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白蛇浮生后世情 > 第243章 狼烟起

第243章 狼烟起(1/2)

目录

第243章狼烟起

滁河的水患,让仕林焦头烂额,他不明白玲儿留下这句话的意思,而唯一明白的周文远,也宁死不愿相告。

但令仕林诧异的是,虽然周文远身陷囹圄,但所谓的“县丞一党”,却在水患面前,意外的卖力。

李秉文也不知其有何神通,把粮食源源不断的从城外运了进来,不仅亲设粥场,连着三天三夜,衣不解带,还命其余人等皆数投入救援。巡检赵孟炎,带着全体巡检司,营救灾民,身受十余处伤,却依旧不下火线;典史王振,将自己家中腾了出来,用于安置灾民;就连赵广陵和熊天禄两兄弟,竟也在没有凋令的情况下,入城救灾。

这让仕林很是迷惑,明明是将自己视为死对头的“县丞一党”,为何来拯救灾民,是良心发现,还是另有图谋。

仕林一时不解,这日夜里,受灾的百姓们在粥场休息,李秉文也终得清闲,仕林在一旁,一边给锅添水,一边问道:“你们为何要帮我?”

李秉文闻言,揉了揉睡眼惺忪的双眸,瘫坐在一角,连日连夜的赈灾,也让他精疲力尽:“许大人莫不是记差了,我等也是历阳的官吏,何来帮大人一说?”

李秉文舀了一瓢水,畅快饮下,抹了抹嘴接着说道:“这历阳,不是大人一个人的历阳。”说罢,将半瓢水递给仕林,看着眼前灰头土脸的知县,李秉文似乎也逐渐认可了这位状元郎。

仕林接过瓢,也顾不得斯文,一口饮下:“若是修筑了河堤,就不会有眼下这副局面了……”

“哼~”李秉文冷哼一声,缓缓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覆水难收,事已至此,大人何必后悔,县丞大人深谋远虑,必有深意。”

“胡说!”仕林将瓢重重掷于地面,厉声道:“一场大水,毁了多少百姓!再深谋远虑,也不该拿百姓的命当儿戏!”

看着怒不可遏的仕林,李秉文也并未觉得诧异,他靠近仕林,贴耳说道:“难道三四六道的盘剥,还不能让你认清现实吗?若非太子手谕,能到历阳的恐怕就不是今天这个数了,大宋你那些达官显贵的大宋,也是我们的大宋。”说罢,李秉文伸了长长一个懒腰,“等你再多看几年,就明白其中深意了。”

“你们是在威胁朝廷!”仕林一怒而起,厉声斥责道。

“卑职岂敢,此乃坚壁清野罢了……”忽然,李秉文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他赶忙住口,眼神躲闪了起来。

仕林觉察到异样,眯着眼,追问道:“坚壁清野?李主簿,这是何意?难道这水患是你们故意为之!”

李秉文不再言语,拿起一边的斗笠,盖在自己脸上:“大人若无他事,卑职要休息了。”

眼看李秉文鼾声渐起,仕林也不再追问,但“坚壁清野”四个字,犹如一把利刃,悬在仕林头顶。但这究竟是何意,仕林却捉摸不透,他缓缓走出粥棚,此刻他又想起了玲儿,自玲儿走后,似乎他的每一步,都在真相边缘徘徊,若是玲儿在,真相或许早就水落石出。

他悠悠的坐在粥棚外,伴随着李秉文的鼾声,仕林缓缓闭上眼睛:“玲儿,你在哪儿……”

夜深,万籁俱寂。仕林躺在床上,带着对玲儿的无尽思念,缓缓沉入梦乡。月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他的脸上,映出几分憔悴。

而此时,佯装熟睡的李秉文也悄然睁开眼,身后站是满身污渍,灰头土脸的典史王振。

李秉文抬手摘下斗笠,动作很轻,生怕弄出声响惊醒仕林。他小心地望向熟睡中的仕林,片刻后,与王振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两人心领神会,随即匆匆离开。

“事情都办好了吗?”李秉文的声音压的很低,在夜色中,透着几分诡异。

“放心,主簿这一招瞒天过海真是妙,新下的粟米经过粥场,已经全部运抵城内府库,那些人马也已……”王振也压低嗓音,欲言又止,作揖恭敬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