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440章 稳九州

第440章 稳九州(1/2)

目录

第440章稳九州

在九州岛这边,随着大明远征军全面占领,可以说,对于九州岛的倭人来说,绝对是非常忐忑的。

特别是大明远征军在攻占整个九州岛的过程中的表现,比如蒙古骑兵的迅疾如风,见倭兵就杀,砍首级叠京观等等,更是加重了倭人的不安。

有很多倭人都逃到了山里去,哪怕寒冷的天气,待在山上的条件非常艰苦,他们也不敢下山。

当然,也有很多倭人,没法逃到山里去的。

这不,九州岛中各个城镇的街头巷尾,都弥漫着压抑与恐慌的气息。

倭人百姓们聚在阴暗的角落,低声交谈,眼中满是对未知的恐惧。

在博多的市井间,一位老头满脸愁容,颤抖着声音对身旁的人说道:“大明军队突然打过来,占了咱们的九州岛,往后的日子可咋过哟?听说他们抓了好多武士和军卒去做苦役,说不定哪天就轮到咱们这些平头百姓啦。”

他也不想想,明军要是抓他去挖矿的话,估计是白费力气,因为他这种,就是半路就死了的货。

旁边一位中年男子面色凝重,无奈地叹了口气:“唉,谁说不是呢!他们是大明的人,咱跟他们言语不通、习俗不同,能指望他们善待咱们?搞不好会抢走咱们的粮食,把咱们从家里赶出去。”

年轻人就更是焦虑了,有人忧心忡忡地说:“我担心他们改变咱们的生活,夺走咱们的土地,让咱们变成他们的奴隶。以后的日子怕是要暗无天日了。”

其他人纷纷点头,脸上满是担忧与无助。

“听说以前,那些武士跑到大明那边烧杀劫掠,很是祸害了不少明人。他们这次之所以打过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情来的。”

“那他们会不会报复我们,回头也对我们杀的杀,烧的烧了?”

“真不一定啊,要是他们报复的话,我们就倒霉了!”

“这不公平,都是那些武士惹得祸,我们可没去明国啊!”

“明国人怎么可能和我们讲理呢,在他们看来,我们和那些武士有什么区别?”

“……”

整个九州岛的倭人百姓,几乎都被恐惧笼罩,对未来充满迷茫,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他们自然不知道,大明远征军在出征之前,就已经有攻下倭国领土之后的定策。

毕竟是远征军,哪怕有朝鲜和琉球补给,后勤压力也还是非常大的。更不用说,琉球和朝鲜都是国小物资短缺,让他们救急补给下物资还可以,长期补给的话,绝对是不可能的。

因此,大明远征军的物资,要么从国内远距离长期补给,要么就地在倭国本土补给。

虽然前期战事顺利,也缴获了很多粮草物资,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恢复九州岛的农业生产,那只有依赖远距离补给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为此,谭纶在占领九州岛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集结兵力继续去攻打本州岛,而是要先稳住攻下来的九州岛。

为此,他早已下令,从琉球和朝鲜都抽调了人力过来。

有帮远征军维持地方治安,军管地方的兵力;也有朝鲜和琉球熟悉农事,矿业等等的人才。

要求的这些人到了之后,便立刻洒向九州岛各地的城镇。

于是,和倭人想象完全不同的一幕,就在各地出现了。

在筑前国的乡村,曾经肥沃的农田因战乱变得杂草丛生,一片荒芜。负责督导农业恢复工作的明军将领赵刚,每日穿梭在各个村落之间。

这日,他来到一处农田,看到朝鲜士兵正与倭国百姓一同劳作,心中甚是欣慰。

赵刚走到一位正在撒石灰改良土壤的朝鲜士兵身旁,问道:“这方法百姓们都掌握得如何?”

朝鲜士兵听了,恭敬地回答:“回将军,大部分百姓已经学会了,只是有些细节还需要再指导指导。”

赵刚微微点头,转而对旁边的倭国农夫说道:“这石灰撒下去,能让土地更肥沃,种出来的庄稼收成就好。你们可得多上点心,有啥不懂的就问这些朝鲜兄弟。”

倭人农夫有点战战兢兢,也带着感激地说道:“谢谢将军,要不是你们,咱都不知道这地还能种。以前大名们打仗,把咱的地都毁了,根本没人管咱们死活。现在你们来帮我们,还带来这么好的农具和方法,真是天照大神派来的好人啊!”

赵刚一听,好笑道:“什么天照大神?是我们谭大帅,我们大明皇帝的仁慈,听懂了么?”

“是,是,是!”倭人哪敢质疑,连忙附和。

接着,赵刚又来到正在传授合理密植技巧的区域。他看着朝鲜士兵认真地给百姓示范插秧的深度和行距,忍不住上前说道:“这水稻种植,密植可是关键,太密了通风不好,容易生病,太稀了又浪费土地。大家一定要按照教的方法来。”

赵刚之所以会来负责农事,就是因为以前是农夫,在军中比别人懂农事。

倭人百姓一听,纷纷点头哈腰,连声称是。甚至一位年轻的倭人,还带着谄媚说道:“将军,您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学,以后把地种好。”

在肥后国,负责这里农业恢复工作的明军将领孙虎,正与琉球军队这边一同忙碌着。

孙虎看到琉球工匠们带领百姓修建灌溉设施,便走上前去。

孙虎看着设计精巧的水车,询问琉球工匠:“这水车能满足多少农田的灌溉?”

琉球工匠答道:“将军,这水车经过改良,能灌溉周围大片农田,只要水源不断,基本能解决灌溉难题。”

孙虎满意地说:“好,这灌溉可是大事,关系着百姓的收成。你们琉球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一定要多教教百姓,让他们以后自己也能维护。”

他和其他将领一样,在接受任务之前,已经明确,这种植粮食,可不只是为倭人百姓,更多的是,能够支撑远征军驻扎在倭国,减轻国内的后勤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