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共助合作社(2/2)
李辰详细将共助合作社讲解了一遍。
其实说白了,就是后世人民公社的理念,被李辰直接吸收精华,引用到现在这个时代来了。
在这个自治组织框架之内,除了土地自耕、收入自留外,人人都要听从合作社的命令,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无论是生产生活,亦或是安全保卫,还有各种经济活动,都要做到集中统一。
一方面,这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办大事,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所有村民握指成拳,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
既然现在结社自由,那弄个共助合作社,也没啥了不起。
当然,此社非彼社,偷换概念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料想在这乱世也无人深究。
说起来,这个念头的兴起,还要感谢锦衣社的头子李天牧,如果不是他,李辰还想不到这件事情呢。
“嗬,辰哥儿,这个共助合作社好啊,要是这么弄的话,大家伙儿可就不再是一盘散沙了,而是真正的拧成了一股绳。
这样的话,无论啥困难,咱们都能度过去啊。”
徐江一拍大腿,兴奋地道。
“确实如此,只要合作社成立起来,人人都有工上,人人都有盼头,日子会越过越好啊。”
马武和王寿还有一群村老们,齐齐地点头。
“既然大家都同意的话,那就要细化这个方案。
要选出合作社大执事、副执事,以及政参事、农务参事、匠作参事等各大参事。
同时,还要建立监事会,由德高望重的村老们共同组建,监督议事机构作为,防止贪腐问题,并针对我们玉龙河三村发展提出建议。
接下来,我会建立精盐坊、织造坊、匠作坊、冶炼坊这四大工坊,最大限度地吸纳村民们做工,让大家人人有钱赚。
同时还要建立地方治安队,维持治安和惩治犯罪行为,并抗击山匪与外敌,保卫三村……”
李辰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每个人都听得入了神,没有一个人发问或是质疑,打断他的说话。
“大概,就是这样的想法,可能初期很难,但我想,只要这样做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如果共助合作社成功了,安置流民绝对不是问题,并且,还能促进我们玉龙三村未来的发展。
要不了几年,怕是我们这三村就会成为整个平阳县最富裕的地方!”
李辰说道。
“同意!”
“我也同意!”
所有人都听得心潮澎湃,全都举手同意,甚至叫起好来。
“既然如此,各位便都回村去,召集村民共同商议。
明日上午,我们再议!”
李辰道。
“好!”
一群人轰然响应,立马散去,回村组织村民议事了。
“徐叔,你陪我去地里走一走,看看是怎么回事。我想知道产量为什么这么低。”
李辰说道。
“行。”徐江点头。
两个人去了地里。
玉龙河三村,确实是老天宠爱的偏得之地。
其他的依山之地,周围都是石头,土地也很贫瘠,根本没多少地。
可玉龙河三村虽然紧挨着太白山,但沿河却是一片冲击小平原,土地平整肥沃,都是古老河床流淌改道后留下来的老河套地。
并且,土地基本都是一大片一大片连成片的,平坦地延展开去,十分适合大规模灌溉或者是大型机械化作业——当然,这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的。
现在还不存在机械化,水利工程水平也极为低下。
虽然李辰上一世并不是农业专家,但搞财团做矿山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做些地方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业方面的问题还是很了解的。
只是在地里走了一圈儿,李辰便明确地判定,产量低下跟耕地模式有一定关系,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肥!
缺大肥!
“徐叔,你们种地时都上什么肥料?”
李辰蹲在一株小麦旁边,边伸手摸着麦叶,边转头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