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草根之官道风流 > 第453章 佛门圣地

第453章 佛门圣地(1/2)

目录

第453章佛门圣地

程思玉和两名手下带着准备好的申报材料驾车直接来到省政府,根据相关规定,省里只有审批创办专科大学的权力,创办本科大学审批权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但也必须报请省政府备案,征得省政府同意后再报请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审批。

省里这块和市里毕竟存在着直接上下级关系,市里主要领导人和省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都比较熟悉,即使面上有些不符合规定的通过私下沟通也会想方设法让其符合规定,再说了,作为上级,谁不希望大家个个都能有所建树,把各自辖区建设好发展好。加之王伟江先前就给省里分管领导请示汇报过,先征得他同意后才具体操作此事,所以,当程思玉来到省政府找到分管领导送上相关材料后,分管领导立即叫秘书亲自带程思玉他们到具体负责办理此事相关部门,而且还特意交待了:”是陆副省长叫我带他们过来的。″

对方听了自然心领神会,”你们把所有申报材料留下,我们会尽快审核,等审核完再跟你联系,到时你们再走下一个程序。″

程思玉递过材料就离开省政府大楼,返回招待所后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静等传来好消息。他想正好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带着两名手下游览一下省城的风景名胜。程思玉是军人出身,高中毕业那年考大学失利,当年就选择了从军之路,火热的军营,是热血男儿的世界,短短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让他从一名普通的社会青年转变成一名军人。军人的责职就是奉献和担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一个个强健的身躯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青春无悔的精神灌输在每个人的大脑之中,所以,这种精神激发了程思玉创作的冲动,他想把整日朝夕相处的战友们生活训练的经历写出来,在报纸刊物上发表,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代军人。

当他将身边发生的那些事情精心撰写成第一篇新闻报道稿,并满怀期待地投给军报之后,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整日都紧盯着军报的每一个版面。无论是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进窗台时,还是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之际,只要有机会接触到那份报纸,他都会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急切地寻找着自己所写的那篇报道是否已经成功刊登在报纸上。

然而,时光悄然流逝,整整半个月过去了,他始终未能在军报的版面上看到自己的作品。那篇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期望的报道就如同沉入茫茫大海中的石子一样,杳无音讯。起初,每次翻找无果后的他,心中难免会涌起一阵深深的失落感。这种感觉犹如阴云密布的天空,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他感到有些沮丧和无助。

但令人钦佩的是,尽管遭受如此打击,他却并未因此而陷入绝望。相反,那颗热爱通讯报道的心反而燃烧得愈发炽热。他深知成功从来不会轻易降临,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磨砺。于是,他调整好心态,重新振作起来,以比以往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通讯报道工作当中。

稿件一篇篇寄出,可变成铅字的一篇也没有,此时,有的战友竟把他当成笑话来讲,说他连”范进″都不如,说范进后来虽然疯了,可是人家最后必定经过多年的坚持还是考取了举人,他倒好,投了那么多篇稿子,可是一篇也没有发表出来。真是人嘴两面皮,说什么的都有。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程思玉写作欲望,他真是一条道走到黑,创作不停,笔耕不止。

几个月后的一天,指导员突然让文书来通知他,”程思玉,指导员找你有事。″

他立马来到连部,指导员很客气地对他说:”程思玉,你有篇稿子在军报上发表了,刚刚我看了,写的确实不错,宣传股也来电话对你进行了表扬,让我转告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当好一名扎根基层连队的通讯报道员。″指导员边说边从抽屉里拿出几本稿纸又道:”我这还有几本稿纸你拿去继续创作,也算连里对你的奖励。″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程思玉找来那张报纸,看着自己写的那篇报道终于变成了铅字刊登在报纸上,那种激动真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篇稿子被报社采用,无疑是给他在创作之路上增加了一把强劲的动力,更加激发出他创作欲望。事后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写的稿子经常被国内各大报刊采用,他的创作才能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一年后他就被调到团政治部宣传股任专职通讯报道员,后来由于他表现更加突出,被破格提为干部,任宣传股干事,专门负责全团新闻报道工作。他是在宣传股股长的位置上转业到地方的,到地方后他表现仍很出色,一路升迁干到现今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位置。

省城西郊有座卧龙山,之所以名叫卧龙山,是因为若从空中俯视,确实如同一条巨龙伏卧于此,卧龙山还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卧龙寺,那可是佛门圣地,整日香客如潮,游人如织。程思玉和两名同事利用这难得的空闲时间也慕名前往。

卧龙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坐落在卧龙山那雄伟的龙首之前。这一天,对于程思玉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踏入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佛门净地。

当程思玉与同事一同驾车抵达目的地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们不禁为之惊叹。诺大的一个停车场内,密密麻麻地停放着各式各样的车辆,几乎找不到一处空位。举目望去,四处皆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的游客身影,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狭小的停车位,程思玉小心翼翼地将车子停稳。随后,他推开车门,缓缓步出车厢,并与同事一道朝着卧龙寺走去。他们沿着人流前行,脚下踩着一条由条石精心铺砌而成的道路。这条道路虽然不算宽阔,但却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历史的沧桑。

由于常年累月遭受众多游客的踩踏,每一块条石的表面都被踩磨得异常光滑,犹如镜面一般。此刻,阳光正好洒落在这些条石之上,反射出道道耀眼夺目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特意赋予它们的一层华丽外衣,令人目眩神迷。无形中给这座千年古寺增加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沿着这条条石铺成的路面走了大约有近千米时,出现了一个牌坊式建筑,两边柱子上分别写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八个大字。这充分彰显了人们对佛门净地的尊重。

穿过那座巍峨耸立、雕刻精美的牌坊之后,一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青石小径继续前行。大约又走了数百米之遥,眼前豁然开朗,一座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建筑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