的天赋,那一天不会太久。”
圆槐拍了拍自己的得力干将,笑着转身离开。
正因为是这么珍贵的丹药,所以他才会特意挑众人不在的时候拿出来。
财帛动人心,丹药更甚。
李存孝干活卖力,让大家有了更多时间习武,自然没人不喜欢他。
可若是一个入门还没有一个月的新人,得到药王院老大德聪首座的赏识,那就有点惹人妒忌了。
“圆槐师兄一片苦心啊。”
李存孝回到自己的精舍,看着掌心中五色交织的丹药,颇为感慨。
炼丹真是暴利啊,搞得他都有点心动了。
不过德聪老僧那个怪脾气,还有其对兼修武学的嫌弃态度,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李存孝头一仰,咕咚将丹药吞进肚子。
绵密而后劲充足的药力慢慢化开,他明显能感觉到,最为醇厚的一股,留在了脾胃。
之后,锋锐之气入肺腑,阴湿之气入肾脏,阳和生发之气入肝脏,炙热喷薄之气入心脏。
五脏五行,土金水木火轮转流动。
以往他自己虽然也是这般修炼,但有了五脏丹,就好像在五个齿轮中加了润滑油。
一时间相互配合,丝滑无比,肝木、心火、脾土、肺金之精气,更为高效地转化为肾水之气。
右耳耳屏前,张口时凹陷处,乃听宫穴。
原本他的修炼速度,是半个月一个穴位。
耳朵旁听宫、耳门、翳风、角孙、耳尖五个穴位,差不多两个月才能打通耳窍。
但如今有了五脏丹,李存孝感觉这时间差不多可以缩短一半!
“丹药真是好东西啊.”
感慨之下,忍不住吟了两句怀才不遇的酸诗: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就没有什么云游四海的丹道圣手,来发掘一下自己这田野麒麟吗
“太乙道兄是炼丹圣手,又是楼观道的高门,竟然也对这田野麒麟感兴趣吗”
天鼓寺深处,住持的禅房中,契此语带机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