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275章 战时内阁

第275章 战时内阁(1/2)

目录

“那……农民的权益又该由哪个议员来代表呢?”

沉默了一阵后,郭怀一突然开口问道。

他是去年才被股东会选为董事的,代表的是一些投资农业的股东的利益。

“当然是农业专家喽。”李国助云淡风轻地道。

郭怀一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对“专家”一词的理解有偏差。

其实“专家”一词古已有之,

常用来表示在某一技艺、学问领域非常专精、擅长的人,

侧重于强调某人在特定方面有精深的造诣,是行家。

这跟现代的意思其实也差不多了。

只是这个词在古代的出现频率相对较低,不是饱读诗书的儒生,一般人未必见过。

郭怀一眼中一亮,显然是有所明悟,但马上又皱起了眉头:

“可是每个城镇,专家的席位只有两个,农业专家未必能当选吧。”

李国助轻笑一声:

“我刚才只是举个例子而已,未必每座城的议员席位都是12个,”

“其中专家的席位也未必一定要是两个。”

“这些都要根据每个城镇的具体情况去定。”

“比如说雅兰城,咱们的机械厂、枪炮厂、造船厂、纺织厂、成衣厂等如今都在那里,”

“那么雅兰城的议员就至少应该给上述每个领域的专家留一个席位吧。”

“其实等咱们的城多了以后,每座城都应该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在生产上有所侧重。”

“比如咱们刚刚建成的新城,周边有大片低山丘陵,将来肯定是蚕场集中之地,”

“咱们超过七成的蚕场,将来都会在那座城所辖的乡村,”

“加上那座城还靠着一条水量不错的河,”

“将来咱们的纺织厂和成衣厂可能都会搬过去,”

“纺织专家和制衣专家自然也会跟着集中过去。”

“如此一来,那座城的专家议员席位就只需留给这两种专家。”

“由于纺织厂和成衣厂的迁离,雅兰城就只剩下机械厂、枪炮厂、造船厂。”

“那么雅兰城的专家议员席位就只需留给机械、枪炮、造船专家。”

“再比如南边豆满江北岸一带,将来咱们若能占领,并建了新城,”

“由于那一带地势低平,水草丰美,将来必是农场和畜牧业集中之地,”

“农业和畜牧业专家当然就会集中过去。”

“这样南边几座城的专家议员席位就只需留给农业和畜牧业的专家。”

“其实只要能形成这样的产业布局,将来规定每座城都只能有12个议员席位也没问题。”

“这我就放心了。”郭怀一咧嘴一笑。

“还有!”

李国助却猛地提高音量,紧接着道,

“因为土地狭小,我不打算把土地分给农户,让他们成为小农。”

“相反,我要成立几家农业公司,把有限的土地划分给它们,雇佣人来经营农场。”

“也就是说,南海边地以后将没有地主、小农、佃农之流,只有农业公司和农场雇工。”

郭怀一又皱起了眉头,显然没能理解李国助的意思,但却没有马上提问。

“那么咱们的国会应该如何组建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