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匠选维艰,智破困局(1/2)
议事厅的余温还未散去,许婉清已马不停蹄地赶往贺府的工匠作坊。
她深知,修缮之事,工匠是根本。
选对了人,事半功倍;选错了人,那可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徒增烦恼。
作坊里,刨子声、凿子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木头的清香。
许婉清步入其中,环顾四周,只见一群工匠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她微微一笑,心想:“看来大家干劲十足啊!”
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在王工匠身上时,眉头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
只见王工匠独自一人站在角落里,脸色阴沉,与其他工匠似乎格格不入。
“这是怎么回事?”许婉清心中疑惑,走到一位年长的工匠身边,轻声问道:“李师傅,王工匠这是……?”
李师傅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少夫人,您是不知道,王工匠和其他人,在修缮工艺上,那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啊!他坚持用老祖宗传下来的工艺,可其他人觉得,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要讲究创新!”
许婉清一听,顿时感觉“脑壳疼”。
这年头,最怕的就是意见不合,尤其是在这种专业性极强的问题上。
她走到王工匠面前,轻声问道:“王师傅,您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听听。”
王工匠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少夫人,不是我老顽固,实在是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了!这修缮古宅,讲究的是原汁原味,要是改得面目全非,那还叫修缮吗?那叫‘整容’!”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引起其他工匠的反驳。
“王师傅,您这话就不对了!时代在发展,工艺也要进步!难道我们还要像老祖宗一样,用斧头一点一点地砍吗?那得修到猴年马月啊!”
“就是就是!王师傅,您那一套早就过时了,现在讲究的是效率!效率懂不懂?”
眼看着双方就要吵起来,许婉清连忙制止道:“好了好了,大家先冷静一下!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但吵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这种场面,她也不是第一次经历了。
想当初,她在现代职场,那可是“身经百战”的“老油条”了。
“看来,只能用我的‘独门秘籍’了。”许婉清心中暗想。
她清了清嗓子,对着众人说道:“各位师傅,这样吧,与其争论不休,不如我们来一场‘工艺大比拼’!大家各自展示自己的工艺优势,让事实说话,如何?”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工匠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许婉清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少夫人,这……这能行吗?”李师傅有些担忧地问道。
许婉清微微一笑,自信地说道:“放心吧,各位师傅都是身怀绝技,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拿出最好的作品!”
在许婉清的坚持下,工匠们最终同意了“工艺大比拼”的提议。
作坊里的气氛,也从剑拔弩张,转变为一种充满好奇的期待。
接下来的一天,工匠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展示各自的工艺。
王工匠坚持使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一凿一凿,精雕细琢,力求还原古宅的原貌。
而其他工匠则采用现代化的工具和工艺,效率极高,而且在细节处理上也毫不逊色。
许婉清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环节,认真地听取工匠们的讲解。
她发现,王工匠的传统工艺虽然耗时,但却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宅的历史韵味;而其他工匠的现代工艺,则能大大提高修缮效率,降低成本。
“如果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岂不是两全其美?”许婉清心中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脑海中。
她走到众人面前,笑着说道:“各位师傅,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听听?”
工匠们纷纷看向许婉清,
“我觉得,王师傅的传统工艺,可以用于修复古宅的核心部分,比如梁柱、屋顶等,这些地方需要makmaльho保留原貌。而其他师傅的现代工艺,则可以用于修缮一些次要的部分,比如墙面、门窗等,这样既能保证修缮的质量,又能提高效率。”
许婉清的方案一出,立刻得到了工匠们的认可。
他们纷纷点头,表示这个方案确实可行。
“少夫人,您真是太聪明了!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