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我司马仲达!此生必不负汉! > 第258章 以退为进

第258章 以退为进(1/2)

目录

“对,但不全对!子桓所说王朗之所为近乎正确但却忽略了极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现在的东海王氏为何人之手?之所以让尔等亲信之人反对却让奉孝倾力相助为的就是告知这些犹豫不定之人此事是否执行全在陛下一人之手,任何人都无权干预陛下之选择!就是吾曹操亦无权干涉!”

曹操言罢挥手示意曹丕退至一旁继续观望自己操练士卒,而曹纯、曹真二人亦是在曹操的认可下随曹丕一同学习;许久后曹休巡防而归亦是同三人一块追随曹操身侧学习且曹操直言不久后的大战四人皆随曹操一同率领虎豹骑出战。

无心过问此刻朝中政事的曹操反倒显得更加轻松、随意,而此刻的许都皇宫之中刘协并未责怪身前的董承而是让其先行前往与董贵人叙旧;随后便停下手中之物让人去看看此刻曹操的情况并传伏完与杨彪入宫商议丞相之事。

“臣伏完、杨彪见过陛下!不知陛下传唤所为何事?”

“朕想问将军与司空,这王景兴是否值得信任?司徒之位或许能托付此人共同行事。”

刘协开口便让伏完与杨彪极为震惊且不解其中含义,然两人尚未开口之际刘协便让两人仔细观阅自己手中的决定;得知刘协欲让曹操先行代理丞相之职两人心中才明白刘协此刻之用意,然前任司徒王允之后并非没有合适的人选足以胜任司徒之职;只是碍于此位确有些许不好之意故而愿领者极少且未有主动者求之。

“伏完以为陛下所想并非他意但若这般行事恐将来陛下为景兴大人与征西将军身后所怨,此事若无定义还是莫要强求更为合适。”

“杨彪以为三公之位定会因丞相之职的复立遭遇些许削弱但实际掌权不变还是足以令文武满意,然政事交由征西将军而行或许确会引诱诸多不满之言;且如今征西将军所行亦是陛下所指若这般行事确可制衡但未必能令百官满意。”

伏完与杨彪二人并非不支持刘协此刻的决定而是希望刘协不要多此一举,毕竟曹操想要的与王朗想要相差太远且目标可以说是完全不同;而刘协则认为让王朗领司徒之职可以更好的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决心以及满足曹操此刻之所需,毕竟既已如此又何必再遮遮掩掩的。

因此面对伏完与杨彪所说刘协虽有介意但并没有直接否定心中所想而是进一步询问若是自己当真启用曹操,是否应当进一步收拢如今所得不可与其正面争夺。

“既已行此事朕日后未必能再与将军、司空这般畅谈,征西将军所说朕不论信与不信都无关此事紧要;朕希望将军与司空能与令君、董大将军尽可能的收拢麾下所得不与曹家及其身后相争,这是朕对二位最后的嘱托与信任了。”

伏完二人闻言并未着急应允刘协而是希望其能拖延些许时日等待刘备、孙策以及马超率军各自而出后方才这般托付给曹操及其身后势力,以此来敲击曹操心中所想换取足够的重要性令其做出退让。

闻言的刘协并没有多说而是送了伏完和杨彪各自一幅其亲手所作书画随后便让两人退下,伏完与杨彪离去后不久董承便缓步而来向刘协行礼;见其所行后刘协便让其前往许都兵营将曹操请入宫中一聚。

“将军此番前去定不可强势而为要以朕之旨意邀请征西将军入宫与朕一聚,若是将军无心此事那么朕可另寻他人而行无需将军苦恼为难。”

“董承领命!”

面对刘协的提问董承选择沉默,片刻后董承接下了刘协的旨意前往兵营寻找曹操并将其请至宫内与刘协相见;自己则是默默的守护在书苑之外不曾离开半步。

与此同时许都城内洛阳令府中司马懿也将幽州的讯息与郭嘉交换,只是貌似其并未对司马懿手中之物感到好奇反倒是更加希望自己所想与司马懿所说毫无瓜葛。

“幽州之事想来奉孝先生应当也无从得知其中缘由吧?子经将军此处所率清剿收复柳城纵使全歼敌军五万但恐怕大军损失亦是近半有余,想来渤海之战的结果奉孝先生日前应当得知;是否愿意与我等共享些许以便商议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