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技术计划(2/2)
这次物品交换秦晓想交换一套火电站设备,现在边区兵工厂主要以蒸汽为主动力,但其他厂子或多或少的需要一些电力来作为辅助,比如说制药厂实验室和通讯器材厂以及即将建成的军工局大学这些地方都有用电需求,还有就是今后如果各厂都有三班倒之类的加班工作都需要用电照明使用,所以建设一座火电厂已经是势在必行了!
之后秦晓还详细的介绍了一下军工局大学面临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生源问题,现在军工局开办的大学什么都采买好了,师生还是个问题,老师方面机械专业沈雁就可以担任,秦晓自己自信也可以算半个,之所以算半个也是自己没有时间的原因,化学方面有制药厂厂子赵石民带来的团队,秦晓从赵时民那里了解过,这些跟随而来的研究员担任个大学老师是绰绰有余的,之后就是军工局大学主营的枪械系统设计和特殊能源技术工程(研究火药的)这两门专业关大河和枪械车间的一些技术员即可担任,第二个专业这是兵工厂内研究室内正在研究火药的那几名技术员就可以担任。
不过也仅仅只是解决了老师有无问题,想要发展成秦晓想象中的那种综合类理科大学,这几个老师可不行,而且各行各业的老师都有需求。
然后就是学生问题,现在军工局大学新建名气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人主动来报名,这需要zy实质支持比如说从抗战开始到现在那一千多名来到延安的学生,或者zy在宣传上加大力度!
李首长听到后先是拒绝了秦晓打那些学生的主意,随后又说道。
“以后有学生在来到边区,会第一时间让他们选择去哪里学习,在宣传上上也会大力支持的。”
李首长的话刚落下,在一旁坐着的伍首长则向秦晓问了一句
“能不能在轻型运输机交换的条件上再加一条,就是要一套广播发射机?”
看到秦晓不思其解的样子,紧接着伍首长解释的说。
“他也是在听到秦晓想大力宣传学校时想到的,如果在红都架设起一座广播信号台,这样既可以宣传我党的思想,也可以对敌反战宣传,更可以宣传咱们边区的建设......”
最终方案被敲定,安二的交换条件就是一套火电站发电设备附属架设电线,并培训工人加一套最小50瓦的无线电广播设备。
至于首长们的关心程度其实不在秦晓之下,只不过各大学校的老师对来边区一直不怎么感兴趣,第一就是边区教育水平实在有限他们不怎么看的上,第二就是学校走到那里他们就跟到那里!
......
第二天秦晓拿着昨天商讨出来的结果离开了红都,他要去机场和德拉特文谈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