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穿越之长乐九霄 > 第235章 诗会风云起,宫闱危机生

第235章 诗会风云起,宫闱危机生(1/2)

目录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李长乐的闺房里,给屋内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李长乐悠悠转醒,一夜好眠让她的精神格外饱满,昨日的风波已然成为过去,可那些惊险与算计却还历历在目。她起身,由着丫鬟伺候着梳洗打扮,铜镜中映出她那张精致的面容,眼神里透着聪慧与坚定。

今日是乞巧节,皇宫内准备举办一场盛大的诗会,京城中的名门闺秀、达官贵人们都会受邀参加。李长乐对此满心期待,她喜爱诗词,也渴望在这样的场合中展现才情,更重要的是,她想在这繁华热闹里寻得片刻宁静,远离那些勾心斗角的纷争。

当李长乐来到皇宫的御花园时,诗会已经开始了。御花园中花团锦簇,彩绸飘扬,女眷们身着华服,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低声交谈,或欣赏着园中美景。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和墨香,一派祥和的景象。

娄宝珠眼尖,一眼就看到了李长乐,连忙招手示意她过来。李长乐款步走到娄宝珠身边,笑着和众人打招呼。众人的目光也纷纷落在她身上,其中不乏一些羡慕与赞叹的眼神。毕竟,李长乐之前所作的《爱莲说》,在京城中广为流传,大家都对她的才情钦佩不已。

“长乐姐姐,你可算来了。今日这诗会,大家都盼着你能再作出惊世之作呢。”娄宝珠拉着李长乐的手,满脸笑意地说道。

李长乐微微颔首,谦逊地说:“公主殿下谬赞了,不过是一时有感而发罢了。今日是乞巧节,大家才思泉涌,长乐定当好好学习。”

这时,一位身着淡粉色罗裙的女子走上前来,笑着说道:“李姑娘太谦虚了。那《爱莲说》写得清新脱俗,把莲的高洁品质描绘得淋漓尽致,我等可是望尘莫及啊。”

周围的女眷们纷纷点头附和,一时间,夸赞声此起彼伏。李长乐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十分平静,这些夸赞于她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她深知,在这深宅大院、皇宫宫廷之中,才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被名利所累。

诗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女眷们纷纷展示自己的诗作。有的描绘乞巧节的热闹场景,有的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每一首诗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与才思。

轮到李长乐时,她起身,仪态万方地走到台前。略微思索片刻,轻启朱唇:“七夕星河耀,牛郎织女遥。相思情不断,鹊桥架良宵。”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山间清泉,诗句从她口中缓缓流出,仿佛带着一种魔力,将众人带入了那个浪漫而又充满思念的七夕之夜。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好诗,好诗啊!李姑娘这首七夕诗,短短二十字,却将七夕的意境和牛郎织女的爱情描绘得如此动人,实在是妙!”一位年长的贵妇忍不住赞叹道。

皇后也满脸笑意,连连点头:“李姑娘果然才情出众,若是没有未婚夫婿,倒可以做本宫的儿媳妇儿。”

娄宝珠在一旁连忙说道:“母后,长乐姐姐早就有未婚夫了,而且还是南国的战神,南国太子殿下呢。”

皇后微微一怔,随即酸溜溜地哼了一声:“本宫的儿子也不差。”

李长乐见状,急忙打圆场:“皇后娘娘,楼兰太子殿下也是人中龙凤,能得娘娘喜爱,是莫大的荣幸。”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娄宝珠和安宁郡主心中暗自庆幸,这次诗会总算没有人捣乱了,可以好好享受这难得的时光。

然而,就在这时,两个宫里的太监匆匆忙忙地赶来了凤仪宫。他们神色慌张,见到皇后和娄宝珠,连忙跪地行礼。

“皇后娘娘,宝珠公主,皇上在养心殿里晕倒了,还请娘娘和公主速速去看一下。”为首的太监声音急促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