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2)
纪元下了马,笑着道:“来这里办点事。”
“我们家的牛还在这呢。”
众人笑。
这个倒是。
纪元看了看大家装的货物,再次道:“赚钱可以,但不能坑人,要是发现你们卖到宁安州的货物虚假骗人,那是真的要小心挨打。”
众人又笑。
都跟宁安州做大半年买卖了,这点大家还是懂的。
要说一个良好的环境,确实能改变很多。
这种自上而下的监督,让货商也好,让本地百姓也好,买卖都变得轻松起来。
镇南关的人看得更惊愕了。
在他们印象里,宁安州的纪知州应该是个很强硬的人才是。
面对镇南将军都那样厉害,说不理就不理,说骂人就骂人,甚至写着文章,变着花样骂。
可对普通人,怎么这样温和。
纪元身后的邬人豪,柴烽等人态度也不错,显然这就是他们平时的模样。
宁安州的官员们出现在镇南关,是大家都没想到的。
徐大人也想着,他处理完镇南关的事,这边的麻烦就能解决,宁安州的问题不攻自解。
没想到纪元会亲自过来。
都说他重视当地农耕,想来也是为了牛羊的事发愁吧。
徐大人又看了镇南将军一眼,都是这位做得好事。
这样也好,事情毕竟有个苦主。
这两地这样近,以后还要当邻居,不能闹得太僵硬。
旁边一直没说话的滇州府知府,忍不住往门外看了看。
他还没见过这位纪状元呢。
都说他长相英俊,文章又写得好。
如今看来治下也是一把好手。
他这一来,这位镇南将军,必然还要再吃些苦头。
反而徐大人没有那么乐观。
镇南将军只是小惩大诫,不能动的太狠。
纪元这次过来,大概是要失望的。
而且徐大人不建议纪元闹得太僵硬,这镇南将军,到底是这条路上的拦路虎。
没了他,这里的军队谁来管
没了这位,这边关的将士又有谁压得住
如此实际的问题,让他秉公执法的名字上,都会蒙上一层阴影。
徐大人眼皮垂着,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看着竟然比长途跋涉刚过来的时候还要苍老。
“见过徐大人,见过知府大人。”
“见过镇南将军。”
少年介乎青年人的声音清澈明亮,又带了这个年纪不一般的沉稳,直接打破眼前的局面。
纪元身量比一般人要高,此刻行礼也只让人觉得他身材挺拔。
这样的年轻人跟暮气沉沉,满肚肥肠的镇南将军一比,只觉得眼前一亮,心情都好起来了。
徐大人都觉得心里敞亮不少。
怪不得他们礼部尚书大人想让纪元做自己的孙女婿,都是有原因的。
此刻的镇南关知州府里。
最高位的肯定是京城来的徐大人,然后是滇州府的知府。
接着便是镇南将军,以及镇南城的知州。
他们两个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最后便是纪元了。
镇南将军跟纪元一左一右坐下,场上的气氛再次变得尴尬。
说到底,此事还是因为镇南将军他们拦下宁安州东西的缘故。
第一次不成,又来了第二次。
东西是小,却挑衅皇权,所以皇上派人过来调查。
但查也不能查得太深,省得边关出乱子。
这种分寸拿捏,对楚大学士那种人来说,轻轻松松。
可对徐大人来讲,却是一种说不出的折磨。
徐大人心知要委屈纪元,故而说话也变得少了。
他顶多能把事情平息了。
让这镇南将军不再拦宁安州的货物跟牛羊。
真正的惩罚,估计是不太行的。
想到这,徐大人闭上眼,心里跟刀绞一般。
一辈子的原则,就要栽在这上面吗。
可他也不能因为一个镇南关,让天下驻守边卫的将士寒心。
那边镇南将军心里也有数,颇有些居高临下看向纪元,还是太年轻,根本不知道他这里的重要性。
他带兵,带的还是他叔叔留下来的兵将。
除了他们姓赖的,这里的兵将还服谁
这毛头小子,真以为自己有几分聪明,就能为所欲为
镇南关多少年的规矩,就因为他,能改
知不知道他的立足根本到底是什么啊。
“想当年,我家叔叔带着兵将打仗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吧。”
“你爹娘甚至都没出生。”
镇南将军知道自己胜局已定,小惩大诫,不准他再扣宁安州的货物呗。
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损失了。
故而此刻还是口头上说两句,算是让自己心里舒服。
镇南将军高谈阔论,丝毫没发现徐大人已经皱起眉头。
纪元那边依旧如常,只在镇南将军再次提起他叔叔前任镇南将军的功绩时,纪元开口道:“想来当年不少兵将都为宁安州的腊蛮族人流血牺牲吧。”
这话一说,在场唯一的腊蛮人柴烽,眼神软了下来。
他虽然没有经历过当年的事,可他爷爷却讲过的。
那时候要不是镇南关的兵将,他爷爷就要被景国人捉走当奴隶。
也是因为这份恩情,腊蛮人很快自称是天齐国百姓。
更因为这份恩情,大家至今对镇南关的人说不出什么,当年送了无数粮食,都是为了表达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