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温馨晨景与各自的心事(2/2)
大麦正一边写作一边观察着一只非常大的蜗牛。那蜗牛在草丛里缓慢地爬行着,大麦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它,似乎想从蜗牛身上找到写作的灵感。
这时,杨爷醒来后,走到胡小鱼身边说:“小鱼啊,我打算先回去看看父母了。”
胡小鱼听了,十分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说:“杨爷,怎么突然要回去了呢?你这创业的事儿才刚刚开始呢。”
杨爷叹了口气说:“我这几天心里一直惦记着父母,觉得还是得先回去看看他们。毕竟他们年纪也大了,我想多陪陪他们。”
胡小鱼点了点头说:“杨爷,你这想法也没错。父母确实是最重要的。”说完,胡小鱼主动帮杨爷提着行李,说:“我送你一程吧。”
大麦看到杨爷要走,也站起来和杨爷告别:“杨爷,路上小心啊,希望你和父母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杨爷感激地说:“谢谢大麦,谢谢你们。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胡小鱼把杨爷送到门口后就回到院子里,坐在院子的凳子上。他看着周围的一切,自言自语道:“杨爷这一回去也好,感觉他整个人都支棱起来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不像我,一直想写歌,却总是写不出来。”
大麦在一旁听到了,深有同感地说:“我也很惆怅啊,我这稿子也写不出来。感觉灵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怎么找都找不回来。”
胡小鱼无奈地笑了笑说:“看来咱们俩今天是同病相怜了,只能在这儿发呆了。”
大麦也跟着笑了起来说:“那就发会儿呆吧,说不定一会儿灵感就突然冒出来了呢。”梦想是远方闪烁的灯塔,我们朝着它奋力前行,然而现实却像一片变幻莫测的海洋,常常将我们的船只带离灯塔的方向。在小镇里,大麦梦想着在写作的世界里畅游,可如今却深陷瓶颈期,就像他的梦想之船搁浅在了现实的浅滩。娜娜看着大麦,就像看到梦想与现实之间那道巨大的鸿沟。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大麦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所有人都可能面临的关于梦想、坚持与妥协的深刻命题。她想要帮助大麦,就如同想要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可这座桥的搭建谈何容易,她在思索的同时,也陷入了对生活本质的深深探寻之中。
娜娜和谢晓彤在屋里准备吃晚餐,桌上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娜娜看了看旁边空着的座位,对谢晓彤说:“晓彤,要不咱们叫胡小鱼一起吃吧,这孩子整天不知道在忙啥,感觉都没好好吃饭。”谢晓彤点了点头,走到门口朝着胡小鱼的屋子喊道:“小鱼,小鱼,来一起吃饭啦。”过了一会儿,屋里传来胡小鱼的声音:“晓彤姐,我不吃了,你们吃吧。”谢晓彤无奈地走回来,对娜娜说:“这孩子,真不知道怎么想的,那咱们就自己吃吧。”
两人坐下来开始吃饭,谢晓彤吃着吃着,像是想起了什么,叹了口气说:“娜娜,你知道吗?我以前在酒店上班的时候啊,可受了不少委屈呢。有些客人的眼神就像冰刀一样,话也说得特别难听。可是我能怎么办呢?我就只能告诉自己,那些不好的话就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吧,不然啊,这心里得多难受。”娜娜放下筷子,同情地看着谢晓彤说:“晓彤,你可真不容易啊。那些人怎么能这样呢,你当时肯定很委屈吧。”谢晓彤苦笑了一下说:“哎,习惯就好了,毕竟什么人都有嘛。”
奶奶正坐在椅子上,对着赵建龙念叨着谢晓彤的事情。赵建龙正被工作忙得晕头转向,那些文件和资料就像小山一样堆在他面前。他有些不耐烦地抬起头对奶奶说:“奶奶,您就别说了,我现在忙得很呢。您看您在这儿说了半天,也没啥用啊。您就先回去吧,我这儿还有好多事儿要做呢。”奶奶却不依不饶地说:“我这还不是为了你们好,你看看晓彤那孩子……”赵建龙打断奶奶的话,站起身来把奶奶往门外送:“奶奶,我知道您是好意,可现在真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您快回去休息吧。”
就在这时,赵建龙的手机“叮咚”一声响了。他拿起来一看,是谢晓彤发来的消息:“建龙,快来吃米线啦,今天的米线可香了。”赵建龙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他一边往门外跑一边大声回应:“好嘞,我马上就来。”
不一会儿,赵建龙就气喘吁吁地跑到了谢晓彤和娜娜吃饭的地方。他一坐下,谢晓彤就对他说:“建龙,你有没有觉得胡小鱼最近有点不太对劲啊?感觉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也不知道是不是创作上遇到什么问题了。”赵建龙接过谢晓彤递过来的筷子,一边吃一边说:“你们还别说,我觉得可能和他的创作有关。我跟你们说啊,我爸知道小鱼是个歌手之后,那崇拜得不得了,就像个小粉丝似的。这事儿啊,倒是让小鱼又有了创作的动力。可是你们想啊,要写出让中年人满意的歌曲,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就像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找一条特定的小路一样,困难重重啊。”娜娜好奇地问:“为什么会这么难呢?中年人听歌不就图个好听,有感情吗?”赵建龙摇了摇头说:“娜娜,你这就不懂了。中年人经历的事情多,对歌曲的要求也复杂得多。他们既想要歌曲有深度,又要能引起他们的回忆,还要符合他们的审美,这可不容易满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