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陶瓦匠,孙土(1/2)
北斗七星的寓意,多种古书都有记载,无论说七星掌管四时四季,还是掌管阴阳五行,都寓意七星的地位至高无上。
元瑀不仅聪慧,做事还习惯提前准备,他让尉窈看案上的几卷竹简,全部竹简看起来存放有不少年头了。
元瑀先解释怎么得到这些文书:“别驾从前任洛阳令时,帮助过一名文吏,当贾祯任洛阳令,命文吏处理一间废弃的文簿库,文吏爱惜文字,全收于家中,连残卷都没舍得烧,等别驾重回京都,那人便把有用的文簿载来司州署。”
他再道:“这几卷文书里记录的案子,均为汉桓帝时的司隶校尉李膺经手之奇案、凶案。嫂嫂先看这卷。”说完,他解开最顶上的竹简系绳。
尉窈展开细看,上面记录的案子是说汉朝阉竖张让迷信北斗七星的种种传说,此阉人命手下杀害四季而生的百姓,把尸身分别装入七个陶瓮里,陶瓮底部各刻七星名字。张让用鬼魂的怨气当祭品,敬奉给北斗七星,妄想七星赐帝王力量,使他颠覆汉室登临九五。
“畜生!”尉窈忍耐看完,只恨自己没生于那个时代,解救不了那些冤死的百姓。
她思量着说:“以鬼魂祭七星的说法,既然在当时流传,被张让迷信,也就不会杜绝,还会在某些人的口述讹言里流传下来。信这种鬼论的人,和信奉饕餮、梼杌的恶人是一样的,人命在他们眼里,和蝼蚁、草芥没区别。可笑的是,他们信星象、信恶禽、信恶人,却不信因果报应。”
尉窈声音转低,感叹:“不信因果报应,蔑视朝廷刑法,也是这种人最怕之处。”
“是啊。”元瑀说道:“嫂嫂放心,此事我已告知主簿,相信主簿会调查北斗七星等虚讹风闻的。”
柯伯冒和刘菜刀杀人藏于地窖,这两桩凶案合二为一,因冤死者数量多,尉窈呈交皇帝后,此案由司州署转至廷尉诏狱。
腊月二十五。
城北,闻义里。
迁都以前,这处里坊叫“上商里”,是亡国殷遗民不服新朝,被罚而聚集居住的地方,孝文帝嫌“上商里”的寓意不好,更改为“闻义里”。
廷尉正谷楷带着狱吏赶来,是为两件差事,一是听从尉少卿吩咐,带走毁容的瓦匠孙土到诏狱盘问,二是在闻义里东边的烂瓦地找寻收破烂的百姓,通过对方常在此捡拾旧瓮旧瓦,询问瓮腹刻字的线索。
到达地方,孩童唱的歌谣动静被寒风吹送入耳。
“洛城东北上商里,殷之顽民昔所止,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弃去住者耻。”
谷楷揣有饴糖,上前分给唱歌谣的几个孩童,这些孩子哪吃过如此美味的甜食,一个个争先恐后回答谷楷的提问。
“我知道我知道,以前闻义里有好几个大官住,也不知谁先说的,说住在的大官都会和屋顶的瓦一样,经受日晒雨淋,没有好前程,然后大官就都迁走了。”
“现在住在我们这的,全是陶瓦匠,外边的人都笑我们,说我们长大了也是陶瓦匠,没有出息。”
谷楷跟随尉窈办差以后,心渐柔软,他抚着说这话的孩童脑袋,问他:“你叫什么?”
“我叫宋云。”
“宋云,好名字!记着,往后再有旁人以这刻薄话嘲笑你,你就告诉他……没有瓦匠烧瓦,日晒雨淋之苦,就得他替瓦受着!”
宋云笑眯了眼,重重点头:“嗯,我记住了。”
谷楷在里坊门口安排狱吏,将人分为两队,一队人随他进里坊找孙土,另队狱吏往东,去烂瓦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