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再见了,赵宋 > 第161章 战略打击力量

第161章 战略打击力量(2/2)

目录

内燃机的研制,以实用为目的,最基本的型号是十五千瓦的单缸民用型,其参考对象是后世七十年代的农用手扶拖拉机。

另一个型号,则是一百千瓦的四缸发动机,能够做到军民两用,是规划中的汽车动力。

最高级的一款,则是参考了路虎汽车和GLE的发动机,设计功率达到一百八十千瓦的六缸V型内燃机。

考虑到只能从外部获取少量的火油来炼制汽油和柴油,油品也不过关,这些内燃机都是基于高纯度的酒精燃料研发,因而几款原型机显得有些粗笨,也无法获得更大的动力。

但近两百千瓦的功率已基本够用,陆少峰要做的,是基于这一款发动机的应用来规划产品线。

林州的局面很快稳定下来,各方面的政务也开始走上正轨,陆少峰暂时将政务放在一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组织人员攻关。

九月底的时候,几款发动机都经过了测试、验收。

令他有些遗憾的是,发动机不能采用电子点火的方式,需人为地给发动机一个初始的动力才能开始运转。

有两款武器装备急需用上六缸发动机,一是坦克,二是飞机。

内燃机汽车本来已没有多大的技术障碍,但汽车所需的橡胶轮胎无法提供,所以只能延后。

就是飞机轮胎所用的材料,也是花了大价钱用本时空能获得的替代品暂时凑和,不但成本极高,而且磨损很快,用不了几次就得更换。

在陆少峰的电脑里,对这两款运载工具的模拟设计已做了很多遍。特别是坦克的设计,陆少峰还分别设计了重型和超轻型两个型号。

重型坦克用的是180千瓦的V6发动机,将来要全面取代蒸汽机坦克。虽然在功率上较三百千瓦的蒸汽机动力少了许多,但配合上新研制的变速箱后,各项指标都有大幅的提升。

这款重型坦克全员装载时的总重量超过十二吨,最大时速超过四十公里,装备新型的100毫米火炮。无论是通过性、持续机动还是火力,都要较旧款的蒸汽机坦克有质的提升。

重型坦克是为平原地区的大规模集团作战准备的,考虑到升级换代和现时的作战需求,这款坦克的生产数量不多,只装备一个坦克营。

镇永军的各型装备升级太快,半年或一年时间就要换装,可以说是很大的浪费。也没办法,研发到现在,武器装备已不可能跳跃式发展,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付出许多生命的代价。

陆少峰在大干快上的同时,借鉴后世的经验,先小批量装备,然后迅速的更新换代,直到技术已基本成熟后才大量制造。

只有超轻型坦克,陆少峰准备直接大量装备,一是这款坦克很适合山地作战,二是因为重量轻,可以用飞艇运载实施远距离机动。

陆少峰还是很无耻地抄袭小本子的豆丁坦克,稍加改进后决定先装备一个坦克团。

这型坦克战斗全重不到四吨,长度只有3.9米,动力则是一百千瓦的四缸发动机,最快时速能达到五十公里以上。

这么小的坦克,配80口径的重炮不合适,为此还特意开发出一款60口径小炮,加上一挺重机枪为辅助,火力基本够用。

这个性能参数已较小本子的豆丁坦克强上了不少,赵志伟最初很看不上这款小坦克,认为就是一个倒退。

但陆少峰给出了一个让他无法反驳的理由,就是能用飞艇运载进行空降。

李子强也意识到这个优点,现在的坦克机动一百多公里已是极限。用大型的飞艇运送豆丁坦克,能在近千公里内快速部署,有利于在更大的战场上发挥作用。

有了内燃机,飞艇的航程能大幅提升,安全性也更高。

新型的大型飞艇正在试制,载重量将达六吨左右,最高时速达三十公里以上。

最为重要的是,飞艇的续航力超过一千五百公里,李子强将之作为战略打击力量,计划在军中装备三十架以上。

三十架飞艇全部出动,一次能投送一个齐装满员的特战营加十五辆豆丁坦克,或是携带一百吨以上的航空炸弹实施凌空轰炸。

在三兄弟的保险柜里,都保存着一份最高密级的作战计划,被陆少峰称之为“清零计划”。计划实施的时间段是960年左右,是针对赵氏兄弟的阻击。

以镇永军目前的征战速度和陆少峰的海洋攻略,三年多后的公元960年,镇永军还不能将势力扩展到现在大周的地盘。

在陈桥兵变时,就得依靠一支奇兵在敌人的腹地作战,用飞艇运送坦克抵达目标区域,便是最好、最可靠的手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