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对策(2/2)
毛利辉元也点头赞同:“秀吉此计甚妙,环环相扣,直击明军要害。只要我们各方面配合得当,定能扭转局势。”
织田信长脸上也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他看着丰臣秀吉,满意地说道:“秀吉,此计甚好。”
夸奖了之后,他看向其他人,问有没有补充的。
有丰臣秀吉开了口,带来了胜利的希望,其他人便也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
“我们等到雨季来临的时候进攻,明军的火器就发挥不出优势了!”
“没错,我们还可以趁黑夜进攻,明军的火器也发挥不出优势!”
“我们可以用火牛阵,事先冲散明军的阵型。”
“我们可以派忍者过去,把他们的主帅给杀了!”
“……”
这些主意中,有的不靠谱,有的也还行。
织田信长听着他们说话,不动声色,一直到所有人都说完了不再说时,他才做出决断。
第一,各大明的水师集结,以德川家康为主帅,九鬼嘉隆和村上武吉为副将,训练水师,主要是训练各大名的水师协同能力,然后择日出征对马岛。
第二,派出忍者,潜入九州岛进行破坏,策反和刺探军情。
第三,各大名的火器,都集结起来使用,以此对抗明军的火器。
第四,各大名的骑军,也要集结起来,以便于对付明国军队中的蒙古骑兵。
第五,水师切断明军后勤补给之后,陆军大概也整训地差不多,到时候一起分兵多路,进攻九州岛的明军。
………………
他们却不知道,九州岛的明军这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大明远征军这边,连续两次大捷,战后统计,倭军的尸体一共有八千多具,伤兵三千多人(重伤的倭兵,都成了尸体了),俘虏一万两千来人,沉重地打击了来犯倭军。
自身这边,明军这边战死三百多人,受伤一千三百来人,蒙古骑兵,战死四百来人,受伤三百多人。
不管如何,这绝对算是一场大胜了。
明军将士们,都是非常振奋,士气高昂。
但是,明军主帅这边,谭纶却并不怎么高兴。
大明远征军,是经不起消耗的。而国内那边,一直没有动静,这让他有些不安。
或许是路程太远,而不是什么别的政治因素。
粮草物资之类,倒也还行,从朝鲜和琉球补充了一部分,甚至连军需物资也是,目前还能对付的。
希望国内不要出什么幺蛾子!
戚继光是了解他的,便安慰他道:“如今朝堂内是内阁在做事,不管是高大人还是张大人,皆是有大志向的,如此重大的征倭大事,断然不可能中途变卦。”
“再说了,京师不是还有衍神公么,他对朝局的影响也非常大。有他在,我们无需担心后方!”
戚继光说到这里,看到谭纶点点头,便又补充说道:“不过末将以为,我们当下最为紧要的事情,还是在于水师。”
“如果水师不练出来,没法保证海路的安全,不要说我们进攻本州岛了,就连我们的后路,都可能会有危险。”
“要是末将所料不错的话,倭寇进攻九州岛吃了大亏,必然会改弦易辙,从水师这边想办法。”
谭纶听到他这话,当即点头,说道:“元敬言之有理,你且接着说!”
戚继光听了,便继续讲述他的看法道:“水师这边,我们的优势是火炮,是远程火器。而倭寇的优势是人多,跳船作战的话,我们禁不起消耗!”
“因此,我们水师训练的方向,该是如何在海战时机动,保持和倭国战船的距离,不让倭国战船靠近,用火炮打击倭国战船,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熟悉倭国海域的风向,水流等等,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证我们的战船不被倭国战船迫近。”
“如此要招募熟悉这些的倭人,水师中的水兵,也要多加练习控船……”
听着戚继光侃侃而谈,谭纶不时点头,过了好一会之后,等到戚继光说得差不多之后,谭纶才开口说道:“招募倭人之事,暂时还不可行。毕竟是两国之人,彼此还缺乏信任。”
“就如今而言,我们也只是在倭人中实施保甲法,连坐制。等过段时间再看吧,如果什么地方的倭人表现良好,那我们再招募这些地方的倭人,便更有保障。”
“水师这个事情,还是要我们自己想想其他办法,看看能不能克服!”
戚继光听到这话,想想觉得也有道理,毕竟是两国之人,语言不通。
那没有倭人的帮助的话,水师这边,要想做到他所说的那些,就比较困难了。
谭纶和戚继光正在沉默想着这个事情时,忽然,就见俞大猷匆匆而入,带着一脸喜气对他们说道:“朝廷的援军到了,送来了大量军需物资,还有新式战船!”
听到这话,谭纶和戚继光都是非常振奋,几乎不约而同地问出同样的话:“新式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