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搜刮与冲突(1/2)
第314章搜刮与冲突
接下来的几天。
农家小院在地下8层,超级工厂日夜不休的轰鸣运转中。
开启了极限的生产模式。
每一天。
都有大量的机器人,以及新式的冰湖级运输舰被生产出来。
然后在经过简单的调试后。
就被投入到使用之中。
最终定型的冰湖级运输舰,制造成本极低。
虽然它的体型,比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还要巨大。
但实际上,只要零件供应充足,整艘组装起来,前后仅仅只需要费5个小时左右。
在超级工厂产能的全力爆发下。
位于农家小院地上一层的组装车间,一天能制造出上百艘。
而一艘冰湖级运输舰,运输力就足以抵得上一支商队列车。
仅仅5天下来。
造出来的第一批500艘冰湖级运输舰。
其运力,就超过了总共450支商队列车的运力总和。
相当于把苏武在地表的运力,直接翻倍。
对于这一支新的运输力量。
苏武并没有立刻将其投入到运输镇海市物资的队列中。
而是以十艘为一个编组。
让它们以江河市为起始。
由近及远地,将所有附属避难所,以及矿场重新拜访一遍。
将里面因为单位价值过低,暂时还没有运走的所有普通资源,还有有回收价值的二手设备,全部打包带走。
甚至就连构成避难所本身的混凝土墙壁。
苏武也没有放过。
直接运送过去一批工程设备。
将其粉碎分离。
其中建筑钢筋一类的金属资源,直接拉走。
混凝土则就地粉碎成粉末。
然后再制造成快速水泥后,运回农家小院。
构成避难所框架主体的混凝土。
按照重量比例换算。
其中约有10%到15%的石灰石,以及10%左右的钢铁。
本质上,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一座品质还行的石灰石矿和铁矿。
有被开采和回收的价值。
同时,为了加快这一方面的回收效率。
苏武专门改装了十艘冰湖级运输舰,让其各自装载一条移动式的小型快速水泥生产线。
分别分配到10组运输舰编队之中。
以方便在各个拆迁后的附属避难所之间转移。
“这算是刮地三尺吧。”
“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不会留下。”
看着全息投影上。
一座经过工程机械的暴力拆迁和冰湖级运输舰搜刮后,只剩下一个凹陷下去的坑洞的附属避难所。
苏武的心情一时间有些微妙。
感觉自己是不是有点儿太过分。
而除了位于地下,相对比较容易开采的避难所以外。
对于地表的城市废墟,苏武也没有在这一次的行动中放过。
甚至还特意生产了一批不惧怕低温寒流的工程设备,专门对其进行采集。
只是,在进入末世已经快要将近一年的现在。
地面上残存的建筑废墟,已经所剩不多。
它们大多失踪于多次的地震之中。
又或者被掩埋进了冰层的深处,不再具有开采价值。
针对回收城市废墟的收益,总体上并没有比拆迁附属地下避难所多多少。
这也导致在地表的回收工作,进度很快。
往往一座县城。
只是费了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的时间。
就能被搜刮得干干净净,只在原地留下一片白地。
另外,对于位于地形复杂的山区深处的矿场。
冰湖级运输舰并不会直接深入进去。
它会首先使用携带的建筑工具和快速水泥材料。
在矿场和山区边缘之间。
快速搭建起一条真空运输通道。
然后通过六代战机,空运过去一台微缩版的可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中心。
将矿场中的产出。
先是快速地抛射到山区边缘,再转而装载到冰湖级运输舰上。
这种方式。
方便归方便。
最大的缺点是建造的真空运输通道,很难成为永久性的建筑重复使用。
往往一两个星期,或者半个月后。
它就可能在各种地质灾难下被摧毁。
想要再次使用,只能再费大量资源重建。
不过这种缺陷,在如今多少有点财大气粗的苏武眼中。
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只要能加快整体上的运输转移速度,这种浪费完全可以接受。
伴随着全息地图上。
宽江流域一带,从接近江河市的版图开始。
所有的物资存储地点,一点一点的被清空。
农家小院避难所,迎来了资源库存量持续暴涨的阶段。
在短短的两三天内。
便补回了制造第一批级冰湖级运输舰的材料消耗。
甚至还有超出。
而在材料库存充足的情况下。
苏武也开始制造第二批冰湖级运输舰。
并且与最初不同的是。
这一次,苏武取消了原定的制造总数量上的限制。
只要资源没有下降到库存警戒线以下。
那超级工厂就会全力开工。
保持着每天100艘冰湖级运输舰的产量,源源不断的往上堆积运力。
“既然目前的实践证明,冰湖级运输舰成本低又好用。”
“那就没有理由限制它的数量。”
“尽全力的生产吧。”
“以最快的速度,把地表上一切能够搜刮的资源,都给带回农家小院。”
默默的看着农家小院,此时各项数据近乎裂变一般的增长。
苏武隐隐有一种站在了时代转折点的感觉。
那种感受。
就好像是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时代的浪潮就已经将他推动到了一个曾经只能仰望的高度。
“还有,宽江流域沿途。”
“最后那十几座官方避难所,也是时候去拔除了。”
在看着地图上,冰湖级运输舰逐渐将一片片区域扫荡一空以后。
那些坐落在宽江流域扫荡路线上。
不属于苏武控制的避难所。
就显得格外的碍眼。
仅仅只是稍作犹豫。
苏武便决定在搜刮物资的过程中,顺手将它们一一敲掉。
如今实力每时每刻都在急剧提升的农家小院。
已经不需要太过惧怕来自东洲首府,甚至联邦的问责。
全面对抗或许还不到时候。
可单纯交恶那些,站在宽江流域官方避难所背后的几座超级城市,却没有什么问题。
“反正只是地区冲突而已。”
“再加上。”
“这里其实本就早已经被东洲首府放弃。”
“闹得再大,最后大概率也不会演变成与东洲首府的全面战争。”
情报的重要性,在这一刻再度深刻地体现出来。
当初苏武为了争夺钢城。
不惜调动伊甸园卫星,启动天基武器。
直接将战火燃烧到东洲首府所在地。
做好了不惜一切代价的准备。
闹出了偌大的动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