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1937从上海到重庆 > 第295章 派遣苏联飞行员

第295章 派遣苏联飞行员(1/2)

目录

听到朱则的回答,瓦西里瞪大了眼睛,他万万没想到,朱则竟然只要1-2架!

不对,说是1到2架,其实也就是1架!

突如其来的变化,大大出乎了瓦西里的预期,这让他在心里不由得重新评估,自己是否该向他继续推荐dc-3的苏联版本Пc-84,也就是后来的里-2运输机。

苏联在拿到生产许可之后,现在正在改进,将其中一些零配件改成他们苏联的标准。更是将其中的部分零配件重新设计,以适应苏联国情。

一架dc-3从美国的采购价是大约1.5万美元,由于苏联的成本更加低廉,相信出厂价格会更低。

不过,他们苏联人的生产线毕竟还没有正式投产,要是仅仅为了朱则的一两架飞机订单就仓促投产的话,就有些不大划算了。

而且关键的是,瓦西里他现在也并不清楚,他们苏联工程师对Пc-84运输机的改进完成了没有。

对此,瓦西里想了想,说道:“朱先生,我想知道,在你的整个采购计划中,一共需要多少架飞机?我需要你的计划,这样才能向莫斯科汇报,然后给你准确的报价和交付计划。”

对于瓦西里的问题,朱则想了想说道:“短时间内,我要1-2架,另外我希望可以在一个月之内交付。

至于以后,我会组个机队起来,应该会再买上10-20架吧。只不过,这个时间我没有把握,因为我现在连1个飞行员都没有,我还得去找飞行员。”

朱则这时候已经想到了航空运输的问题,作为后世人,他当然知道空运的时效优势有多大,只是他一时之间,还想不到上哪去找合适的飞行员。

现在是战时,虽然中央航校培养的飞行员并不少,但是牺牲的速度非常快。空军自己都人员不足,又怎么可能放任学生们离开,转而去飞商业飞机。

更何况,这个年代能上航校学习的,哪个学生的家里不是非富即贵?他们看得上自己出的那点工资?别开玩笑了!

对面的瓦西里听了朱则的话,心情就像是过山车,欣喜又头疼。

欣喜的是,朱则的订单数量并不少,就算立刻开工,也可以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利润。

头疼的是,对方要求一个月内交付第一架,这对他们来说,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

“该死的!一个月内交付第一架,这根本就办不到!飞机厂房都还没盖呢!怎么办?怎么办?朱则要的飞机,要是现在有现货就好了!

咦!对了,我记得在拿到美国人的生产许可之前,我们还进口了十几架cd-3,倒是可以先给他二手货。要是他嫌弃二手的不好,大不了多优惠一点就是,先把订单拿下再说!

顺便还可以向他推荐我们的飞行员,这样他运的是什么物资,我们可以一清二楚!”

想到这,瓦西里说道:“朱先生前期若是只要一两架,我们苏联正好有一些二手的,先生可以先用这两架适应一下。另外,我们苏联可以派遣你需要的飞行员,加入你的航空运输队。”

听到这,朱则的眼睛一亮,暗想:不愧是苏联老大哥,这对我们是真好!不仅卖飞机,还派飞行员!虽然是二手货,但是我这两大问题,一下子全都解决了!咦,为什么是二手货?

他有些疑惑地对着瓦西里问道:“二手货?为什么不是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