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发现端倪(1/1)
第208章发现端倪
除了昆仑派的大弟子外,另外还有两名住得比较近的患者也将一同接受治疗。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李莲花说的那个精通痋术的人竟然就是他的车夫,幸好自己看在李神医的面子上,对他的车夫也是礼敬有加,没半分怠慢。
不过想来也对,李神医为了替大家保守秘密,连自己的徒弟都打发出去了,却独独留下车夫伺候,那肯定是用得上啊。江湖传言中李神医可都是亲自驾驶莲花楼的,唯独这次多了个伺候的马夫,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
有冯初一帮忙,三人可以同时接受治疗。冯初一首先将三人体内的虫卵全部催生孵化,然后让他们自行游出体外,爬进他专门准备的罐子里,让这些痋虫在罐子里面相互厮杀、吞噬,最后的胜利者才有资格成为业火痋的食物。果然专业的事还是要专业的人来做,当初他要是会这一招,就不用来上这么一回了。
李莲花等痋虫爬出来后就用内力仔细探查了他们全身,发现真的没有残余的虫卵了,连孵化过的外壳都被它们自己吃掉了。他顺手用扬州慢给他们稍微修复了一下受损严重的身体,更多还是要他们自己慢慢休养。
这些人回家后一直都服用着清远给他们开的药方,抑制着痋虫的生长和活性,所以大部分都恢复了神智,只有极个别确实中招比较早的还有点浑浑噩噩的。
帮三人解决过痋虫后,李莲花又休养了一日,才告辞,带着不省心的方多病继续去往玉城。
方多病被关了两天正待闹一闹,发现莲花楼的去向正是玉城,以为师叔终于想通了,要去找肖乔二人的晦气,态度由阴转晴,对李莲花别提多殷勤了。
可是他到了玉城才知道,肖乔二人早就走了,本来还想闹一闹李莲花的,觉得都是他耽搁了时间,才错过了肖乔二人。结果他打听之下才知道,他听到二人订婚的消息之时,他二人早就离开玉城去别处了,这才怏怏的消停了。
李莲花自然是知道肖乔二人已经离开玉城了,他虽然接受了两人在一起的事实,并不等于说就愿意见到他们甜甜蜜蜜的在一起。想起当年自己和婉娩日夜在一处,天天在紫衿面前晃悠,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直到到了玉城,李莲花才告诉方多病,他来玉城并不是跟随肖乔二人的脚步,而是从嘉州那伙人那里得到消息,金鸳盟的大魔头笛飞声很有可能就在玉城。
听说这里有可能找到笛飞声的踪迹,方多病马上精神百倍的表示,自己聪明能干机敏,打探消息这种事交给他就是了。李莲花也着意培养他,便许他自己出门打探消息,只一点,需要带上狐狸精,万一有问题,也有个报信的。
方多病不相信,一只狗能帮上什么忙?还报信,它有这么聪明吗。不过逛街带只狗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个狐狸精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怎么亲近他,也不看每天都是谁负责喂它,谁没事给它洗澡,小没良心的。正好带出去多溜溜,联络一下感情。
其实李莲花哪里放心他一个小孩子去打探消息,方多病带着狐狸精在前面走,他状似无关的远远跟着,把方多病带了出来,总不能让他出什么意外。
逛了一圈,方多病打听了一堆玉城城主一家的消息,却分析不出跟金鸳盟有什么关系。
从打探来的消息看,玉城老城主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不得已,只能给大女儿玉红烛招了一个赘婿上门。女婿名叫玉穆蓝,乃是入赘后改的姓,自老城主去世后便继任城主之位,便是现在的城主。
至于小女儿玉秋霜年纪尚幼,自幼便与京城宗政家明珠公子定了亲,只等及笄后完婚。说起这宗政家,可是大有来历,他家当家人便是当朝丞相,而跟二小姐定亲的这位明珠公子方多病也认识,不过因为对方略长几岁,倒是没怎么打过交道,不过是在各家宴会上碰过几次面的点头之交。
宗政明珠乃是宗政家第三代中的佼佼者,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风度翩翩,文武双全,为人处世也相当周到,至少方多病听到的都是对这位明珠公子的赞叹之词。
这么一个京城权贵家的贵公子跟玉城二小姐定亲,倒也算不得低娶。只因这玉城坐拥大熙最大的玉矿,按照老城主临终前的分配,两个女儿不偏不倚,一人一半。即使是一人一半,也可以算的上富可敌国。宗政家虽然位高权重,占了个贵,但玉二小姐秋霜也是身价不菲,占了个富。两人联姻便是富贵连绵,实在是一门极好的姻缘。
玉城中虽然是玉红烛夫妇大权独揽,但二小姐比姐姐小上许多岁,加上母亲死得早,父亲又常年缠绵病榻,实际是姐姐姐夫跟前养大的,大小姐至今无子,对这个自己跟前养大的妹妹当做女儿一般的疼。倒也没有一般富贵家庭里面为争家产,兄弟阋墙的烦恼。
然而这些很正常,丝毫没有发现有跟金鸳盟有问题的地方,甚至方小少爷动用了自己家在玉城的势力,暗中调查了玉城的往来,表面上都是极为正常的。
可是李莲花却已经将笛飞声在玉城的可能性提高到了几乎十成。因为他无意中发现玉城城主夫人,也就是那位玉家大小姐红烛,乃是金鸳盟笛飞声身边近身侍奉的十二凤之一。
当年金鸳盟在总坛埋下大量雷火弹,也不知道是不是埋雷火弹的人的失职,不但使前去攻打的四顾门死伤惨重,便连金鸳盟自己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谓是两败俱伤,据说笛飞声身边的十二凤也在那次爆炸中死伤殆尽。
却没想到在玉城发现了毫发无损的玉红烛,她很有可能根本没有参加那次大战,而是在大战前就已经作为金鸳盟安排的退路之一,回到了玉城,为金鸳盟大战后的撤退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