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冰湖级运输舰(1/2)
第313章冰湖级运输舰
西荒高原。
东洲首府,北区避难所群。
一座建造在地底深处的豪华庭院内。
某名衣衫华贵的男子,一边悠闲地煮着清茶,一边随意地和友人一起,在种满了珍贵绿植的院内,观看着一台银色的全息投影设备,投影出来的全息画面。
这台全息投影设备。
虽然在外界名声不显,偶尔曝光出去,也会被普通人认为只是一种存在于科幻中的幻想物品。
但是在真正的联邦上层之间。
却早已经普及,被应用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甚至某种程度上,它还成为了身份的证明。
只有拥有它,才算是受到认可的联邦上层人士。
不然最多就是一个暴发户。
而此时,这台不对外发售的先进设备上。
投影出来的画面,也并不是简单的影视剧,又或者电视节目。
而是来自于东洲首府对外情报管理中心,当前最受关注的热门情报。
“也不知道江河市那边发了什么疯。”
“突然派出这么多六代战机,跑到荒野去低空巡航。”
“啧啧,这是嫌燃料多到没地方用了。”
衣衫华贵的男子,望着投影画面中一架架庞大的黑色战机。
居高临下地点评道。
“可能是受到某种刺激了吧。”
“他们不是在到处清剿那种叫做紫晶体的怪物吗”
“或许是在哪次交火中,吃了大亏。”
“准备报复回去。”
男子的友人,是和他出生背景差不多的发小。
一个浑身同样溢满傲气的青年。
他端着煮好的清茶,轻轻抿了一口。
醇厚的清香在他的口腔内绵延,让他舒服地微微眯了一下眼睛。
“泥腿子就是这样。”
“运气好一朝得势,总会目空一切。”
“觉得整个世界都要围着他们转。”
“只是可惜了那些六代战机。”
“如果换成在我的手中。”
“肯定能让它们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不管再怎么傲慢,还有看不起江河市的行为。
青年却也不得不承认。
他们手中的六代战机,是实打实的联邦主战装备。
国家的重器。
象征着天空的霸权。
放在东洲这里,更是足以横着走。
假如哪一个世家手中,能如江河市那样掌握上百架六代战机。
那他们在东洲首府的地位。
就将彻底变得牢不可破。
再也不用担心会因为站错队伍被清算。
“不过,说到紫晶体。”
“听说那种东西已经造成了上百万人的伤亡。”
“现在好多地方都人心惶惶。”
“不少当地的土豪,已经打算不惜代价的想要搬到西荒高原。”
两个人漫不经心地闲谈到这里。
言语中不免又带上了一番可怜和轻蔑。
就好像是观众席上的观众,正在欣赏斗兽台中,正在拼命躲避猛兽的撕咬,试图逃离的囚犯。
不管囚犯最后成没成功逃离。
都不过是一场令人发笑的娱乐演出而已。
他们有资格保持这种傲慢。
因为在西荒高原以外的东洲地区。
实际上大部分都属于已经被放弃的沦陷区。
也早晚都会因为一场场灾难,变成无人能够生存下来的禁区。
别说他们这种已经算是上层的权贵人士。
就连在东洲首府负责清扫垃圾的最底层人,也要远比那些地区的居民更加高贵。
因为前者好歹算是人,后者不过是一群时日不多的亡魂罢了。
如庭院中这两人一样。
对着西荒高原以外,保持优越心理的东洲首府居民不在少数。
哪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知道那些地区其实已经被官方放弃。
但仅仅是两地间,在安全和物资供应方面的差距。
就足以让他们同样有理由看不起首府外的人。
只是,这个时候,所有待在西荒高原上看戏的人。
没有人意识到。
危机其实离他们也已经近在咫尺。
西荒高原边缘。
一片无人存在的冰原上。
一只飞行紫晶体收敛翅膀,悄无声息地落在了某块岩石上。
用它的眼睛,默默打量着这片对它来说,陌生的新世界。
4月17日。
江河市,农家小院。
刚刚开始动工建设不久的地下12层中。
一座全新而特殊的建筑,在这里被正式启用。
建筑垃圾处理中心。
它的名字毫不起眼。
外形也方方正正,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在内部,它所应用到的技术。
却充满了科幻的气息。
从地底岩层上挖掘下来的废料,在被工程队的车辆运送到这里后。
会首先汇聚到一个高达100万立方米的处理池。
当废料把处理池填满后。
处理池便会进入封闭状态,将里边的空气抽空。
接着整个池子会移动到发射口位置。
在经过短暂的电磁加速后。
池子内的废料,会源源不断地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通过发射口的12条真空通道。
一路从地底,直接冲到几公里外地表的人造山脉上。
正常情况下。
100万立方米的废料。
只需要10到15分钟的时间,就能被全部抛射出去。
过程简洁而又高效。
这是苏武,带着魏蔓蔓和柳茜茜这两个具有特殊天赋的妹子。
对电磁炮,以及构成它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深度研究后。
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虽然看起来,将研究武器的成果应用在处理垃圾上有些不伦不类。
但架不住它的确能带来立竿见影的巨大好处。
解决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快速运输垃圾这个难题。
再迭加更大功率的震荡粉碎器。
工程队在农家小院地下12层的建造速度,再一次获得了一个飞跃。
提升了整整50%的效率。
每天扩建出来的面积达到了300万平米。
也即超过1亿立方米的空间。
这种超高的效率,意味着前后只需要不到13天的时间。
苏武就能将农家小院避难所,再建造出全新的一层出来。
而假若这一层,全部只建造标准宿舍,以及对应的种植园和活动区的话。
足以容纳3000万人口在里边正常居住。
比目前苏武将3000万镇海市避难所的幸存者,全部从沿海运到江河市费的时间还要少。
不过超高的施工效率背后。
也代表着巨大的电力消耗。
启用建筑垃圾处理中心以后。
单就运输方面的耗能,就比采用传统传送带运输的方式,高百倍左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