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联名上书(2/2)
其中有两个正是前段时间提拔上来的寒门士子。
苏玉走到他们两个面前,沉着脸剜了他们一眼,一言不发地走过去。
两人识趣地闭上嘴,假装不耐烦地挥挥手:“行了行了,我们不和你们争辩,万事自有陛下决断!”然后快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埋头处理公务。
那几个人见他们不再理会自己,还以为他们词穷,争辩不过自己,反而洋洋得意起来,当即召集所有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商讨办法改变陛下的想法。
早已经回到艺文馆的杨太傅,不想再参与这些破事,反正有言官会向陛下谏言,自己过多掺和,反而引起陛下怀疑,不如干脆什么都不管,只要将几位皇子公主的课讲好就是。
他放弃继续向陛下进言,不管二皇子怎么样,有萧寒跟着总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他不相信二皇子,但对萧寒还是有几分信任的。
他哪里知道,兵部几位大人联合二十多位朝中官员,正在政和馆里密议,准备联名上书,请陛下收回旨意,另选他人出征北伐。
其中有好几个大臣,都是大皇子这边的人。
这份奏疏洋洋洒洒,详述了二皇子挂帅的诸多弊端:从军事指挥能力的欠缺,到可能引发的军心不稳,再到战败后对国家的沉重打击。他们言辞恳切,情真意切,希望老皇帝能重新审视此次任命,以江山社稷为重。
联名上书呈到御书房后,老皇帝看着这密密麻麻的官员签名,眉头紧锁,心中烦闷不已。他知道群臣是出于公心,可自己的打算也有深意。二皇子若能借此战建功,朝堂势力便能重新制衡,这对他稳固皇权至关重要。
这些老臣,表面上大义凛然,实际上是什么心思,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他们越是不让,他就偏要如此!
他在心里默默将这些名字记下来,然后将那张写满名字的纸揉成一团扔在一边,一脸烦闷。
易安见皇帝动怒,悄无声息地将那张纸捡起来,然后小声地劝慰着:“陛下,大臣们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您别气恼,要注意龙体啊!”
“哼,他们说得好听,靖南王死了这么久,没见他们哪个主动站出来请旨出征讨伐?现在二皇子一站出来,他们就在那里这个不行,那个不同意,到底是何居心,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陛下,他们就是认为二皇子年纪还小,没有打战的经验,依小的看,打战和做其他事没什么两样,一回生二回熟,您多让殿下历练历练,以后他们就挑不出殿下的错了。”
“陛下您也不用着急,等二殿下这次带领大军征讨,得胜归来,那些大臣自然就闭上嘴巴了。”
易安笑着安抚道,三言两语就将老皇帝的心情平复下来。
老皇帝半睁着眼倚靠在椅背上,感觉浑身的力气好像都被抽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