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旧日音乐家 > 第一百四十五章 “船影与敌袭”!

第一百四十五章 “船影与敌袭”!(1/2)

目录

“呜——呜——”n

中音双簧管在观众耳旁呜咽,独奏的“牧羊人动机”如祭奠亡灵的挽歌。n

一个短小而凄怆的序奏,进而引发更加悲凉的弦乐音流,以滑奏交织而成的复杂节奏,令人不禁联想起濒死者的喘息......n

第三幕,终幕暮启!n

灰白的睡床、静静燃烧的煤气灯、狭旧的室内陈列;躺在床上的骑士特里斯坦、颓然站立一旁的侍从库文纳尔、坐于边缘台阶的戴盲镜的牧羊老人.....n

舞台边缘,萧瑟的枯树与林场、破败的城堡塔楼、一地瓦砾的城堡大门,等等事物依稀可见......n

原来这一幕的镜头,已经切换到了位于特里斯坦家乡的布列塔尼城堡。n

凄凉的木管号角之声,以及城堡里众人所着的、一身灰土的平民服饰,都能让人隐约猜想到,那夜花园里的禁忌之事败露后,对于他们的命运来说意味着什么。n

第一场唱段,“弥留之际”,目盲的牧羊人唱出低沉的宣叙调:n

“回答我,库文纳尔!我的朋友,他还没有醒来吗?”n

乐队的织体痛苦缓慢地流动,库文纳尔驻着长剑,颓然摇头而唱:n

“他要是醒来,那只会是,永远地离开我们。n

要是再不出现那位‘医师’,那唯一能够帮助我们的人......n

你还是什么都没见?还是没有船只出现在海面?”n

牧羊人随即唱道:“若真那样,你就能听见另一支曲调,比我所能吹出的曲调还要欢快!n

现在,请诚实地告诉我,老朋友。我们的主人遭遇了什么?”n

“别问了,别问了,你永远不会明白。”库文纳尔望了奄奄一息的特里斯坦一眼,随即叹了口气,“注意仔细观察,如果你看见了一艘船,就吹出最欢快和明亮的调子吧!”n

毫无疑问,即将死去的特里斯坦,渴盼着能再见到伊索尔德一眼。n

侍从与牧羊人的唱词看似是富有希望的等待,但下一刻,舞台上却升起了种种恐怖的“幻象”布景!n

先是各种光怪陆离、配色狰狞的色块在各处翻腾浮动,突然伊索尔德好像又站在了特里斯坦身后的高处——仍是一身华丽公主服饰的少女——特里斯坦竭力想翻动身子触碰她,却只剩下一堆空衣服。n

精神已经崩溃的特里斯坦,终于挣扎着坐了起来,她却出现在了那些三角形或四面体的色团中......n

某个稍低的时机,四处追逐的特里斯坦试图拥抱她,她的身体却突然鲜血直流,猩红的头颅滚落下来!......n

当时特里斯坦被梅洛特的长剑刺中要害,又被革成平民,遣返回家的船上,一路颠簸和风吹雨淋,现在早已是奄奄一息的最后之际。n

此番下床,不过是被颅内幻象所激、回光返照罢了。n

“这魔药!这魔药!这可怕的魔药!n

它是何等愤怒地,翻腾在我的灵性与大脑!n

没有治愈,也没有甜蜜的死亡,n

能够让我从渴求的痛苦中得以解放!”n

特里斯坦痛苦地踉跄而唱。n

他回忆起童年,回忆起父母,回忆起自己如何成为骑士,如何在战场奋勇杀敌,如何与伊索尔德初见,以及......回忆起当时共饮赎罪的“毒药”的瞬间。n

当特里斯坦唱到“那艘船!它永远在海上徘徊!”时,他双臂都在激烈颤抖,声带撕裂出金属质感的高音!n

“永远,永远,我不会找到安休,n

黑夜把我推向白昼,n

无穷无尽把我的煎熬,n

暴露在太阳眼下,给它欣赏!”n

舞台上一阵灯光的天旋地转,特里斯坦又猛然惊醒喊道:“给我带来痛苦的可怕的药汤,是我自己,我自己调制!我正在享受地把着幸福啜饮!”n

“诅咒!那酿造你的人!”他仰天咆哮后倒地昏去。n

“我的主人!”“特里斯坦!”库文纳尔和牧羊人一声惊呼,于是终幕来到了第二场,舞台上开始飘出白烟与水汽。n

这有些让人感到寒冷,心生空虚的焦虑。n

但烟汽一类的事物,又容易让某些联想力丰富的观众,想到刚才提及的“航行”、“船只”之类带有希望的事物!n

也许,伊索尔德正在逐渐接近?n

“你还活着吗?”这诅咒带走你了吗?”n

“哦,天啊,没有!”“他还在动,他还活着!”n

身旁两人的呼唤从忧虑到喜悦,乐队中“特里斯坦和弦”与“欲望动机”的半音阶线条也出现了唯美的变形,与牧羊人的歌谣温柔地交织在一起。n

“那船,你还没看见吗?”n

醒转的特里斯坦状态更加糟糕,脸上的血气已与死人无异,但嘴里却吐出一连串心急如焚的问词——n

“库文纳尔,怎么,你还没看到她吗?n

你这个愚蠢的家伙,快去瞭望塔!n

我都看得这么清楚,不要把它遗漏!”n

库文纳尔内心也是焦急,他爬上梯子,凑到碉楼前,气喘吁吁间眉头拧成一团。n

“哈!那船!我看到它从北方接近了!”某一刻库文纳尔终于长舒口气,兴奋大喊!n

“她还活着,并编织着我的生命?”特里斯坦浑身剧烈颤抖,右臂探出。n

“看,它在多么勇敢地航行啊,那风帆被吹得多么鼓起。”库文纳尔赞叹而唱。n

“它如何追踪?如何飞行?那旗帜?那旗帜?”——“那绳子上喜气的旗帜欢快而又明亮!”n

两人以紧凑的男声二重唱一问一答,乐队穿插其中的强音所构成的线条,更是向观众展示出了作曲家高超的对位写作技巧!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