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野夫提刀录 > 第220章 纸条

第220章 纸条(1/2)

目录

第220章纸条

此时是夕阳西下,正是晚餐时分。

暮色浸染西天,在直道之上的整片云海,都在蒸腾霞色。

飞舟掠过之处,航迹将晚霞裁成两半,云浪在船舷两侧翻卷成,有一些妖玄鸟追着船尾的光点啄食。

飞舟飞行的时候,会喷出很多不同的‘气’,对飞舟来说,这是废气,是燃料烧尽之后喷出来的垃圾,船尾拖曳的航迹里全都是这些。

只是对很多能够跟上飞舟的妖物来说,这种喷出来的废气,实际上是高浓度的灵气,对他们的修行很有好处。

所以,可以看见这些玄鸟翅尖扫过之处,云絮便开出转瞬即逝的冰晶昙,那是灵气结晶现象,他们啄食这些,修行速度会比普通的妖物快不少。

而在飞舟的内部,昂贵的付费餐厅里面,高见愣住了,表情有些愕然,同时他感觉自己背后有点冷汗。

鱼肚子有一张纸条。

说实话,这个场景让高见有点ptsd。

既视感太强了,有一种自己马上就会被卷入某种超级阴谋的感觉。

要是纸条上写着‘高见王’这仨字儿,高见说不定就要跳船逃跑了,按照这个世界的天命论,这绝对是有事情要发生了。

他小心翼翼的用筷子把鱼肚子里的纸拿出来,展开,看上面的字。

上面写着:“救命”。

呼。

高见长舒一口气。

原来是救命啊,那问题不大。

“什么什么这上面写了什么是不是高见王啊”这时候,丹砂突然从桌子的对面出现在了高见的背后。

高见吓一跳,一把将她搂住,拉了过来,揽到怀中,聚音成线:“小声点!别被人发现了,说不定要死人的!”

这很明显是求救的内容,要是被人发现了这张纸条,写这张纸条的人怕是就要出事了。

不管怎么说,高见肯定是不愿意这种事情发生的,虽然不是高见王,但遇到这种事,肯定是要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而丹砂则看向了那张纸条:“我看看写的什么嗤……没意思,求救的,为什么会找你”

“大概不是找我,而是随便发的,就是在试试赌运气,恩……不过这人运气挺好的,恰好传到我这里来了。”

“那你要去管这个闲事吗不对,你要管这个闲事也没办法吧就一张纸条,什么线索都没有,你要怎么才能找到”丹砂有些好奇。

只是一张纸条而已,要怎么才能找到背后的人

“线索线索不是到处都是吗”高见笑了笑,然后一拍桌子!

他猛的拍响桌子,高声喊道:“我超!这条鱼也太好吃了!是谁做的厨师呢让他过来,小爷大大的有赏!”

高见动作和语气都特别浮夸,看的丹砂一愣,然后像是被戳到了笑点一样,捂着肚子咯咯直笑。

对丹砂来说,这也太好笑了。

高见平时是那种淡定的像是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的人,虽然丹砂知道,他在关键时刻会变得特别勇猛,但也是那种沉默的冲锋,并不会大张旗鼓。

从她之前在神关里的观察来看,高见本人属于不怎么动口,喜欢行动更甚于说话的类型。

现在突然用这种浮夸的语气,这反差让丹砂一时之间笑的喘不过气来。

高见看着她的笑声,满脸嫌弃,然后把她拽了起来,用手把她的嘴巴捂住:“别笑了!”

“等等,因为……真的很好笑嘛!好了,我不笑了,看你的。”丹砂自己捂住嘴,但眼神里还充斥着笑意,盯着高见表演。

而另一边,在高见拍桌子要求厨师上台来的时候,旁边就有侍女上来了:“大人,是要传唤厨子吗”

“是,这道鱼,我很喜欢,让他来介绍介绍这是什么菜。”高见说道。

侍女点头,看了一眼盘子,然后就跟着去了。

不一会,就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看来有修为在身,而且不低,居然到了三境。

但是看他的修为相当虚浮,应该并非是什么正经修行者,而是通过某些比较奇特的手段晋升上来的,这也符合他的厨师的身份。

当然,厨师也不是没有正经传承,但毕竟作为一个比较‘低级’的职业,正经优秀的传承比较少。

在神朝就是这样,哪怕知识的传播成本很低,但垄断知识的收益却极高,所以变向的拉高了传播知识的成本。

“就是你做的这条鱼是吧真好吃啊,赏,不过,可以和我说说这鱼吗”高见指了指这条鱼。

说着话,高见给丹砂使了个眼色。

丹砂撇撇嘴,翻了翻兜里,拿出一枚东海蜃珠,放在了桌子上面。

真是……这种时候还要自己掏钱。

虽然也不多就是了,对丹砂或者高见现在的身价来说,这一枚珠子算是小事。

这一枚蜃珠,估计得有百金左右,可以说得上价值不菲了,用来在这种地方赏赐

“谢大人厚爱,我这条鱼,当然也是有讲究的。”

“常言道,鱼之美者,有洞庭之鲋,东海之鲕,醴水之鱼。”

“在下这条鱼,就是取东海之鲕,然后清蒸,再取阳朴之姜,招摇之桂,越骆之菌,鳖鲔之醢,大夏之盐,合做浇汁,虽然技法不显,但胜在食材优秀。”

高见则笑着否认道:“如果只是食材优秀,怕是做不到这种味道吧我听闻烹饪一卖,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皆为水火之功,清蒸虽然不显技法,但功力暗藏其中啊。”

那中年人听闻此话,立刻面露欣喜,然后躬身下拜,激动的说道:“丈夫处世,难遇知己,大人见辟,恨无以报德,只得罄竭心力,大人在船上这几日,恳请让我每日送上饮食,不取分毫!”

显然,高见这些话说到他心里了,抽添火候之功,可是一门学问,火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火以桑柴为妙,火候之妙,有毫厘千里之差,若非细细钻研厨艺的人,否则断然不知道味道能差的这么大。

常言道,世间之物无不堪吃,只是唯在火候,善均五味,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火候多一则色不光,少一则肉不成,本色杂现,变化微妙难寻。

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譬如这道鱼,起早则变黑,起迟则活肉变死。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烧,则无油而味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