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755章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第755章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2/2)

目录

兵堡与武城的区别是什么?兵堡就是屯兵数十或上百,武城的驻军规模起码是上千。

“秦地的人已经逐渐习惯我们的统治,孩儿以为可以从秦地征召两万徭役。”楼小白顿了顿,一脸认真地说道:“我们抵御义渠不是为了自己,其他家族在秦地也有封地,他们没有出兵参战,不该派来劳力进行服务吗?”

其实,今天楼令没有问相关的问题,后面楼小白也会主动提出计划。

秦地当前确实不是全部归于楼氏,完全归于楼氏要从泾水作为分割线,往西一直到“陈仓”以西百里的位置。

等于说,楼氏控制了秦地当前最为精华的部分,可是这个“精华”的掺水量比较大,泾水以东到大河要是能够开发出来才是真正的精华地带。

郑国渠就是西边连接泾水,开通到东边的大河修建而成,中间再分出数十上百的水渠,提供沿途的农田实施灌溉。

要说面积的话,楼氏控制的秦地比其它区域的封地要大得多,排在第二的封地是太原盆地。

需要知晓的事实是,楼氏所统治的秦地,其实也是一处被群山包起来的平原,只不过楼氏暂时没有统治渭水以南的区域,要不就是南边为秦岭,北面为高原(日后称为黄土高原)。

现在,楼氏在秦地所持有的是半壁平原,泾水以东被很多家族所瓜分。

对于楼氏来说,状况比较良好的大概是那些家族在秦地的封地不大且零散。

如果是某卿位家族一样在秦地持有面积极大的封地,一定要让楼令绞尽脑汁去算计死那个卿位家族了。

既然其他家族在秦地也有封地,他们的确是应该在应对义渠上出力。

义渠现在对楼氏是一个大麻烦,其实也是获取人口和资源的潜在来源,所以楼氏不会轻易再招呼其他家族参战。

不是招呼派来军队参战?楼氏要对义渠进行堡垒攻势,向那些家族摊派徭役就成为一种需要了。

郤氏不会拒绝,乃至于他们会询问要不要派兵助战。得到不需要助战的答复,郤氏大概会尽量满足楼氏的劳动力需求。

范氏和旬氏在秦地的封地不算大,考虑到楼令已经是中军将的关系,只要楼氏提出来的要求不过分,两个家族也会答应下来。

郤氏、范氏、旬氏都没有问题了,其他家族一定不敢拒绝。

现在的问题就只剩下楼氏到底会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

“父亲,第一期需要的劳动力比较多。我们调动秦地的两万徭役,向各个家族提出多少劳动力的请求比较合适?”楼小白有相关概念,心里也对数量有做规划,还是问了出来。

楼令笑着摇头说道:“既然交给你,便是由你去负责。无法解决才来问我。”

为什么要楼小白负责秦地?这是楼令对他的一个考验。

当然了,哪怕楼小白玩砸了,不会说马上失去宗子的地位。

楼令一方面是对楼小白进行锻炼,多少也想让楼小白受一些挫折。

有人会觉得操蛋,觉得是没事找事。问题在于人的成长阶段不能太顺,一旦过于顺利在精神领域将会很脆弱,失去依靠再遭受打击,说不定一次失利就精神崩溃到无法再爬起来。

如果是普通人自然关系不大,摔倒无法再爬起来,起到的影响有限;换作是一方势力的继承人,一次失利就能够被彻底打击倒,问题可真的就是大了啊!

所以了,要是楼小白接手秦地的管理,一概的应对没有错,乃至于看上去办得无比漂亮,只会让楼令再一次加担子,直至楼小白被真正锻炼起来或是出现差错。

这种培养模式,其实就是两汉到杨隋的继承人培养方式,到李唐才中断。

两汉多数的皇帝就是可劲地让太子折腾,皇帝老子在旁边看着,该擦屁股就擦屁股。直至某一任皇帝不折腾太子,也可能是皇帝过早薨逝无法折腾,太子的质量才急速下降。

杨隋的历史太短,杨坚培养子嗣的方式却是与汉初没有区别,他所没有想到的大概是最终选定的继承人,实在是太能折腾了吧。

至于李唐为什么不那么搞?只问一问,在“玄武门之变”后,李唐的皇帝敢让太子随便折腾吗?皇帝与太子视如仇敌便是从李唐开始的。

“阿大要带过去吗?”楼小白问了一个傻问题。

听得楼令一个愣神,随后静静地注视着楼小白。

阿大才多大?将他从“太原”带到“新田”都是一路小心翼翼,真要带去“雍”必定要让娇姬发飙了。

自从福姬开始变得暴躁,孩子就是让娇姬在帮忙带着。

其实,妻子状况不好,孩子可以让媵来带,问题是那些媵也是来自郤氏啊。

该怎么说才好呢?郤氏不管男女都有莽的基因,不是过于耿直,便是很容易暴躁。

以为郤氏的基因很差吗?并不是的。荀氏的基因缺陷更为明显,他们有肺部遗传疾病,最为明显就是支气管哮喘。

万幸的事情是楼令的一众子嗣没有相关的问题,不然就该让楼令抓狂了。

楼小白被楼令那样盯着,知道自己问了个傻问题,讪讪地说道:“咱们家的车驾蛮好的。”

那的确是。

楼氏最好的车驾已经装了靠谱的减震系统和刹车装置,乘坐起来更为舒服,安全性也更有保证。

到了现如今,哪一个家族没有向楼氏采购一辆乘坐起来舒服的马车,多少会被其他人看成穷逼。

同时,因为各个家族开始借鉴楼氏的车辆进行改装,车轴这种东西开始在晋国各家族得到广泛使用。

有了车轴的战车,轮子不再是直接装在车体上,可以更小幅度的转弯,不用每一次都要车组成员下去扛了。

再加上刹车装置,知道晋国现在的战车在战场上,给敌军增加了多大的压力吗?

可以预料的情况是,日后各个国家也会纷纷模仿,车辆上加入车轴与刹车装置,质量怎么样则是看实际情况,可能比原版更差,也有概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六天之后,楼令带上楼小白前往“荀”地。

几位卿大夫并没有事先相约,一开始是范氏的队伍在城门口附近遇到楼氏的队伍,楼令与士匄不免要聊一阵子,慢慢搞得其他的卿大夫出现,最后就变成所有卿大夫结伴同行了。

“寿梦那边派来了人。”楼令首次提到这件事情,他也是昨天傍晚被寿梦的使者求见,简短地了解情况,没有来得及细谈就到了需要前往‘荀’地的当天。

楼令乘坐的厢车不小,能够容纳的人不少,乘坐起来更舒服又有足够的空间,同路的卿大夫都在里面。

“怎么说?”郤至对此很关注。

他们没有人提问,为什么寿梦的使者不是去拜谒晋君周,怎么先上楼氏的府宅。

“君上派去的人肯定还没有抵达。”楼令先讲这一点,随后再说道:“寿梦思考了那么久,派来使者告知,接受我们开出来的条件。”

其它不用多说了吧?

也就是寿梦愿意亲自来晋国赔罪,答应前去郤武子的陵墓前道歉。

“这就好。”郤至在乎的事情只有寿梦去自家兄长陵墓前道歉这一项。

郤杨的表情则是有些怪怪的。

那么说的话,郤武子得到的待遇可以说是独一份,一国之君亲自到坟前赔罪。

仅仅是上面那一点,哪一个国家的史官都会进行记录。这一份历史将得到最大的保障,会流传给后人知晓。

“这都能够答应,其人不可小觑啊!”士匄给出了这个评价。

楼令先点头,表示确实不可小觑了寿梦这个人,再说道:“我没有来得及与之详谈。对方提出了两个请求,我们给予吴人带去中原的文化,包括帮助他们训练军队。”

其实,从文化上扶持吴国,再帮吴国训练军队,两项全是晋厉公时期,晋国就告诉吴国的事情。

要是楼令没有记错的话,当时的寿梦根本没有当一回事,闹到连给予晋国答复都没有,搞得每每提及会让提出那种建议的智罃尴尬到想找洞钻。

邯郸旃“呵呵”笑了几声,骄傲地说道:“被打怕了。”

可能吧。

寿梦表现出了枭雄的一面,既是那么能伸能屈,怎么可能不想着师夷长技以制夷呢?

“楚国不会放过吴国。寿梦一定知道这一点,他现在最为迫切的是需要我们来帮吴国分担压力。”楼令说完补充道:“这是我的思考,不是使者讲出来。”

士匄比较发愁地说道:“我们确实不能眼睁睁看着吴国灭亡。”

“可是……,吴国不可信吧?”郤杨直接将想法出来。

曾经的晋国对吴国有比较好的期盼,换来了寿梦的四次戏耍。

有了那样的经历,至少这一代的晋国君臣不可能对吴国产生信任感,不秉承太大的恶意对待吴国,便是吴人的幸运了。

在国家有必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的迫切需求下,其实楼令比较担心会被看作软弱。

因此,楼令先阻止士匄率军杀入楚国本土,又没有对齐国入侵莱国实施干涉,真的是顶着不小的心理压力。

当了晋国的中军将,软弱最好的下场便是如旬林父那般,在晋人眼中成为一坨屎。

坏的下场是什么?反正楼令不想知道。

有了寿梦的主动服软算是帮到楼令的大忙,证明凡事不是非得优先行使武力不可。

楼令会争取让几位同僚对对来需要做什么有更清晰的认知,尽量不让他们以为一应的布置是一种软弱,能不能取得效果,暂时不好说得很。

比较肯定的就是中小家族对于楼令想要休养生息万分认可,另一方面他们的认可让楼令比较头疼。

那种认可不一定就是爱戴,极可能会因为楼令的通情达理,视作软弱而上房揭瓦。

所以了,楼令必须更加重视寿梦的到来,合理的展现自己的强硬。

未能在寿梦到来之后取得良好效果?届时就算是楼令再不乐意,恐怕也要找个目标开刀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