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天平大将不自安(1/2)
孔端起快马加鞭回到东平府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九月一日了。
北地的秋收此时已经大约结束了,沿途光秃秃的农田中只剩下些许衣衫褴褛的身影,不知道是在捕捉田鼠还是想要找一些掉落的谷穗来充饥。
他们看到官道上的奔马之后,不由得俱是伏低身子,趴在地上,希望来往的贵人不要注意到自己。
孔端起懒得搭理这些黔首,直接来到了节度府。
耿京此时正在与麾下将领召开军议,准备接下来对于金国的一系列军事行动,辛弃疾等人赫然在列,只不过相比于在靖难大军时的踊跃发言,这三人俱是沉默许多。
“节度!大喜!”孔端起大声嚷嚷着,随后就直接在一众将领侧目中来到了耿京面前:“我已经与大宋相公谈妥了,只要我军出兵攻打金国,大宋就能出兵徐州,替我军牵扯金贼!”
耿京同样欣喜异常,大笑着对周围将领说道:“有大宋相助,我军出兵必胜!”
群情瞬间鼓噪。
然而在一片欢呼声中,辛弃疾却皱眉来问:“孔先生,可有确切的文书?”
孔端起笑容一窒,随后对辛弃疾说道:“只是个口头约定罢了,叶相公也是需要请旨的,不过他已经做了保证,只要旨意一下达,就立即会派来使节送来文书。怎么,莫非辛五郎觉得是我在撒谎不成?”
仿佛感受到两人之间的僵硬气氛,原本轰然的笑声迅速小了下去,最后只剩下了几人的干笑。
而辛弃疾却是惊愕出言:“谁?叶相公?叶义问叶相公?!”
孔端起重重点头:“正是!”
这下子不只是辛弃疾,贾瑞与李铁枪也不淡定了,同时惊愕起来。
辛弃疾再次询问,脸上浮现出一丝焦急:“只是叶相公,没有虞相公?”
孔端起见到三名大将的行状,心中莫名忐忑,却还是强自严肃说道:“只是叶相公。”
辛弃疾立即转身,不再搭理孔端起,对耿京拱手说道:“节度,此事做不得真的。不是说孔先生诓骗节度,而是因为叶义问叶相公乃是个太平相公,根本无力催动军国重事。将生死寄托与他,是会出大事的!”
孔端起则是怒目以对:“辛五郎说的这话好没有道理,我观叶相公精明强干,身负两淮重任,乃是真正的宋国大相公,如何能如此小觑?辛五郎莫非觉得自己在宋国待过些时日,就能用一双眼睛看破所有人不成?”
辛弃疾心中只觉得一阵腻歪,还是耐着性子对孔端起解释道:“叶相公是在宋国在两淮大溃败的时候,被推出来担责的枢密相公,他既不知兵,又没有党羽,宋国朝廷将其当作替罪羊的!”
孔端起猛地一拍手:“着啊!宋国在两淮大败之余,却又最终能胜,岂不是说明这叶相公乃是临危不乱的大将之材吗?”
听到这里,哪怕是贾瑞都无法再忍耐:“狗屁大将之才,宋国之所以能取胜,不还是刘大郎带着靖难大军堵住了完颜亮的后路吗?还不是因为在巢县打了一场血战吗?
这劳什子叶相公在建康安坐,离着俺们十万八千里,如何就成了他的功劳?!虞相公好歹敢上战场,这厮……”
贾瑞还没有说完,就被李铁枪踩住了脚。
他立即住嘴,转头看去,却只见耿京的脸色已经黢黑如炭。
耿京以往还不觉得有什么,但最近一些时日,听到有人夸赞刘淮就觉得十分不是滋味,乃至于有些恼怒。
他自己也明白,这番心态有些不正常。
暗自分析了一通,耿京觉得自己是对刘淮又恨又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