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 > 番外:吴邪的种田日记·张家卷宗·其一

番外:吴邪的种田日记·张家卷宗·其一(2/2)

目录

这让我有种错觉。那就是小花怕我死了,纯纯是怕我死了没人还债,他亏麻了。

总之,张家那个专管造假的部门做出来的东西非常逼真。我们都知道,做仿品非常简单。如果不要求质量,小孩做出来的东西也能称之为仿品。

但如果你要在这个领域里做出成绩,就需要有关于古董的大量知识。好巧不巧,张家人在这方面简直是行家。他们做的仿品直接演绎什么叫上周的秒变商周的。

因此哪怕是复印本,我坚信张海客给出来的也一定技术过关。

然而拆开之后,我才发现那就是普普通通的高清复印文件,平平无奇一叠又一叠被封成纸砖的A4纸打破了张家在我心里过度神化的某些技术。

过于朴实无华了。

闷油瓶看了两眼,很快失去了兴趣。倒不是他不在意家里那些东西,相反,我感觉更像是大概知道有什么,所以没有兴趣。

你看,人都是这样。见过的人都不以为意,觉得不过如此。没见过的便奉若圭臬,认为可遇不可求。

我有时候真的会说出一些非常没品的话,比如:张家被各方觊觎纯粹是他们没意识到自己在别人眼里有多稀罕。

自以为平平无奇的,在他人看来其实非常惊艳。

整理这堆起来到胸口的复印本花了我三天时间。自从它们到来,我仿佛又有了许多事干。每天除了在喜来眠按计算器,就是在书房划拉这些复印本。

在这一叠复印本里,我找到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东西。

张海客曾经说过,张家人很早就会写类似于任务报告的东西。这也是张家收集外界信息的一种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渠道之一。

这些纸质文件在度过张家内部制定的销毁时间后,会有专门的人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全部刻印入张家古楼。堪称古代版大数据提炼。

张家古楼内部我见过,可惜此生应该都没机会再进去看一眼了。不然那里刻的东西我能研究一辈子。

张海客曾经也给我看过一些张海桐的任务报告。只能说写的非常简洁,简洁的像按天记载的行程记录。除了需要特别详细叙述的内容,几乎都是一笔带过。

而这堆东西里有意思的东西,也是一堆任务报告。

看笔迹应该是钢笔,写字的人性格应该非常稳重,每一个字都写的非常踏实。如果是比较细心的人,就会发现每个人的字多多少少会和他的性格有关。字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

我将这一捆报告单独提出来,发现写的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事。报告并不都是一个人的,大多内容都出自这个字迹非常踏实的张家人。

其中,一份关于长白山青铜门的文件最吸引我。

打开后,第一句话是19xx年农历八月十五,就长白山青铜门探索做任务报告。

文件长达八页之多,末尾有署名。不出意外,依旧是海字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