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第 119 章 祭拜沈松。(1/2)
林飘想了想:“大约快活着呢,也好久没见家里的爹娘了,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回来,爹娘肯定心肝似的爱着呢。”
一婶子忍不住笑:“那肯定是,这么久没见了,哪有不爱的道理,但还有一件事却是不好说,她们既然想往外走,家里的爹娘却还在这里,要是把这事说了,就不知道他们爹娘要怎么说了。”
林飘叹了一口气:“反正也总得说的,这也没什么办法,看他们能如何吧。”
离家发展这事本来对一些家庭中的父母来说就比较难答应下来,只能说先做好准备,实在不行再看有没有别的法子。
林飘和一婶子坐在院子里聊了一会,说起村子里的变化,其实也没什么变化,就是树变得更粗更茂盛了,当初还没谈婚论嫁的少年少女,现在有不少都已经在带孩子里,村子里跑来跑去的小孩看着也比较陌生,不像以前,他们出门随便提溜一个小孩,大概都知道是哪家的。
“也不知道秋叔走亲戚走得怎么样了,说是有好几家大伯姨妈什么的,都要拿着吃的和白糖去拜见一下,然后同他们说自己要去远处了。”
这就是乡村里最常见的人情世故了,哪怕是平时没什么关系往来的长辈,这个时候都要去送点东西告知一声,然后送上一点银钱意思意思,意为以后人不在你老身边了,但先给你点钱,就当我孝顺你了。
一婶子摇摇头:“你秋叔那边的亲戚可没什么好东西,主要是郑秋前些年太好欺负了,所以那些人自己混得不怎么样,但对上郑秋都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他那边肯定烦着呢,不过他现在长了点脾气,也不是那么好欺负了,大壮又是个理得清事情的,去应付一圈肯定没什么问题。”
林飘点点头,两人又在壶里添了点热水。
“这茶是不是有点淡了?再加一撮茶叶下去吧。”
林飘摇头:“这天都黑了,再加茶叶夜里就睡不着了,就这样喝着吧,有点味道就行,咱俩说话润润嘴皮而已。”
“也是。”
林飘这边正闲适的喝着茶,大沈家却是气氛凝重又躁动。
凝重于沈鸿突然中了举人,他年纪轻轻就有了这样的功名,这种压迫感直接压在了大沈家的年轻一代上,躁动则是因为,他们想攀这个高枝。
“怎么说都是咱们沈家的一号人物,没道理不走动着生疏了的道理。”大伯先说这个话,目光看向大伯娘,十分赞同她当初的决定,当初因为沈鸿中了秀才的事情,老一家媳妇就没少闹腾,但他这个媳妇知道事理,拿得住事,当时就决定要和沈鸿林飘好好来往,不得罪他们,就做一个不远不近的亲戚,今日他才说得出这样的话来,毕竟沈鸿之前遇着事,不管好事坏事,他们家都是上门送过东西的。
大伯一说这个话,一伯垮着一张脸不说话,他儿子之前因为没中童生的事挨了小沈家那几个学生的好一顿挤兑,好不容易中了一个童生,沈鸿又中了举人,沈波还没中秀才呢,沈鸿已经当举人了,叫他看着怎么不眼热,想想去巴结又觉得丢人,毕竟他们和小沈家一直是对着干的,彼此都没个好脸色,这时候上门,不就是等着被人踩吗?
一伯娘想来想去,她也恨小沈家,但见着沈鸿中了举人心里眼里都馋得紧,琢磨了一会道:“这亲戚之间就是要互相帮衬,走动走动也没什么,明日他们不是要去上坟吗?咱们可是一家的祖坟,人虽然没住在一起,坟却是在一片的,明日我们就在祖坟那里等着他,一起烧烧纸说说话。”
大伯娘吃惊的看了一伯娘一眼,每次提到林飘和沈鸿她都是恨得牙痒痒的,怎么一听见人家中举人了,突然通情达理了起来?
大伯娘知道她肯定有自己的盘算,但既然能好好说话,她也没必要挑什么事,便两声应好,说明日见着了要心平气和好好谈一谈,不要让着自家的亲戚反而远了。
林飘这边和一婶子歇下,他们打扫出两个屋子,因为才秋初,秋老虎还热得很,打扫干净铺上薄被就能睡了。
林飘一觉睡到天亮,早上起床一推开房门,就看见一婶子已经在院子里忙活早饭了。
两个连在一起的土灶,两个都锅盖缝冒着热气,一婶子见林飘起来了,便扭过头来叫他:“快来吃早饭,这会刚刚好。”
“婶子你做了什么,怎么两个灶都用上了?”一般吃早饭烧一个灶就够了,不是很,忙的时候根本用不上两个灶。
“我烧一锅热水备着,待会好杀鸡。”一婶子说着揭开锅盖,白气往外一涌,散去之后便能看见锅里正蒸着的南瓜和红薯。
“你也有段时间没吃过这一口了,我看着南瓜和红薯都不错,蒸出来肯定很甜。”一婶子道。
林飘去取帕子,一婶子却把他拦了下来:“我来端,小心手被热气烫着了。”
一婶子利索的把东西端出来往桌上一放,然后把他们带回来祭祖用的大块肉放进还烫着的锅里盖上。
“热一热肉,给祖宗们也吃口热的,要是饿了,咱们还能在山上把这个肉切来吃了。”
林飘对于这个打算举双手双脚赞成:“那我把油浸肉的罐子带上,里面的油用来沾一沾肉肯定好吃。”
一婶子点头:“那到时候片薄点,肯定有滋味,去山上就是要吃吃喝喝的,先人高兴,咱们也高兴。”
林飘点头,心想这不就是不正宗版本的李庄白肉吗,正不正宗不重要,反正好吃就行。
两人吃好了早饭,去将东西收拾了一通,附近邻里有不少来问他们上坟的事情的,话里话外都表示着可以陪着他们一起去,林飘都婉拒了。
昨天已经够累得慌了,今天要是还继续昨天的那个阵仗,林飘真的要受不了了,尤其是上坟这种事,旁边围着一大堆护送的乡亲算怎么一回事?难不成林飘还得在他们面前表演一出哭祖坟才算孝心圆满?
林飘这个时候谁都没搭理,和一婶子准备好就一起去山上上坟。
村子被起伏的山丘包围,但最高的山就是李守麦他们所在的那座山,海拔更高,物种更丰富,而另一面的一个大约只有那座山一半的山丘,胜在了风水好。
反正有道士说风水好,他们两家是邻居,两家的祖坟也比较近,在一个山头上中间大概也就十分钟的脚程距离,村子里的祖坟大部分都在这座山上。
她俩上了山,这还是林飘第一次来拜沈家的祖坟,之前他们过日子,也没人对他有这个要求,基本过年过节都是在家里烧些纸敬点香。
他其实有点回避心理,因为这里还埋着他的短命老公,但这次沈鸿中举,是怎么也回避不掉了。
两人走了一会,因为都是上坡路,还挺累人了,他们在外面已经走惯平路了,爬山的技能有点退化,一婶子喘着气指了指前面:“你看那边,就是你们家的祖坟,咱们过去吧,我先陪你把这边弄了。”
林飘点头,他俩提着篮子走上去,一路上还好些坟茔,这里一个那里一个,有的有墓碑,有的什么也什么。
一路上来围观他们的也有几个,但因为林飘没有太搭理他们,他们也不好太靠近,就远远的站着看他们找坟,林飘看他们没太靠近,也就没管什么了。
林飘走进去,就听见一婶子叫他:“到了。”
顺着一婶子的目光看过去,就看见了两个靠在一起的墓,一个姓沈,一个是沈氏。
一婶子道:“这就是你爹娘了。”
林飘一听这个称呼心里有些别扭,一婶子指了指不远处:“那边那个就是沈松了,咱们先在这边烧点纸吧。”
两人蹲下,把篮子里的祭品香烛都取了出来,用来放坟头的肉和粑粑也都放上,然后用火折子点燃纸钱和香烛,开始一把一把的烧着。
林飘对这一块比较陌生,就听见一婶子在旁边开始念叨:“沈大哥,沈大嫂,你们的好媳妇来看你们来了,你们点一点银钱,去买些吃的穿的,好好照顾好自己,平时闲着没什么事就到处玩玩,花就是了,你们小儿子中了举人,现在还没有回来你们不要怪罪,要保佑他继续顺顺利利的,越来越好,等他有空了,他肯定会亲自来给他们扫墓的。”
林飘蹲在旁边哪里敢吭声,见一婶子这一问一答的聊上了,更加弱小可怜又无助。
烧完了这两座坟,等纸钱烧干净了火熄灭,他俩又收起东西,提着小篮子继续走向沈松那边。
沈松的墓碑就是一个凿得比较光滑的薄石板,上面写着他的名字,侧方用小字刻着他的家庭关系,妻林飘,弟沈鸿。
两人蹲下,将之前的流程重复一遍,将所有东西摆齐全,点上香烛,该插上的插上,该烧的烧起来。
林飘半蹲在旁边不停的烧纸,看着墓碑上沈松的名字,想来想去,希望沈松你下辈子不要在最热的天气突然洗冷水澡了吧。
唉,多烧点纸钱给短命老公吧。
不知道是不是沈松听见了他心里说话的声音,好家伙,那烟不往别的地方跑,就往林飘的方向吹,他蹲在左边,风就往左边来了,他蹲在右边,没一会风又往右边来了。
一婶子招呼他:“来来,你来这里烧,这里不受风。”一婶子把位置让给他,终于好了起来,可以安生的烧纸了。
林飘看着墓碑,一边大把的烧纸一边学着一婶子说话,但由于业务还不熟练,林飘的声音非常小声的念叨着:“你要是有这个意愿的话,可以在你娶的意思,我肯定是支持你自由恋爱的,找个心仪的最好,钱不够花说一声,不管在哪里我都会烧给你的,保证大把大把的烧,给你弄成
一婶子听他都是在瞎念叨什么,不过好歹人家是和亡夫说上了几句话,一婶子没有打断他,只是站起身往四周看过去,给他望望风。
没一会一婶子赶紧弄了弄林飘:“别说了别说了,大沈家的过来了,你那些话可别叫人家听去了。”
林飘赶紧把自己的胡言乱语停了下来,抬头看过去,果然看见大沈家的人在靠近中,大伯大伯娘,一伯一伯娘,还有他俩家里的两个媳妇都跟在身边,两个媳妇手里提着篮子,看起来也是来祭拜的。
林飘和一婶子交换了一个眼神,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现在不是年不是节的,他们回来拜是因为有事,大沈家跑上来干什么?
大沈家在林飘疑惑的眼神中,先到沈鸿父母的两座坟上烧了纸,然后朝着他们这边走过来,远远的就带笑的叫他的名字:“林飘~”
林飘被叫得一激灵,知道自己又要受罪了,想想也是,沈鸿中了一个秀才他们都坐不住要赶紧上来做一番功夫,现在沈鸿中了举人,他们肯定更加不会消停了。
林飘就当没听见,也没应,等到他们走到面前来了,还在锲而不舍的叫他,林飘才搭理了一声。
面前纸钱的火还没熄灭,两个媳妇从篮子里拿出准备好的纸钱,就着那点火又烧了起来。
大伯给了大伯娘一个眼神,大伯娘当即蹲下帮着一起烧,念叨起来:“松儿真是个命苦的人,但他好就好在,娶了你这样的好媳妇,将沈鸿养得这样出息。”大伯娘看向沈鸿:“当初我们想把沈鸿接过来养,便是担心你一个年轻哥儿,不知道怎么养好孩子,现在看来完全是多虑了,若是沈鸿跟着我们,不一定能有这么大的出息。”
这话入耳,林飘勉强听着,等着她的下文,反正好话说完了后面肯定就没什么好话了。
“你既然是回来祭祖的,怎么好只祭拜这几座坟,这事得好好准备准备,可不能烧点纸就过去了,你看,我们把沈家所有人都叫来,你去拜一拜祠堂吧。”
一旁的一婶子听见这话都惊呆了,要知道祠堂可是男子才能去拜了,林飘别说不是男子了,甚至不是姓沈的人,让他拜祠堂可以说是给了非常大的尊荣了,以后他在沈家这一脉,都是响当当说话管得住事的人了。
林飘听见这个提议,心里却是很无语,他真的真的很不喜欢这些繁琐又没必要的东西,祭祖烧点纸钱把消息告诉祖先还在林飘能理解的范围内,但是什么拜祠堂感觉就太扯了。
而且自从俩沈分家,小沈家本来就没祠堂可言,所谓的祠堂也是大沈家的祠堂。
“嗯~这怎么好呢?我们不是早就分家了吗?而且我一个哥儿,怎么能拜祠堂?”
大伯娘听他这样说,笑着道:“没事的,沈鸿没回来,长嫂如母,你是替他回来的,你替他拜祠堂也是应该的,再说了,分家又不分祖宗,到底还是一家人,你说是不是。”
这个法子是大伯和大伯娘提前想了一晚上想出来的,沈鸿聪明,他们不一定拿得住,既然现在林飘先回来了,他们就先抬举了林飘,别说十里八乡,就是说到县府,哪有听说过让哥儿拜祠堂的?还是外姓的哥儿,家族中这么大的殊荣,她就不信林飘不心动。
只要拜了这个祠堂,分家的事就抹过去了,他们就又算一家人了,沈鸿又听林飘的话,过了林飘这一关,沈鸿就算回来一半了。
林飘一脸柔弱的看向他们:“不行!我怎么可以拜祠堂!我一个哥儿哪里担得起!会折寿的!”
大伯娘说来说去说了许多,林飘就是坚定的表示,自己这种守规矩的好哥儿,是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
大伯娘说得嘴皮都干了,看着林飘信誓旦旦的样子,也不知道他是装的还是真的,最后实在无法了,只能叫他再考虑考虑,然后低着头继续烧纸。
大伯娘说完了,一伯娘又凑上来,在旁边问:“沈鸿中了举人,你们往后不是又要从县府搬到州府去了。”
“还没想好呢,得再琢磨琢磨。”林飘敷衍道。
一伯娘拍了拍大腿:“这还有什么琢磨的,沈鸿中了举人,有机会在州府落脚了,你们还考虑什么啊?直接搬去州府呗!州府的日子那多快活。”
林飘有些意外,没想到一伯娘能说出这样的话,还没过三秒钟,就听见一伯娘继续道。
“只是可惜了你们在县府的产业,又是酒楼,又是铺子的,你们一走,这县府可就没有信得过的人了,把产业交给别人哪能放心?你看你夫兄,能识会断,让他们去帮你们看着点产业,也免得外人心思不好管不住。”
林飘一听,这算盘打得简直震耳欲聋。
“一伯娘,这些产业也并不是我和沈鸿的,是别的开的,我们帮着管而已,人还在的时候说起来是半个老板,要是我们去州府了,自然就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了,是人家的产业,我怎么好还去指手画脚呢。”
一伯娘立马变了脸,显然不信:“谁的产业?”
“温家的产业,洛都温家,他们少爷来这边进学,随便经营了一点产业,和我们可是没多大关系的。”
一婶子在旁边连连点头,帮着林飘说话:“我们都只是在帮人家做事的而已,店和我们可没什么关系。”
他们哪里知道什么洛都温家,但听这个名号也能猜到是来鹿洞书院读书的世家公子,顿时更加不知道说什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