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 第274章 ,不许哭(求月票)

第274章 ,不许哭(求月票)(2/2)

目录

广州是中国南大门的一座城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冰城是我们国家最北方的省会城市,两地之间相距三千多公里的距离,非常遥远。

为了吃上这道油炸大虾,居然要从广州那边空运河虾过来,劳民伤财啊。

刘德本看了一眼王多鱼,然后笑着对众人说道:

“其实也不是浪费,而且这个非常有必要,一来我们的学生确实很喜欢吃河虾,特别是南方的河虾十分肥美,这跟养殖的河虾有天然的区别.”

“二来北方航空公司现在也没有什么旅客,我们这也算是支持他们的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王多鱼突然插嘴道:

“其实我们冰城附近也已经在建造相关的河虾养殖基地,模拟自然环境下的河虾养殖,引进山泉水.”

松江就从冰城中间穿过,附近也是水源丰富的地方,所以不缺水。

养殖河虾当然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冬季确实不好养殖,但方法总比困难多,遇到问题就应该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所以在养殖河虾这一块,也需要跟进。

双河县那边已经成为了养殖业县城,是全省经济模范代表了。

或许今年开春之后,附近很多县城也都会开始进行模仿了。

一旦大家都争相模仿,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那么到时候必然会导致价格的波动。

当然这部分都是冰城等相关领导应该提前考虑的点,而不是王多鱼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

关于这个油炸大虾的话题,在餐桌上,深入展开来。

从运输开始,到北方航空公司的运营,然后又提及了先锋科技。

哈工大有很多下属单位,先锋科技这家研究国产客机的企业,在八三年十二月成立之后,一直不显山不露水,但就是投入了不少资金。

只不过目前依然没有什么动静。

当然也才一年的时间,能有什么动静呢

既然聊到了先锋科技,那么少不了要聊一聊关于飞行器的话题。

但吃饭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聊了没多久,便因为吃完饭了,这个话题因此戛然而止。

众人起身离开了食堂,然后乘坐汽车前往闫家岗机场。

期间王多鱼给刘晓俪打了一个电话,告知了她这件事。

边儿上的王君宏听到了电话,就囔囔着想要跟他父亲一起去京城,但被拒绝了。

“不许哭,你要是敢哭的话,下次我不带你坐飞机了.”

“不哭就不哭,爸爸,等我长大了,我要当飞行员,我要天天开飞机”

“可以啊,你这个目标,我很支持你,不过你可得好好学习,飞行员不是那么好当的.”

跟儿子聊了几句,王多鱼这才挂断电话。

而此时跟着他们一起前往机场的还有许多设备,这些设备都是即将用在升级星云超算上面的软硬件,技术团队也来了二十多人,并且还是慈云桂亲自带队。

胡寿秋、鲍宇航、周玉坤等人也都跟着一起上了飞机。

这一次执行飞行任务的是空客a300,也是王多鱼第一次搭乘空客的飞机,嗯,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都是第一次。

上辈子是因为a300客机已经退役了,市面上根本见不到了,嗯,当然,非洲、南美洲等落后地方,也许有可能见得到这样的老旧飞机。

可王多鱼上辈子去过的国家也不是很多,去过非洲,但没有那么碰巧坐过a300客机。

相反,他那次去非洲出差,因为是短途飞行,反而是乘坐了军队运输飞机。

好家伙,比普通民航客机更加吵,噪音大得不行。

就算下了飞机的一两个小时内,耳朵也是嗡嗡的。

坐过一趟这样的飞机之后,他就再也不敢坐这样的飞机,太可怕了。

空客a300从闫家岗机场跑道起飞,在飞行员拉升操纵杆,使得飞机抬头,直冲云霄,本次航程正式开始。

飞机上,领导带着王多鱼他们准备的降噪耳机,戴上去之后,满脸惊讶。

“王教授,这是你们先锋科技研发的产品么这也太好了吧.”

见领导竖起大拇指,夸赞个不停,王多鱼只是微笑,谦虚两句。

因为噪音很大,交流时需要蛮大声的。

八十年代的民航客机,在降噪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想要将噪音降低至七八十分贝,甚至是更低的水平,还需要很大的努力呢。

先锋科技目前主攻方向就是航空发动机和降噪技术,民航客机的其他零部件,虽然已经成立了相关的部门,但人员不多。

技术员不多,那么想要研发出好的技术,就非常困难。

万丈高楼平地起,辉煌只能靠自己。

以先锋科技目前的情况,只不过是漫漫征途的开始罢了,还有非常漫长的道路要走呢。

一个多小时之后,飞机顺利降落在南苑机场,所有设备都没有出现意外。

此次飞行过程,格外的稳,连空中遇到的气流也不怎么强烈。

很舒适!

眼下已经下午三点左右的时间,王多鱼他们并没有耽搁,乘坐汽车抵达五院大院之后,就开始进行忙碌了。

方礼和居然在这个时候跑过来关心了两句,就是不知道他这一次为什么没有带队去哈工大,反而是让给了另外一位部队那边的领导。

王多鱼不关心这一点,他现在的想法就是升级星云超算。

曙光超算项目启动到现在,其实也没有多长时间,也就是两三个月罢了。

换句话说,现在的星云超算其实就是目前全球最厉害的超级计算机了,可即便是这样,钱学森他们依然有认为还不够。

“王教授,升级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吧,你去看看那些资料,钱主任可能更加需要你”

慈云桂如是建议道,王多鱼摇头道:

“不急,先把星云超算升级一下,我先确定大概的思路”

百亿次浮点运算的星云超算,依然还不够,但是两百亿或者是三百亿次的浮点运算,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以慈云桂他们的实力,未必能够做到。

所以王多鱼先帮忙协助完成整体框架的设计,然后再离开也不迟。

接下来一天半的时间,王多鱼就待在大院办公室这边,忙着升级星云超算。

直到十二号这天上午,王多鱼这才看到了钱学森他们所说的那些问题。

资料有很多,跟数学相关的资料、图纸等,就超过了五个大箱子。

王多鱼一边听钱学森团队陈述问题,一边翻看资料,半天后,道:

“听你们这么说,我确实没办法准确计算,这样吧,我把这些资料都看完,然后再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众人一呆,钱学森更是皱眉道:

“王教授,如果是这样的话,看完这些资料最少也需要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吧,那会不会耽误你太多的时间”

大家都知道王多鱼的时间非常宝贵,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都浪费在这里,自然不行。

虽然他们这个项目也重要,但王多鱼的工作也是非常关键的呀。

“哦,这些资料不需要浪费我多少时间,一天应该足够了,先这样吧,我先看书,你们忙你们自己的吧。”

听到这句话,大家再次被惊讶到目瞪口呆。

一天就可以看完这些资料

也太可怕了吧

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到这样呢

有几位专家忍不住皱眉,但没有当场说出来。

毕竟五大箱子的资料,是他们过去这三年多时间来的研究成果,都是前沿科技了。

就算是他们自己,也需要最少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将这些资料翻看完毕。

而且还仅仅只是翻看完,囫囵吞枣似的,根本没有办法那么快消化掉。

更何况王多鱼是搞数学研究的,又不是专门从事航天方面的研究专家,一天时间就看完

吹牛也不带这样的吧

钱学森没有吭声,他也想知道王多鱼能否创造奇迹。

虽然大概率不可能完成,但他见王多鱼认真地看翻看资料,真的就是走马观一样,潦草一看。

传说中的过目不忘也不是这么夸张的吧

中午吃饭的时候,钱学森他们在大院食堂吃饭,王多鱼还在办公室那边继续翻阅资料,吃饭这事儿,就交给他秘书苏正淮帮忙打饭带回去吃。

“钱主任,您说王教授他到底能不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呀”

“对啊,一天内看完那些资料,我当时就很想反驳他,不过我看王教授那么认真”

听着几位同事的闲聊,钱学森皱眉道:

“不要在背后议论这些,你们又不是长舌妇,讨论这些干嘛”

说是不讨论,可他们除了是专家之外,也是人啊。

只要是人,就免不了有好奇心,还有争强好胜的心思。

他们这些专家都需要大半个月时间才能够看完的资料,结果王多鱼一天就看完了,谁信呀

总不能说王多鱼提前看过这些资料吧

那肯定不可能,因为他们这个项目是一级保密,不是本项目的人,根本不可能看到这些资料。

就算是钱学森也不会提前把这些资料透露给王多鱼。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要等明天,看看王多鱼是吹牛说大话,还是实力超强了。

转眼时间,来到了第二天。

并没有通宵的王多鱼,他一大早就起床了,洗漱过后就开始计算。

昨天晚上他并没有离开大院,而是在大院的办公室里摆了一张小床,凑合着对付了一个晚上。

只要解决了他们这个项目的问题,那么王多鱼也就可以回冰城了。

所以他还有些后悔,早知道之前就不应该帮助慈云桂的,而是先来五院这里。

不过这个小心思,只是在他心里停留了一会儿,这个情绪很快就淡去了。

等钱学森他们来上班的时候,已经看到王多鱼身前有了很多稿纸,这些稿纸都写满了大量的数学符号。

大家眼睛发直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资料都看完了

然后现在正在进行推算

钱学森他们没敢询问,而是回到自己的工位上,默默地干活。

此时的王多鱼已经进入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忙碌个不停,脑子转速更是比以前更快了。

大脑内的神经元细胞异常灵敏,因为他这会儿正在忙着推算关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强解。

此前他就已经完成了好几个相关的理论,比如奇点能量梯度理论等好几个工具,并且在五马赫战斗机项目上进行验证论证这些理论或工具。

众所周知,如果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强解能够顺利推导证明出来,那就意味着能从初始状态精确预测任意时间点的流动状态。

想要做到这一点,自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过今天的王多鱼,又创造出了两大数学工具,一个是时间轴的理论模型,另一个则是空间轴的数学公式。

结合这两大数学工具,王多鱼再利用之前他推导出来的奇点能量梯度理论等数学工具,一起来推导计算现如今地球静止轨道实验通信卫星项目所遇到的问题。

之前王多鱼他就已经推导出了加权本质无振荡算法,这是一种高阶精度数值计方法,主要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中的对流项,尤其是在处理具有间断或尖锐梯度的问题时,表现出色。

在使用了这么多工具之后,王多鱼认为,他肯定能够解决该项目问题。

昨天他在翻阅资料的时候,大脑也在不停地整理资料,同时也在思考其他办法。

一心三用、一心五用对他来说,那都不是事儿。

当然,如果是在进行计算或者是推证的时候,最好不要这么干。

毕竟再顶尖的数学家都好,也难免会出错。

只因为有些数学问题,它所涉及到的问题,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空间点面,还涉及到了时间阶数等其他层面的计算。

临近中午的时候,钱学森他们准备去吃午饭了,这个时候王多鱼突然放下了手中的笔,高兴地冲钱学森说道:

“钱教授,我已经解出来了,哈哈.”

真的解出来了

大家都愣了一下,然后下一刻全都激动地来到了王多鱼这边。

钱学森也有些激动,尽管他并不是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但毫无疑问,这个项目也事关国内的航天事业,非常重要。

人家美国和北极熊帝国已经在航天层面走得非常遥远了,可是我们国家,截至目前都没有在航天领域内做的有多好。

厚积薄发这四个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毕竟得积累才行啊,可惜之前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

看了一下王多鱼的计算结果,但钱学森他们却是皱眉不已,因为王多鱼给出来的结果,他们好像不太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王多鱼写的数学符号,并不是他们认识的那种符号。

什么情况呀这是

王多鱼笑呵呵地跟他们讲解,因为他使用了新的数学工具和理论,其中的奇点能量梯度理论、加权本质无震荡算法、不连续咖辽金法计算方法等,都非常新颖。

因为这些数学工具虽然已经被王多鱼创造出来了,但基本上只有一定数学能力的人才能够理解,且只有参与国内航天相关项目的研究员才能够接触到这些论文。

只因为这些论文都是不对外公开的,保密级别同样非常高。

另外一方面,也因为这些数学工具只有王多鱼等少部分人能够看得懂,学得明白,其他人根本弄不懂。

加上这些数学工具也在论证当中,所以知道的人更少。

“我使用了新的数学工具,具体的方法你们可以学,但可能需要大半年时间,所以我就不跟你们详细解释了,不过你们可以拿我这些结果进行模拟论证一下.”

听到王多鱼的话,大家都目瞪口呆。

钱学森却是点头,表示没问题,他们接下来的时间会进行论证清楚的。

就好像量子力学一样,很多科学家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利用这些理论,然后为我们人类所用。

比如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导电特性等,就是靠量子力学来解释,也是因此为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所以王多鱼没有跟他们解释清楚这些数学理论的事儿,也懒得跟他们解释。

工具嘛,会用就行,深究那么多干嘛呢

不过现在最大的事情,还是吃饭!

什么都不重要,吃饭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毕竟他今天早餐也没有吃多少呢。

就在这个时候,办公室门口这边,方礼和他们几位领导走了进来。

“隔着老远就听到了你们的动静,是不是计算出结果了”

领导们的到来,让王多鱼不得不停顿了一下,他简单解释之后,就直接表示他肚子饿了,需要吃饭。

“走走走,马上去吃饭,可不能饿着我们的大科学家.”

方礼和顿时连忙说道,钱学森他们便没有再深究计算结果的事儿,先吃饭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