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海陆之战(2/2)
一枚枚炮弹带着巨大的威力,如雨点般砸向倭国水师。
明军火炮威力巨大且精准度高,几轮炮击过后,倭国水师顿时阵脚大乱。
一艘倭国战船不幸被炮弹击中,船身木板破碎,燃起熊熊大火,船上的倭国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山本一郎脸色骤变,他没想到明军会在此设伏。
匆忙之下,他急忙指挥战船调整阵型,试图反击。
然而,浅滩复杂的地形使得倭国战船在慌乱中难以灵活转向,相互之间还出现了碰撞。
而大明水师借助风向,战船航行速度加快,机动性大增。他们迅速变换阵型,从多个方向对倭国水师展开攻击。火炮持续轰鸣,不断有倭国战船被击中受损。
倭国水师虽奋力抵抗,士兵们纷纷张弓搭箭朝着明军战船射击,但在明军强大的火炮攻击下,双方船队保持着距离,弓箭的射程和威力都显得微不足道。
在明军持续而猛烈的攻击下,倭国水师渐渐难以支撑。又有几艘倭国战船被击沉,海水里满是挣扎的倭国士兵。山本一郎见势不妙,无奈之下只能下令撤退。
此战,大明水师获胜。
此后一些天,倭国水师和大明水师都有交手,互有胜负。
倭军水师主帅,是老乌龟德川家康,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军情。
就见他面色严肃,扫视了一圈众人后,缓缓开口:“近期与大明水师的两次小规模海战,大家都清楚。先说第一场,我们靠对海峡环境的熟悉赢了,但第二场却输得很惨。大家都说说,从这两次海战中,我们看出了什么?”
木村义康站起身,微微低头说道:“大人,第一场海战能胜,是因为我们利用了雾气和熟悉的水文、风向,突袭明军成功。士兵们作战勇猛,弓箭和白刃战发挥了很大作用,少数火绳枪也起到了扰乱明军的效果。但第二场,明军显然是有备而来,利用浅滩地形和风向变化设伏,我们太过大意,没有察觉到危险。”
德川家康微微点头,看向山本一郎:“山本,你经历了第二场海战,说说你的想法。”
山本一郎一脸懊恼,抱拳说道:“大人,是我疏忽了。以为熟悉海域就万无一失,没料到明军会利用特殊条件。而且,明军火炮威力实在太大,我们的弓箭根本无法在远距离与之抗衡。如果不能及时迫近,战船持续被击中,就损失惨重。”
酒井忠次听到这些,便也站起身,向德川家康说道:“依我看,明军虽火炮犀利,但他们对海域环境终究不如我们熟悉。只要我们小心谨慎,不轻易中伏,发挥我们的优势,及时靠近明国战船,还是有胜算的。但我们也必须想办法提升武器装备,不能仅靠弓箭和长刀,火绳枪应更多配备。”
德川家康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大家说得都在理。我们的优势是熟悉这片海域,劣势是武器不如明军。接下来,一方面加强对海域的巡逻侦查,防止明军再设伏;另一方面,想办法获取更多火绳枪等先进武器,还有缴获的明军火器,要尽快仿制出来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续海战中占据主动。”
“另外,你们也不要怕战,就这么消耗下去,明军是消耗不过我们的!”
“明白了没有?”
众多倭将听了,齐声回应:“嗨!”
…………
与此同时,大明远征军的统帅部内同样在召开会议,讨论近段时间的海战情况。
主帅谭纶端坐在主位,目光炯炯地看着麾下将领们,说道:“与倭国水师的这两次小规模海战,有胜有负。各位详细说说对后续战事的看法,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张勇率先起身,拱手说道:“大帅,经过这两次海战,不难看出,倭国水师凭借对海峡水文和风向的熟悉,作战极为灵活。虽我们火炮威力强大,但一般被倭国水师战船靠上,便难以取胜。”
王虎接着说道:“大人,那些倭人悍不畏死,且战事经验丰富,都是老兵,一旦跳船战,真得很难打赢。”
谭纶知道,这是倭国各大名交战,因此他们的军卒,都有战事经验,是为老兵,因此难以对付。
而戚继光听到他们的话之后,沉思片刻后说道:“当前局势下,在海峡与倭国水师进行消耗战,对我们极为不利。倭人本土作战,补给相对容易,而我们补给线较长。不管是物资,还是兵力消耗,我们都消耗不够倭军那边,所以,我们不应执着于在海峡取胜。”
谭纶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地问道:“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行事?”
戚继光上前一步,指着地图说道:“大帅,我们不妨放弃在海峡的争夺,让出九州岛北路的防御,引诱倭人登陆九州作战。我军熟悉陆战,且在九州岛已有一定根基,在陆地上与倭军交战,我们能更好地发挥火器和骑兵的优势,逐步消耗倭军实力。”
其他将领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谭纶一拍桌子,站起身来,神色坚定地说:“好!就依戚将军之计。水师放弃海峡,九州岛北路故意放开防御,引倭人上岸。我们要在九州岛的陆战中,给倭军迎头痛击,让他们知道我大明军队的厉害。另外,水师退保朝鲜海峡,驻扎对马岛,保护后路为主。”
众将领齐声应道:“是!”
…………
很快,倭国水师就发觉了异常,找不到明国水师的踪迹,能让他们轻易靠上九州岛了。
这消息迅速在本州岛各大名间传开,于是,在京都的一间宽敞议事厅内,各大名齐聚一堂,商讨应对之策。
武田胜赖率先开口,他一心想要重振武田氏的威名,语气急切地说:“明军突然退缩,这是我们的机会。我武田军愿打头阵,登陆九州,定能将明军逐出倭国领土,为各位大名立下头功。”
上杉景胜不甘示弱,他生性争强好胜,立刻反驳道:“武田胜赖,你莫要抢先。我上杉军兵力强盛,作战勇猛,这收复九州的功劳理应由我上杉家来建。”
毛利辉元也冷哼一声,说道:“你们两家莫要争了。我毛利家在西国势力庞大,水师和陆军皆是精锐,这进攻九州岛的重任,非我毛利家莫属。”
德川家康皱着眉头,试图劝说道:“诸位,明军行事向来谨慎,此次突然让出海峡,恐怕有诈。我们切不可贸然行动,应先派小股部队试探。”
但武田胜赖却不屑一顾地说:“德川大人,你过于谨慎了。明军在海战中已连吃败仗,此时正是士气低落之时,我们若不趁势进攻,更待何时?”
上杉景胜也跟着附和:“没错,此时不战,更待何时?我们若错失良机,被他人抢得头功,日后在倭国还有何颜面?”
毛利辉元则抱臂而立,眼神中满是自信:“我毛利家的军队定能一马当先,诸位就等着看我如何大破明军吧。”
而作为联军统帅的织田信长却一言不发,甚至到最后,都没有阻止这些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