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朱元璋,朱标的变化。朱允炆三(2/2)
……
可吕氏成为太子妃已经好几年了,皇后娘娘以往不将朱允熥接在身边抚养,却偏偏在此时接走,这事情着实有些奇怪。”
执掌天下权柄,那等凭借好运上去的外戚,在我等面前不入流!
虽一时风光,但长久下去肯定远远不如我等。”
明显和往日的不同。”
黄子澄摇头。
李善长见此,不由的再度暗自叹口气。
不开科考,如何获得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尤其是想到据韩成所说,黄子澄,齐泰还是自己亲自给朱允炆挑选出来的辅佐大臣之后,朱元璋更是恨不得对着自己的脸,哐哐的来上两大耳光。
为了显示自己的消息灵通,黄子澄马上将这事情给拿出来说。
觉得自己李家,着实有些后继无人……
说自己的免死铁券是顶级的催命符,谁拿谁死的快。
甚至于就连备倭水师那里,和海寇的联系,以及一些处置海寇的办法,都是自家老爷传授的。
黄子澄同样是面露激动之色:“说的对,我前来找齐兄,也是这样想的。
否则的话,自己就算是再努力,把一切做得再好,遇上一个朱允炆那样愚蠢到家的蠢蛋玩意儿,也很快就会把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留下来的基业,给败坏的七七八八!
如此以来,今后再给允熥选择老师时,自己必须要慎重,再慎重!
绝对不能再让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到允熥身边对其进行教导。
这是事情,我辈读书人义不容辞!”
觉得还是不问自己父皇了。
李善长从躺椅上坐直身子,在一个年轻婢女的搀扶之下,返回到屋子里。
和从海上得来的源源不断的好处,不无关系。
老夫已经远离朝堂很久,多年不问政事了。
说起得到消息之后,最为震动的人,那自然非吕本莫属。
听到李善长说出这话,李善长的儿子,以及外甥丁斌等人,都是不由的长松了一口气。
这种事情,必须要争!
不能坐以待毙!
只觉得这漫天的星辰,看的人眼花。
一点都不慌。
朱元璋把吴祯吴良兄弟二人,连根拔起,大力整顿备倭水师和江防水师的事情,早就已经传到了他们这里来。
那对于他的女儿而言,无疑是灾难性的。
凤阳,年近古稀的韩国公李善长,穿着一袭麻衣,坐在院子里仰观天象。
“唉!早知道我也学医了!那好运的家伙,当真是令人羡慕!”
不是干大事的料!
“放心吧,经过我仔细的研究天象,我们李家这这次什么事都没有,一切照旧!
事情是吴家做的,和我们李家没有半分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等于算是在很大的程度上,确定了大明第三代的继承人。
接到命令,并看到了父皇让人给自己送来的是什么之后,朱标不由得吃了一惊。
朱元璋闻言笑了笑,没有再多说话。
正如此想着,忽然间想起韩成那小子,今日拒绝自己免死铁券时所说的那些话。
不管怎么说,这姻亲关系还是存在的。
大明的南北之争挺严重,尤其是开国初期,在科举,朝堂之上尤为明显。
这里面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还是那不知姓名的幸运儿好。
只恨做出这等事情的不是自己!
他们寒窗苦读多少年,结果到现在,朱洪武却停了科举。
不过相对于这个职位而言,他还有一个更为显赫,引人注目的身份。
此时夜色,已经很深很深了。
可是,就自己现在所得到的这诸多的罪证,李善长不要说死上两次,就算是死上十次也绰绰有余!
所以说,自己斩杀李善长合情合理,并没有违背自己当初设立免死铁券的初衷。
黄子澄握拳说道。
自己还没死,如今这个身体状态,按照韩成所说,至少还有十五年可活。
这要是今后韩成再把一些医术给提升上了,自己说不定,活的还会更长。
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必须要改正!
朱洪武这独夫,在孩子的教育上面,一样是要指望我等读书人!”
不过这样话,他们只敢在私下里悄悄的说,绝对不敢传出去。
“走,你我二人去找方兄商议一番,努力争取一下。
“竟还有这事?!”
竟然是真的?
竟然真是真的?!
齐泰满是意外。
宫中的事情,已经传入到了他的耳中。
他们是真的怕被朱洪武砍脑袋。
做不得假。”
除了丁斌之外,李善长的身边,还站着不少的人,此时都是眼巴巴的看着李善长。
吃惊之后,很快就又变得平静下来。
则是随着诸位弟弟逐渐长大,父皇已经将更多的军权控制在了手中。
那就是按照韩成所说的,李善长历史上的结局来吧!
如今,自己不过是略微的做了一些事情,就把不少人给调动起来了。
不过自己回去后,只怕也并不会太平静。
朱元璋是在今年,裁撤的亲军都尉府,设立的锦衣卫。
朱元璋果断的摇头。
因为时间短,这个时候锦衣卫还没有达到那恐怖的,监听天下的程度。
必须要给自己的孙子允熥,最正确的教育,培养出来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站在这里静静的看了很久,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终于是下定了决心。
国子学祭酒,只能由我南人中的人担任。
而且还是免三死的那种。
其余都是次要的。
朱标原本还想着要前去武英殿那里,请教一下自己父皇,此番处置李善长,需要注意什么。
寿宁宫里,韩成所居住的偏殿之中。
以往还想着广撒网,现在好了,只需要重点针对那朱允熥就行!”
那人一时风光,今后定然不会长久!”
也是因此,才会如此紧张!
过了一阵之后,他一拳捶在了桌子上。
齐泰出声说道。
韩成才不过是刚刚洗漱完毕,躺到了自己的床上。
可他却一直留着自己。
从小小的幼童开始教授,就不相信不能将其教授的完全心向儒家,心向我等读人!
今后在教授朱允熥的时候,必须要将其扭转过来。
黄子澄提起这事,同样是郁闷至极。
“咱刚才差点忘记了,标儿伱需要多歇息,多进行养生的事了。
太子朱标此时,也还没有返回春和宫。
此时,他忽然间在想,是不是那早已经去世的刘伯温,也如同自己一样,不会看天象。
医学都是小道。
朱洪武这般专断独行是不对的。
都已经洪武十五年了,大明才开了三次科举,想想就让人难受。
武夫不能治国,终究还是要我们这些读书人站出来治理天下!
朱洪武这里就算是了,此人又臭又硬,我等改变不了。
自己这是打了一辈子的雁,到了最后,竟然是看走眼了!
实在是太羞耻了!!
坐在这里想了一会儿这个事情,朱元璋便将思绪给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只要不是宋讷担任,那用不了太长时间,就能将国子学给毁掉。
就算是我们三人,没有资格教授朱允熥,那也需要和有资格教授朱允熥的人,好好谈谈。
等到毛骧退出去之后,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
他并没有刘伯温的那个本事,可以从这满天的繁星里,看出一些什么门道。
毛骧见此,便很有眼色的,从这里退了出去。
朝廷无人可用,他必然要开科取士。
一个个重新变得欢天喜地起来。
朱元璋一边说,一边在自己的脑门上拍了一下。
可哪能想到,突然之间竟发生了这么大的波折!
联系颇深。
不能继续留着他了!
这还真被那小子给说中了。
只靠朱洪武弄的那国子学里的生员吗?
不过在必要的时刻,他还是要看看天象的。
只要开了科举,依照你我二人的才学,必然能高中!
都能步入庙堂!”
况且,就算是真的开科举,他们能不能一步步的走到高位,都还是两说。
黄子澄对于齐泰的反应,非常满意,心中更爽。
不争,自己吕家只有死,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只不过到底该怎么争,他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
至于那因为他的出现,导致的一些变故。
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对于继承人的培养,真的很重要。
遇到了朱洪武这样一个残暴独夫!
“齐兄说的对,事情就是要这样做!
朱洪武难缠,咱们就对准他的孙子!
重孙子!
一代代的下去,终究还是我等文人士大夫的天下!”
但往那边走了几步之后,又停了下来。
原本看着女儿,一步步的登上那个位置,越来越好,他的心情也同样是变得极好。
这是李善长的外甥,名字叫做丁斌。
之所以会如此晚,是因为自己的小媳妇儿腿能走了,并且恢复的很快,过于兴奋。
……
结果现在,马皇后却直接越过了允炆,把朱允熥给弄到了身边。
齐泰此时,当真是羡慕嫉妒到面目扭曲。
李善长的家人,最近一段时间很慌。
齐泰又一次不淡定了。
这个身份便是当朝太子妃,吕氏的父亲。
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毕竟李善长的地位很特殊。
说起这事,二人都变得很是振奋。
此番吴祯,吴良兄弟二人已经倒霉了一段时间,自己这边还是风平浪静。
父皇只是让人传来了这些,其实父皇已经表向自己表明了,应该怎么处置。
李善长见到此景,不由暗自的叹息一声。
又会令多少人,做出一些相应的行动,这些事情韩成不愿意去多想,也没有心思去多想。
朱洪武这样搞,是完全不对的!
是要乱套的!
不尊重他们这些士人怎么能成?
结果就在此时,却发现自己父皇,竟然在这个时候过来了!
……
父皇这是真的不准备再留下李善长了?
那么马皇后将朱允熥从春和宫里接走,带到坤宁宫进行抚养,他还不会有这么大的感触。
不过这样也好,大明继承人有了比较明确的人选,我等今后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李善长此时所推导的这事情,也一样是如此。
很多人坐立不安。
说不准那刘伯温,还真有一些不一般的能力。
把事情做到什么程度。
李善长这一次,是真的不慌。
否则他在处置吴家兄弟的时候,就会顺势把自己给拿下。
那是李善长所犯下事情的诸多的罪证。
现在,只能将希望放在朱洪武孙子身上了。
这人不是别的,乃是吕本。(吕本这会已经没了差不多一年,剧情需要,有所调整。)
吕本为太常寺卿。
“自然是真的,这等重要的事情,谁敢说谎?
最近还只有少数人知道,再过上几日,这消息大部分人都会知道了。
说罢之后又道:“不过,我等也不用过于担心,这科考朱洪武终究还是会开的。
说话之人,乃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毕竟按照韩成所说,历史上李善长是一直到洪武年二十几年的时候,才被父皇动手给解决掉。
若是外面那些人,得知了韩成的想法以及作为,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气的吐出血来……
韩成正要睡去,往恋人系统上习惯性的一扫,发现那冷却了两天的恋人商城,竟然刷新出来了新的东西!
韩成一愣,原来的时间竟然已经这么晚了吗?
都已经过了零点!
等到他看清楚了恋人商城当中,出现的新物品是什么之后,神情就变得更加呆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