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白蛇浮生后世情 > 第247章 千斤重担

第247章 千斤重担(2/2)

目录

说着周文远缓缓走到仕林身旁,从怀中取出一枚竹制令牌,交到仕林手上:“自你一来我便知,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者,绝非是我,这千斤重担,今日便交给你了。”

随即周文远忽而轻笑道:“许大人是不是觉得我们不像是军队,更像是帮派?”

仕林沉思不语,默默点了点头,他如何也想不到,朝廷的虎符竟不如这轻薄的竹牌。

“你这么认为,也不奇怪,我们是岳家旧部,本就深受朝庭忌惮,若不以义结合,势必分崩离析,前任知县知县张明远,深知其中利害,他替我们挡下了全部罪责,这才辞官退隐,他把这‘青竹令’交到我手里,我不能辜负了他,他给你留的字条,是故意在试探你。”

仕林闻言大惊失色,他忽然恍然大悟,那张带着“小心”的字条,原来是前任张知县留下的陷阱。

见仕林错愕的神情,周文远会心一笑,拍了拍仕林的肩膀,接着说道:“许大人,我们相处时日不长,但你的为人,老夫心服口服,以义结合的军队,终是不能长久,我手下八千精壮大多都是昔日岳家军遗孤,信得过,老夫把他们交给你,为国尽忠。”

“八千?岳家军遗孤?屯军不过三千,何来八千?”仕林一时不解,巨大的信息冲击着他的脑海。

周文远朗声大笑道:“哈哈哈~老夫这就为大人解惑,三千屯军只是掩人耳目,尚有五千子弟,眼下正在城中佯装灾民,先前大人和肖姑娘不是一直想知道那五千斤缤铁在何处吗?”

听到玲儿的名字,仕林浑身一颤,不由自主的捏紧了“青竹令”,脑海中不断回忆着当日和玲儿一起破获周文远谋逆案的过程,甜蜜而又遗憾。

“请县丞告知……”仕林缓缓道,双手却不由的有些颤抖。

“自绍兴十年开始,我们便陆续从北商处,交易缤铁,实数远不止五千斤,那些缤铁也早已铸成甲胄和刀矛,分发给士卒,不仅是缤铁,还有硝石、硫磺、皮革等,就是为了今日一战。”周文远将全部实情,悉数告知了仕林。

仕林倒吸一口凉气,他不敢想象,如此巨大的贸易,是如何瞒得过朝廷的耳目,又如何在悄无声息之下完成,其中心酸与困苦,可能只有周文远自己清楚。

仕林思忖良久,缓缓开口道:“如此说来,我军装备精良,坐拥地利,又是岳家旧部,勇猛顽强,岂有不胜之理?”

“你把金人想的太简单了,大人没有和金人打过仗,他们的勇武绝不再我等之下,他们发源于苦寒之地,天性善战坚韧,又有骑兵加持,若是城外野战,我们毫无胜算,且如今敌众我寡,金军十倍于我,此战凶多吉少,八千儿郎恐有去无回,老夫望许大人有朝一日,能为他们正名,告诉天下人,岳家军‘精忠报国’之志不改,愿以死许国,不负皇恩。”

仕林忽而起身,双手抱拳:“周县丞,仕林定不负所托,此战若侥幸得胜,定为尔等正名!”

周文远按下了仕林的双拳,拿起桌案上浑浊的雨水道:“多谢大人了,老夫拜托大人了。”

仕林眼中带泪,也拿起那碗雨水,悬在半空,和周文远用力一碰,一饮而尽:“县丞放心!仕林定不辱使命!也请县丞随仕林同往军营,携手抗敌!”

周文远摆了摆手:“罢了,老夫是戴罪之身,做了一辈子贪赃枉法之事,临了还想守一回,我若在,他们不会听你的。”说罢,周文远转过身,便也不再理会仕林。

仕林见周文远态度强硬,也不再劝说,双手作揖,行了一个大礼后,转身离开。

踏出牢房的刹那,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此时正值破晓时分,东方既白,丝丝缕缕的曙光如同金色的丝线,交织在淡薄的云层之间。一阵轻柔的风裹挟着初晨的微光悄然袭来,风中带着泥土被雨水浸润后的质朴芬芳,尽管是在满是肃杀之气的秋日,这股气息却莫名地让人感到生机盎然,仿佛一切都在这黎明的微光中,被赋予了新的希望。

就在这时,身后猝然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吟诵着那首熟悉的词句。那是一首他们平日里身处这压抑环境,只能在心底默默回味,却绝不敢公然吟诵的诗词:“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在这寂静的破晓,冲破了无形的禁锢,撞进仕林的耳中,也撞进他的心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