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大梦初醒时6(2/2)
夫妻两人挑了个自以为绝佳的时机投入所有积蓄,再借遍所有可以借的人,虽然依旧不能独立买下一条船,但却终于弄到了一条渔船的两年使用权。按着赵父的计划,先是租两年,然后再三年,再五年。最多五年,只要一切顺利,他们就能赚到买下一条渔船的钱,以后他就能再不用看着别人的脸色讨生活,而是可以有自己房子,有自己的家,还能成为那个可以给别人发工资,指挥别人干活的老板。
夫妻两人把一切未来的美好希望都寄托在那趟渔船上,首次出海前曾找村里的神婆算过时间与方向,神婆指明这趟出海,也说他们一定会有大丰收。他们信心满满,招船工,购物资,做足准备,但却没料到才出海没多久,便看到晴天转阴,很快开始狂风暴雨几天不消停。
为了保命,渔船不得返航,仓皇地从海上撤回。付出去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在他们因畏惧死亡而决定妥协放弃时都化为乌有。赵父从码头回来时一路骂骂咧咧,报怨着上天不公,神明不佑,发誓要在回到村子后去一把火烧了神婆的家以泄愤。
就是在回家的路上,无人的码头防雨布下,他们看到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婴儿用一件旧衣包裹着,衣服中留了一些钱和一张潦草手写的留言纸。
陈慧心因身体原因不能生育,那个孩子对他们夫妻而言来得异常珍贵,就像是上天的一种弥补。后来她才想明白,也许神婆没有算错,那趟出海真的会带给他们大丰收,只是那种丰收不是捞上多少鱼,而是一个孩子。
襁褓里的钱烘干了还能再用,但写信的纸已经泡烂看不清上面写过什么,因为依稀能看到一个“城”字,于是后来他们就给这个孩子取名叫赵城。
陈慧心与丈夫欣然收养赵清城,只是养育一个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片刻小事,是经久的磨砺与一遍遍付出,特别是幼年时的赵清城体弱多病,吃不下,睡不好,夫妻两人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有了他之后过得更为艰辛。
在倾尽一切的努力失败后,他们夫妻依旧只能在别人的渔船上讨生活,居无定所,只是又多带了个孩子延续这样的生活,
渐渐的,赵父开始后悔起收养的决定,看着赵清城和自己丝毫不像的面目,他的后悔与满日益增多。加上瘦弱多病的赵清城在需要靠力气干活儿的渔船上显得百无一用时,他更觉得这个儿子没有用处,打骂责备随口就来。
赵父经常在喝酒后骂着赵清城害了他,总说着如果不是因为捡了他,或许那一趟出海真的会有大丰收,他会捕很多鱼,很稀罕的高价鱼,赚很多钱,他就能有自己的船。渐渐的随着时间推移,他幻想因为赵清城导致他失去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不仅是渔船,还有大房子、豪车、甚至是一个渔业公司,成为当地首富的机会等等。
爱能靠朝夕累积,恨也一样。赵父对赵清城的怨恨讨厌日积月累,在有限船上空间,赵清城逃不掉、躲不开,直到在某次出海时遇上大风暴。甲板上的帆卡住了收不起来,赵父做为最有经验的人上去处理绳索,结果因船身失衡而跌落进海里。
赵父死后,靠着渔业公司的补偿款,陈慧心带着赵清城到镇上买下一处房子安家,赵清城才开始上学,有了在陆地上安稳的生活。
“她是怎么回事。”文雅在铁皮盒子里看到了同样的三人照片,拿出来放到桌上。
“那是程铃,一个大老板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