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贷款武圣 > 第177章 突破通窍三境,博州行军道大总管 岚

第177章 突破通窍三境,博州行军道大总管 岚(2/2)

目录

郑均点了点头,将这丹药收了回来:“商掌柜应该知道怎么办吧”

商睿诚恋恋不舍的望着郑均收回去的丹药,贪婪的吸纳着残留的丹香,但听到了郑均的话语之后,商睿诚还是第一时间行礼道:“请大人放心,此间之事,不传六耳。”

“那便好。”

郑均微微颔首点头,挥了挥手,商睿诚便立马心领神会,告辞离开。

而在商睿诚离开之后,一旁的卢承弼则是恭敬道:“主公,这些时日,舍妹对您多有眷恋,因此自长阳郡赶来,如今正在城中,您看……”

卢承弼想的很清楚。

蔡夫人尚未诞下子嗣,若是自家的清仪妹妹能抢先一步诞下长子,那么他们自然会比蔡氏更有利一些。

长子的身份,在这个时代代表着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就算未来不成器也无妨,起码占据了一个子嗣舅家的身份,能更加密切的关联在一起。

“你们啊,有些太着急了些。”

郑均轻笑一声,接着便道:“这几日便算了,我着急闭关。”

郑均决定了。

他要闭关修行,吞服这枚‘九转化龙丹’。

这枚‘九转化龙丹’虽然乃是通窍武者突破元丹时所用的丹药,但平常服用,自无不可。

原理左右不过是蕴含大量灵气,辅助运转修行。

因此,只能说直接吞服有些浪费那一刹那的磅礴真元,并不能说没有作用。

但现在郑均,就是需要快速突破。

至于自己通窍巅峰之后该怎么样,就等通窍巅峰再说!

顾不好眼前的一幕,哪儿还有什么通窍巅峰的机会。

再加上那枚狐妖内丹。

突破通窍三境也是绰绰有余,甚至可以一鼓作气推到通窍三境巅峰的地步。

一念至此,郑均立马心里便有了主意。

而卢承弼闻言,内心也是陡然一颤。

又要突破

不过很快,卢承弼便想清楚自家主公是想要利用这‘九转化龙丹’来突破境界。

这……

这也太过于浪费了吧

一念至此,卢承弼便是心疼不已,喉间迸出金石相击般的颤音:“主公三思!突破之事不急于一时,此丹乃聚天地灵韵的玄魄元胚,若待通窍圆满时炼化,或可一举破境元丹!主公如今服用,乃是如同以龙泉烹雀,暴殄天物啊!”

“无妨。”

郑均拂袖轻笑,眸中金纹流转如星河倒悬,周身真元鼓荡间,声若龙吟自九天垂落:“此丹既入我手,便是天意。待我登临通窍绝巅,天下灵药当如繁星入彀!”

“况且,以我之天赋,破境何须草木助力”

说罢,郑均又一挥手来,整个院落之中,登时出现了四具妖躯残骸。

六翼黑蟒、玄甲巨鳄、六尾白狐、羽化白鹤。

这四具妖尸,便是郑均这些日子来斩杀的四头通窍大妖。

倒是不知觉间,已经斩杀了四头。

“持我腰牌,将这些送往博州梁宗师的淬星台,烦请其为我锻造一把刀来,一切费用皆可自取。”

郑均道:“告诉梁宗师,我要一柄能杀尽岚州诸通窍的刀,能与元丹短暂抗衡的刀,而不是砍不了几次,便崩裂的刀。”

那您这个要求有点高了。

卢承弼在心中想着,不过还是拱手称是。

而郑均见此,倒是放下一切执念,准备专心谋划,突破通窍三境!

……

时间荏苒,转眼间便是一月有余。

岚州局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此刻竟然在同一时间默契的停下了征伐,进行互相对峙的局面。

这一个月来,竟然连小摩擦都没有,只不过不断有难民自镜渊郡逃窜罢了。

无人驱逐,郑均的掳人计划也没开始。

只是因为大战将起,百姓担忧自发逃难罢了。

而在博州康乐郡的官路之上,司礼监掌印太监高礼山,也即将抵达此地。

毕竟他们是从彭州新阳出发,一路绕行今、彭二州,甚至走了一段水路,才抵达了这博州城,前去宣读旨意。

他们这一行人并不多,仅有八人。

为首的,自然是他总管太监高礼山。

其余七人,有两人乃是‘天子赏赐’。

一个乃是韩庶人,也就是韩王之女,前清宁郡主李昭婉;一个是罪臣杨氏嫡女,杨潇。

剩下的五人,自然是司礼监的随行太监了,皆为外罡修为。

外罡武者,在一郡之地足以名震一方,在军中甚至可以统御千人。

而在司礼监,则只是皇帝身边的家奴,寻常宦官罢了。

此番出行,高礼山一方面是宣读旨意,另一方面则是考察实际战果。

永昌皇帝自然也不傻,他也很想清楚岚州真实情况如何。

不然等到了‘歼敌一亿,虎踞小岛’的地步,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不过来的路上,高礼山便拦到了郑均派出的八百里加急,提前洞悉了一下郑均的军报,看到了‘斩首三万’的消息之后,不由大为惊讶,对左右太监满意道:“这位郑君侯果然忠贞,竟没有谎报战功!”

而左右的太监见此,也是不由得拍马屁道:“世人皆言郑君侯溃敌二十万,而军报之中,独报三万,可见郑君侯忠贞可鉴,不愿欺瞒陛下啊!”

“郑君侯真乃忠臣也!”

“国家昏乱有忠臣,郑君侯便是天大的忠臣呀,此事必然要回禀陛下才是!”

“……”

左右的太监一同阿谀了起来,倒是让高礼山微微颔首。

如此甚妙。

不过,就当高礼山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却忽然见得身后的马车之中,传来一道清冷的冷哼声。

他知晓,这哼声乃是韩王女清宁郡主所发。

不过,高礼山也并不怎么在意。

叛王之女,如今被赏赐给郑君侯这样少年英豪当妾室,你就偷着乐去吧。

若是神武皇帝还在,韩藩一脉,恐怕要赶尽杀绝,统统处死,就算是鸡蛋也要摇散黄、蚯蚓也得劈两半。

也就当今天子仁厚,念及侄女之情,没处死这清宁郡主。

高礼山摇了摇头,正打算说些什么的时候,忽然神情一凝,转首望向了不远处的方向,登时大骇:“什么!”

其余五个太监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高礼山为何如此。

其中一个颇为受宠的太监见此,不由低声问询道:“干爹,这是怎了”

“有人突破了!”

高礼山深吸一口气来,眼眸之中充满了艳羡与骇然:“这等气势,难不成有人突破元丹这附近有何等武者能够突破元丹只有……只有房翼老贼了!”

“房翼老贼在此处突破元丹莫不成,康乐已经被打下来了”

想到这里,高礼山已经吓得有些浑身发汗了。

若是房翼在这附近突破,那么证明房家的兵马已经到了博州,自己这个通窍武者在面对元丹,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就算,对方乃是新晋的元丹!

一念至此,高礼山险些就一飞冲天,夺命而逃。

但很快,他便发现,好像有些不同。

因为这气息不对。

根据镇抚司记载,那房翼老贼修的是‘星穹炽灵法’,乃是火属真元,突破异象,当以红色为主。

但远处青辉贯空,云霭翻涌如海,赫然是一片长青之色。

并非房翼!

而且这气息相比于元丹武圣,又有些薄弱了。

似乎,只是声势浩大。

正当高礼山思绪之时,其余几个太监也见到了天地异象。

却只见得天际青芒大盛,如蛟龙腾云,青金化雾笼罩四野,康乐郡城方向,青色光柱直冲云霄,威压如潮。

“干……干爹,这威压怎比去年靖南侯突破时还骇人难不成是……元丹……”

年轻太监牙齿打颤,惊骇无比。

而高礼山袖中手掌已捏碎玉扳指,他在神武朝见过多少天骄破境,却从未有这般吞天食地的气象。

青芒中隐现的龙形虚影,竟让他这通窍二境的真元都凝滞三分。

而郡守府闭关室内,郑均周身浮起玄窍光轮,狐妖内丹化作赤霞没入丹田,九转化龙丹却在喉间悬而不落。

就在此时,郑均猛然睁眼,眸中金纹暴涨:“就在今日!”

霎那间,本该用于突破元丹的磅礴药力,此刻正被碎玉真元层层剥解,化作三百六十道青金锁链刺入周身大穴。

“耳窍开,突破就在今朝!”

“……”

“轰隆隆!”

就在郑均突破之时,康乐郡的地面突然剧烈震颤,郡城上空的护城大阵竟忽得被激发了起来,明灭不定。

监军冯贺,本在负责鲜卑骑兵的运转,忽遭此等异象,瞬间骇了一跳,连忙抓着城墙垛口,目瞪口呆地看着四周,却只见城外官道之中,原本光秃秃的草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甚至有不少居于城中的士卒惊觉身上陈年暗伤渐渐舒展,似乎有所治愈!

这一幕,着实让冯贺目瞪口呆。

他自然知晓郑将军正在闭关,见到了这等天地异象,也不容他多想!

“通窍的突破,竟有如此异象莫不成,天命在郑!”

而城外五十里的高礼山此刻已经被这天地异象给惊呆了,他大脑飞速旋转,忽然之间,眼底泛起精光,低声道:“速往康乐郡!”

他已经想到了。

在这附近,青金真元。

符合条件的只有一人。

便是他此番前来册封的对象,博州行军道大总管、平岚州叛乱大都督、定秦侯郑均!

而马车之中,那清宁郡主也忍不住探出脑袋,死死盯着异象中心,这位前郡主苍白的唇间竟溢出血丝,显然是太过震撼,以至于咬破舌尖,强压心中震颤。

不过,就在高礼山催动真元欲纵马疾驰之际,西北天际忽有青金交织的遁光撕裂云层。

那流光似裹挟着万千星光,所过之处草木无风自偃,竟在官道上犁出三丈宽的玉质沟壑!

老太监袖中紫金蟒纹嗡嗡震颤,他猛然勒住缰绳,望向前方,赫然便见到了一袭甲胄的年轻战将悬浮于天空之中,居高临下,漠视自己。

“你乃何人,缘何来此”

这年轻悍将周身真元鼓荡间,声若龙吟自九天垂落,眸中金纹流转如星河倒悬!

正是郑均!

而郑均的威势震荡,令高礼山这通窍强者亦为之胆寒!

高礼山当即深吸一口气来,从衣袖之中掏出了一张明灿灿的圣旨,低声道:“郑将军,老奴高礼山,奉陛下之令,前来宣读旨意的。”

“原来是高公公。”

郑均闻言,虽然感觉有些意外,但瞧了几眼,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来。

身份符合、实力符合、圣旨符合、情报符合。

见郑均信了自己的身份之后,高礼山当即尖声道:“郑均接旨!”

郑均闻言,当即落下,站在官路之上,拱手行礼:“请恕末将甲胄在身,未能施全礼。”

若是寻常时刻,高礼山必然皱眉呵斥。

什么狗屁甲胄

不说通窍武者,就算是外罡都不会用这等拙劣的手段。

但高礼山还沉浸在方才郑均突破的震撼之中,也没有张口,而是宣读旨意了起来:“朕闻褒德旌功……”

“今特晋卿为博州行军道大总管,总制九郡军务,赐双旌双节;兼领平岚州叛乱大都督,准开府建牙。封定秦侯,食邑千户,世袭罔替。赐女婢二人、金万两、良驹一匹,望卿克绍忠勤,早清叛乱。其勉旃哉,无负朕心!”

博州行军道大总管,总制九郡军务

平岚州叛乱大都督,准开府建牙

封定秦侯,食邑千户,世袭罔替

听到了这三个职务之后,郑均不由一怔。

第一道,乃是军职,至此之后,博州所有兵马,名义上皆要听从自己号令。

第二道,你是临时职责,准许自己自行招募兵马、将领,安置岚州一切军职。

第三道,则是爵位,世袭罔替所用。

爵名‘定秦’,皇帝显然是希望自己,为他平定秦王啊!

只不过……

‘秦王是元丹武圣,我怎么平他他不来平我就谢天谢地了。’

郑均在心中微微吐槽一句,但表面上还是感激涕零,大声喊道:“臣接旨,吾皇万岁!”

至于后面那什么黄金、女婢、良驹,郑均都没当回事儿。

根本就没有前三者重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