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地表避难所(2/2)
“商队列车驶进集散中心的入口区后,会首先解开彼此连接的部分,每个车厢都会恢复独立的状态。”
“接着,其中独立后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和雪地运输车。”
“将分别进入中小两个规格的车位之中。”
“按照各自的状态。”
“由移动车位,分别送往装卸物资区,乘客区和维修区进行各自的交接任务。”
“然后,完成了物资和人口的交接,并检修没有问题的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和雪地运输车。”
“会被继续送往中转区。”
“当停留在中转区的车辆数量足够后。”
“将会再由移动车位送往出口区。”
“重新组合成一辆新的商队列车,驶出避难所。”
“冰湖级运输舰进入集散中心后的流程,也和商队列车类似。”
“不过由于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单位,程序可以更加简洁。”
“直接进入大规格的移动车位之中就行了。”
“这种模块化的管理模式。”
“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地上一层50米层高的每一寸空间。”
“缩短交接物资过程消耗的时间。”
“以目前预留的集散中心的大小。”
“最多可以同时容纳300辆商队列车。”
“极限状态下。”
“最快15到20分钟内,就能走完所有的流程。”
规划完大型物资集散中心。
将避难所地上一层的空间,重新填满大部分以后。
苏武又将目光放到了地上一层的中心区域。
他特意在那里留下了一块空地,并将其与更上面的地上二层和三层相互打通。
形成一个高度达到150米的大型空间。
这是苏武用来改装基地车,以及未来制造空天母舰的厂房。
最初的时候。
苏武对于基地车的定位。
是移动的陆地母舰。
但在改造的过程中,随着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和天遣级陆地巡洋舰的陆续出现。
两者的定位,有了大量的重迭。
基地车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
然后,随着冰湖级运输舰的诞生。
苏武的主力运输工具,迈出了由陆地转向天空的第一步。
他对于基地车,就又有了新的想法。
打算转而将它改造成第1艘真正的飞行母舰。
以实现在全球各地,快速转移重要资源和人口的任务。
不过既然打算改造成飞行母舰。
那基地车的最终体型,就注定不会小到哪里去。
原有的最高只能达到50米高度的组装车间,就显得有些不太够用。
现在趁着向上扩建避难所的机会。
苏武干脆直接一步到位。
规划出一座真正的空天母舰生产厂房。
以后不只是基地车,在它后面生产的新的空天母舰。
也都将会在这座厂房内诞生。
而等到制造完成后。
母舰将会直接通过厂房上方,避难所第3层可活动打开的穹顶,垂直飞行出去。
顺便解决掉因为自身体型过于巨大,无法通过正常出口出去的问题。
“接下来,是对地上2层和地上3层的安排。”
地上2层和3层。
虽然初始就转移过来了各种战机飞行机库,机器人机库,弹药仓库和弹药生产工厂。
但整体上来说,绝大部分地方仍然还处于空旷状态。
对于这两层。
苏武的安排很简单。
只要有空闲的地方,那就用来建造种植园和组装车间。
因为只有这两样是刚需。
无论建造再多,都不会有过剩的嫌疑。
“一间可以制造冰湖级运输舰的组装车间。”
“占用空间为4万立方米。”
“规划出5000个差不多应该就够用了。”
5000个冰湖级运输舰组装车间。
意味着理论上最高可以同时生产5000艘该种规格的运输舰。
而在实际生产中,自然不可能达到这种夸张的产量。
就算资源供给足够。
让负责生产零件的超级工厂,把生产线转到冒烟。
能将现有的产量扩大10倍,达到日产千艘就已经是极限。
这么规划。
除了是给未来的生产,留一些可以用来扩产的余量以外。
更多的,是将生产车间也当做了车库来使用。
在必要的时候。
可以与地上一层的物资集散中心连接。
分流一部分集散中心的压力。
而与此同时。
哪怕已经规划出了如此夸张数量的组装车间。
它们实际也只占用了地上2层大约十分之一的空间。
“然后,再给生产陆地战舰,雪地运输车,无人机,机器人,还有即将进入量产阶段的七代战机。”
“预留一部分生产车间。”
“剩下的地方,就可以全部用来建造种植园。”
从面积上看。
建造种植园才是真正的大工程。
整个地上3层,再加上大半个地上2层,如果全部用来建设种植园。
足以建设出4600座标准种植园,每月产出414万吨的粮食。
按照当前农家小院,对每个避难所居民的配给制度。
完全能满足2亿人以上的生存需求。
一旦真的实现。
目前,正在地下扩建避难所的工程队。
完全可以适当的减少新建的每层避难所中,种植园的比例。
让一座建满了标准宿舍的避难所层,最高可以容纳的人口数量,从3000万提升到4000万以上。
大幅度的减轻对外收容人口的压力。
同时。
更多数量的种植园,也让苏武可以选择种植更多不同种类的植物。
不只能够用来产出食物。
还可以产出大量的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
丰富农家小院的产出。
由此带来的影响,将会涉及到目前居住在农家小院内,上亿人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让他们距离末世前的现代化都市生活,更加接近。
“综合来看,在避难所地表扩建两层的空间。”
“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唯一的坏处就是更加显眼。”
“但在到处充满自然灾难的末世里。”
“显眼其实算不上是缺陷。”
“毕竟对于没有主观意识的自然灾难来说。”
“隐藏与否都毫无意义,一切纯看运气。”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
“发展重心,可以开始放在扩建地表避难所上。”
“争取将其早点建成。”
“尽快实现日产千艘冰湖级运输舰。”
一千艘冰湖级运输舰,就是1000万吨的运力。
它所能够带来的资源收入。
多的近乎于开挂一般。
苏武吞并整个东洲的起点,都将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