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总攻开启(2/2)
拂晓时分。
大汉近十八万大军浩浩荡荡渡过湍水,朝着宛城驶去。
天空俯瞰,大汉赤色军旗在清晨的微风中肆意飞舞,如一片红色的海洋,在原野上翻涌。
汉军将士脚步声、战马嘶鸣声、车轮辘辘声交织在一起,向着宛城步步逼近。
当薛仁贵的五万攻城主力抵达宛城西城下时,时间已至未时一刻。
三个百户所的锦衣卫在马谡的安排下,早已四处散开。
此时的汉军阵营里,刘禅并未立刻下令攻城。
刘禅平静望着宛城,心中计算着时间。
他在等,等那几支绕过宛城行至后方的队伍就位消息传来时,再发起总攻。
眼下城外的营地上,汉军士兵正有条不紊忙碌,组装各种攻城器械。
巨大的云梯在汉军手上一座座成型,仿佛一头头即将苏醒的战争巨兽。
投石车在快速组装着,军中工匠正一台台调试着发射角度。
神机营的六十门火炮,同样也安置到位,乌黑的炮口已对准宛城城头。
……
宛城内。
曹叡正端坐府中。
一名探马急匆匆入内,高声禀报道:“陛下,蜀将魏延、全琮、薛礼,领兵大约十万,已行至北、西、南三门外,将我军宛城围困……东门之外,虽并无蜀汉军士,但隐隐有汉军骑兵活动的痕迹。”
曹叡摆了摆手:“知道了,再探!有任何风吹草动,及时禀报!”
“喏!”
随后,曹叡唤来司马懿、许褚,与二人上城头查看。
三人快步登上城墙,极目远眺,曹叡面色忧虑,来回巡查着各部。
见城内各部皆按其部署就位,虽未见异样,可曹叡的心中还是多有不安。
司马懿同样皱着眉头,犹豫了一下,终是说道:“陛下,蜀军这是标准的围三阙一布兵,围的是北、西、南三门,阙的是那东门……”
“至于东门外,臣可以肯定,虽无攻城之士,但定有蜀国伏兵。”
曹叡心中一沉,冷言追问道:“你想说什么?把话说明白点。”
司马懿继续分析道:“以今观之,诸葛亮和蜀主刘禅并非庸才,那蜀军如此排兵布阵,只能够说明一点……”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城下,深吸一口气,又道:“那就是,蜀军完全有信心,能够将我宛城攻破!料定我军必然弃城东逃,蜀国刘禅、诸葛亮才会如此排兵!”
曹叡还未及开口,一旁的许褚闻言却突然哈哈大笑。
“哈哈哈,仲达!你这话危言耸听了,我宛城城墙周长近三十里,墙高城深,其间更有十万大军驻守,莫说蜀国只有这点兵力,哪怕他再多三倍,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攻破宛城!”
司马懿微微点头:“虎侯言之有理,然在下只是按常理分析,在下心里,总觉得十分奇怪,说不出的奇怪……”
言罢,司马懿的目光在城外汉军阵营中来回扫视,试图找出什么。
曹叡眼睛一眯,死死盯着远处汉军士兵手中正在组装的火炮,问道:“可知那黑色的管是什么?”
司马懿顺着曹叡的目光望去,眉头皱得更深。片刻后,他摇了摇头道:“从未见过,臣也不知。”
曹叡心中的不安感达到顶点:“刘禅此人手段层出不穷,总是能整出一些新花样,这也正是朕忌惮他的地方!”
“通知各方将领!如遇意料不到的紧急情况,当以先稳住麾下部队为主,接着听候朕的指示。最后再对各级将士嘱咐一遍,若遇到蜀军的热气球,切莫慌乱!”
说罢,曹叡转身又道:“走,随朕再去东面看看!”
“喏!”
……
宛城外。
时间已至申时末。
马谡快步上前:“陛下,东面的诸位将军皆已到达指定位置。只是如今天色渐晚,太阳马上要落山了,陛下是否要选择此刻开启总攻?”
闻言,刘禅目光望向宛城,嘴角微微上扬:“就现在!天色渐晚怕什么,这反而是好事!太阳高悬时,天地间阳气充斥,人胆子也更大,待到夜幕降临,人的胆魄自然减小,魏军更容易慌乱,从而导致弃城!”
“相父,你以为呢?”
诸葛亮摇摇羽扇,赞同道:“陛下言之有理,臣也觉得可以发起总攻,此前南郡之战,便是在子夜进行,昏暗的天色于我军而言,未必不是助力。”
话落,刘禅眼中闪过兴奋,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好!万事俱备,通知全军,一刻钟后,按既定计划,对宛城发起总攻!”
“四叔!总攻开始后,你和元芳领羽林卫前往伊阙道口,埋伏敌军,务必守住此道,一个魏兵也不能放他们过去!”
赵云:“领命!”
刘禅又看向李球:“李球!你领一个百户所的羽林卫留下……护卫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