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就问炸不炸(1/2)
第254章就问炸不炸
吴生云就是听懂拼命鼓掌的那个。
他或许能猜到让卫东谈的不是相机本身价值几何,但肯定没想到居然能这么随口几句,变成了推销内地市场!
更是在推销他那无与伦比的独特销售架构。
因为有好几个中青年富豪,已经大声说要买这台相机了!
让卫东表述得再清楚也没有,买下这台相机,就能由他来代替做一次全国销售。
这就是个全国代理实力展示的意思。
不自己一分钱,给现在占据经济绝对实力的hk富豪、顶级港商们展现销售能力。
这个过程还能赚到钱,然后猛然打开产品渠道、资本支持
反正平时多冷静的小白脸激动得掌心都拍红了,还语无伦次的给旁边张经理他们解释:“看见没!这就是有些人为什么,为什么生来就与众不同!不一样的,他就是不一样!”
董雪晴也使劲鼓掌,沈翠月就慢慢拍,闻声还白眼:“要你说你好好把你那堆事情做清楚了,我这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吴生云居然就能冷却平静下来,也慢慢拍:“好,谢谢月姐指点。”
沈老三无语,这家伙很狡猾啊。
让卫东是想装完逼就下来。
他完美的把五十港币廉价相机,转化成销售权拍卖,不信这满朝富豪,就没有一个不动心的。
只要卖出几万十几万,这事儿就圆满装逼成功。
老子几十块的东西,能不要托儿就卖出几万还不牛逼吗
结果还没开始拍卖呢,前排老富豪们就开口让他多说几句:“现在大陆做生意是什么态度”
“那些官员又是怎么样……”
“你是什么身份”
老高又有点紧张了:“卫东同志这没有经过许可吧”
唐主任都比他更了解些:“他在市里,在平京都知道该说什么,没问题的,这也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吧。”
经开区主任这成立半年来跟各方港台商人打交道很多,虽然几乎没接触到这个层面的顶级港商,但对对方的各种态度、疑虑还是很清楚的。
实际上除了极少数心思坚定的港商,大多数家大业大的港商都持观望态度,先看看其他人进场以后的反应。
所以这段时间冲杀的,除了那几位有信心有人脉得到最强力支持的大港商,大多数都是小虾米。
而且其中鱼龙混杂骗子居多,反过来又影响了港商在各地的口碑。
属实有点恶性循环。
试问,内地还没有正儿八经的民营大企业家能证明这是个允许做生意,允许资本家走动的局面下,连走在最前面的江州都还要自己钱资源捧老船王的家人成为民营企业家。
鹏圳还尽是冒险者没有实业家的局面下,让卫东这个异军突起的青年成功商人。
独一份儿!
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定位:“我简单介绍下我自己,去年我高考结束,放弃进大学,开始从农村背负腌腊肉到大城市卖差价,这是要被抓的,所以奇货可居的很快积累第一笔资金,很快开始推动改进相机产品思路,从粤交会搞定一台卫生巾机器回去开始大量复制生产,而我这位伙伴,千里迢迢的把电子表,输送回遥远的江州,十倍销售,这个月被我的几十辆运输车队彻底击垮这种信息差,立刻断然决然的放弃,决定投身房地产……”
池世明就是在这个时候,用粤语发表了自己的拜帖:“没错,上个月我在江州的合作伙伴告诉我,没法再卖了,因为一帮货车司机大量运送各种粤州的服装、家电到市场上销售,价格也仅仅是进价补贴点运费和利润,再也无法说我们几块钱的电子表是进口高级货了,我当时还在想完了,但现在我只觉得人生从此打开全新局面,我将永远跟随让卫东,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市场南征北战,打下我们的赫赫威名!”
他好歹也是个在江州华侨学校读书到高中的家伙。
能够把红色词语简单的融入到粤语表达中。
的确带着革命小将才有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杀气势!
让卫东听不懂伙伴在说什么,但笑眯眯的随意从旁边拿杯水润喉。
这时候就能非常清晰的看到,那个司仪已经不由自主的点头哈腰恭敬捧上。
就让人印象会很深刻。
那边在说会永远追随他,他却充满欣赏的大度自如,明明好像他们之前还有商业竞争,现在已经让人心悦诚服,而且还这么相互信任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