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理疗服务(1/2)
自从在县城买了新房,余良的心情大好,在勤奋学习之余,与老干部们的接触也多了起来。
在与老干部们相处的过程中,余良发现了老干部科的第一个先天优势——丰富的经验。这些老干部们在煤矿工作了大半辈子,从煤矿的建设初期到如今的发展阶段,他们都亲身经历过。
余良在与原采煤区的老区长赵文军交流时,了解到许多关于煤矿开采技术演变的故事。
赵文军回忆了早年煤矿开采时的艰辛,从最初的人工挖掘到后来简单机械的使用,再到如今相对先进的采煤设备,每一步发展都饱含着煤矿人的心血。
赵文军还详细讲述了在不同地质条件下,采煤工艺的调整和应对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是任何书本上都学不到的。
“小余啊,煤矿开采可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每一层地质结构都有它的特点,开采的时候得小心谨慎。”赵文军语重心长地对余良说道。
余良听后,深受启发。他意识到,自己从书本上学到的管理知识虽然先进,但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而老干部们的这些经验,正是他所欠缺的。
除了开采技术,在煤矿的安全管理方面,余良也从老干部们那里学到了很多。
原安全科科长李二喜,跟余良分享了许多处理安全事故的案例。从事故的发生原因到应对措施,再到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李二喜都讲得十分详细。
这些真实的案例,让余良对煤矿安全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让他感觉受益匪浅。
随着时间的推移,余良又发现了老干部科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广泛的人脉关系。这些老干部在煤矿工作多年,与各个部门、各个层级的人都有着深厚的交情。
有一次,矿上安排老干部科组织一次煤矿历史展览活动,旨在让年轻职工更好地了解煤矿的发展历程。
但在筹备过程中,余良遇到了一个难题——缺乏展示所需的老照片和资料。
余良试着向几位老干部求助,没想到老干部们纷纷发挥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忙联系到了许多曾经在煤矿工作过的老职工。
这些老职工们听闻要举办这样的展览,积极响应,纷纷翻箱倒柜,找出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和资料,为展览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这次活动,余良深刻体会到了老干部们人脉关系的强大。
在煤矿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中,良好的人脉关系对于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老干部们就像是一条条纽带,将各个部门、各个时期的煤矿人联系在一起。
余良意识到,自己可以借助老干部们的人脉,更好地了解煤矿的整体情况,协调各方资源,为今后可能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干部科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也成为了余良眼中的一大优势。相较于之前在考核办时的忙碌与紧张,在这里,余良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苏然利用这些时间,深入学习各类知识,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张叔和老干部们请教,或者去工会的图书馆查阅更详细的资料。
在学习过程中,余良还结合老干部们分享的实际经验,对煤矿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
他发现,传统的煤矿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着层级过多、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在激励机制上,过于注重物质奖励,而忽视了员工的精神需求。
余良将自己的思考整理成笔记,不断完善,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将这些想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此外,宽松的环境也让余良有更多时间去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他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困境,而是开始从更长远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未来。
他意识到,自己在老干部科所积累的经验、人脉和知识,都将成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他决定,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己未来的发展积聚力量。
随着对老干部科先天优势的深入挖掘,余良逐渐改变了对这个科室的看法。他不再觉得自己是被“发配”到了一个边缘部门,而是来到了一个充满宝藏的地方。
他深刻认识到,人生的每一次转折都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机遇。老干部科看似是他职业生涯的低谷,实则是一个充满先天优势的“加油站”。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即使在看似不利的环境中,也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工作基础上,余良还根据老干部科的特点,在张叔的支持下,组织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
为搞好安全生产,他组织举办了“老干部经验分享会”,邀请老干部们为年轻职工讲述煤矿的发展故事和工作经验,不仅增进了新老职工之间的交流,也让年轻职工对煤矿有了更深厚的感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