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重拾旧手艺(1/2)
第206章重拾旧手艺
顾阳手持猎弓,带上备好的干粮,毅然迈出家门。石头望着顾阳远去的坚定背影,不禁叹了口气,随后转身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前往城里。他知道今天码头人手短缺,必须早点赶过去。毕竟阿力往后几天可能没有收入,自己得挣些钱,好买点吃食回来维持生计。
他们所在的村子,坐落在城池之外,若要进山,还需往南跋涉三十多公里。这一带村落众多,有的依傍大山,有的凭借肥沃良田,村民们在此安居乐业。村里住着不少猎户,有些已成家立业,家中有妻儿老小。平日里,除了猎户进山打猎,家人们便悉心照料农田。靠着打猎所得,一家人的生活倒也富足。而那些单身猎户,常年在山中栖息,在自认为安全的地方搭建木屋,或是寻一处山洞,略加整理后便作为居所。
顾阳的师傅便是如此。他生前一直住在一个连通地下河的山洞里,那山洞位于村子后方。老师傅离世后,原主常常前去祭拜,这在村里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山洞洞口仅有半人高,往里走一段,空间稍显宽敞,大约有十多平米。里面摆放着木床、木柜等生活用具。再往后,地面陡然凹陷下去一两米,布满碎石,碎石之中,便是一条水道,乃是地下河的一个分支缺口。
按理说,这样的山洞,对于猎户而言,堪称绝佳的栖息之所。只可惜,它距离山脚的小路尚有一段距离,存在一定危险性,否则,山脚的村民早就将其占据了。毕竟这里有地下水,取水方便。在野外生活,水是至关重要的资源,一般村民要么依靠河流,要么打井取水。然而,每逢大旱之年,有一个稳定的取水点便显得尤为珍贵。也正因如此,老师傅从不向外人透露山洞后面有地下水源的秘密。除了顾阳,恐怕再无第二人知晓此事。
顾阳很快便路过村子。村民们见他,早已习以为常。自老猎户去世后,顾阳每月都会前来祭拜。一位正在田中劳作的老农,瞧见顾阳背着猎弓,不禁开口问道:“阿力,今天又来看你师父啊?哟,还背着猎弓,打算上山打猎去?”
顾阳微笑着回应:“是啊,我掌握了师傅教我的技术,想去试试。要是行得通,以后我就搬到师傅那儿住了。”
老农感慨道:“唉,你这孩子重情重义,可惜了你师傅啊。”在众人眼中,顾阳的确是个孝顺的人,师傅都已去世半年,他依然每月坚持祭拜。
实则只有顾阳知晓,原主并非真的孝顺,不过是心有不甘罢了。原主一直渴望像老猎户那样进山打猎,所以每月都会来此练习打猎技巧,诸如攀爬、布置陷阱,以及利用山中植物配制药粉等等。顾阳今日这般说辞,也是为日后做打算。他知道老农定会将今日之事传扬出去,如此一来,村里的人便都会知道顾阳以后要住在山洞的事,无需过多解释。
等猎到足够的猎物,顾阳便打算让石头在村里租一间茅草屋。平日里,石头可以帮他处理猎物,无论是分割兽肉,还是晾晒兽皮,这些活计石头都不在话下。
虽说石头的父亲未曾教他打猎,但处理猎物的本事却传授了不少。只可惜,那些收购皮货的商人只收成品,否则,凭石头这门手艺,定能寻得一份轻松的活计。然而现实就是如此,皮货商不需要,猎户们又不会接纳石头这样的陌生人,一般都是由徒弟或家人帮忙处理猎物。
与老农告别后,顾阳迅速钻进大山,来到老猎户的山洞前。他搬开挡在洞口的木栅栏,见洞内还算干净,心中颇为满意。原主每月都会来此,将这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山洞中间较为宽敞的地方,摆放着木床、柜子、凳子和桌子,上面仅有些许灰尘。即便靠近后面的地下水,也听不到太大噪音,想必地下河水流平缓。
这条水道应是某条河流的支流,在地下流淌一段距离后,又在此处露出地面。不管怎样,这里环境还算不错,绝非杂乱不堪之地,不愧是老猎户精心寻觅的栖身之所。若不是距离山脚有些远,村民们恐怕早就发现这里。
顾阳取出一杆小旗子,插在洞穴上方,巧妙地隐藏在一块石头后面。这旗子看似普通,却能散发出微弱的迷幻效果,让人下意识地忽略或避开此处。如此一来,即便他不在,也不用担心山洞被人发现或闯入。这种小旗子在修真界,连法器都算不上,不过是炼器学徒的练手之物。
顾阳手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物件,功效各异。虽说这个世界没有可供修炼的能量,但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生命之气的特殊能量。只要有植被的世界,大多都有这种能量。它无法被利用和吸收,却可以被消耗。这旗子的原理便在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如同普通植被一般。
顾阳将山洞仔细收拾一番后,服下一粒丹药,盘坐在木床上开始打坐。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虽无法增强自身实力,却能加速丹药的消化。半天时间过去,他明显感觉身体强度提升了两三倍。好在他对丹药进行了改良,否则按照原来的配方,丹药效果过于猛烈,身体稍差之人服用后,甚至可能因补得太过而丢了性命。
顾阳估量着,自己如今这一身力气,起码有四百斤。他本就是干力气活的,再经强化,力气增大也属正常。在这个普通世界里,有这般力气,生活也能过得不错了,顾阳便不打算继续强化。他深知,若是力气过大,异于常人,说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他可不想离开后,原主又因自己的行为遭遇变故。
顾阳心念一动,手中出现一颗信仰之种,随手丢出,使其融入洞外的大树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