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 > 第348章 登基大典

第348章 登基大典(2/2)

目录

当然,曹魏君臣在密室内的密谋,诸葛亮和费袆无法得知。但他们支持太后与田英成亲以及田英登上太上皇宝座的决定,却大大出乎了两人的预料。他们原本以为,此事会受到曹魏君臣的强烈反对和阻挠。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了。

既然满朝文武都已达成共识,诸葛亮心中便有了计较。他密令费袆,在登基大典上提出此事,由廷尉费袆来提议拥立田大将军为太上皇。其他文武百官顺势附议,此事便可水到渠成。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照耀着大汉的江山。今天是新皇登基的大喜日子,满朝文武早已在朝堂内等候多时。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气势昂扬,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皇的准备。

没多久,太后蒋玲怀抱太子刘虔,在首领宦官黄皓的引领下,缓缓步入朝堂。她仪态万方,气质高贵,仿佛是天生的太后之选。她在台阶正中的龙椅上坐下,目光扫过群臣,带着一份威严和慈爱。

丞相诸葛亮、大将军田英、骠骑将军魏延、魏王曹睿、燕侯曹宇和车骑将军司马懿等文武百官侍立于两侧,气势恢宏。他们个个身着华服,佩戴着精美的饰品,显得威风凛凛。

吉时已至,诸葛亮一声令下,登基大典正式拉开序幕。黄皓打开由丞相诸葛亮亲自动笔书写的先皇刘禅的遗诏,那字字句句仿佛穿越了时空,将先皇的遗愿娓娓道来。

只见黄皓朗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刘禅,承先祖之基业,统大汉之江山,历数载之春秋,已至中年,忽感天命难违,疾病缠身,恐难久持国柄。念及社稷之未来,百姓之福祉,朕心忧忧,夜不能寐,特此遗诏。

朕子刘虔,虽在襁褓之中,然天命所归,朕心已定,欲传位于此子。朕知幼主难立,然朕之子孙,唯虔可承大统,望诸卿勉力辅佐,共保江山。

诸卿当以社稷为重,忠心耿耿,勿生异志。太子年幼,政事皆由相父及卿等裁决,然需秉持公正,勿行私权,以安民心,以稳朝纲。

太子刘虔,虽幼而有福,朕望其成长之后,能承先祖之遗德,兴大汉之基业。卿等当悉心教导,以成其才。

朕之丧事,一切从简,勿以奢华为念。朕之陵墓,勿需过饰,以省民力。

朕死之后,卿等当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念,勿忘朕之遗命。愿蜀汉之江山永固,百姓之安乐绵长。

此诏既下,天地为鉴,鬼神皆知。朕之子孙,当谨遵此诏,以承先祖之遗志。

钦此!

大汉皇帝刘禅

延熙二年九月二十二日”

黄皓的声音刚落,群臣纷纷跪倒在地,向龙椅上的新皇刘虔行君臣大礼。他们三呼万岁,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份喜悦和祝福传递给天地万物。

太后抬手示意群臣平身,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诸位爱卿平身。”群臣这才起身侍立于两侧,气氛庄重而肃穆。

按照传统,登基大典后,新皇还需前往天坛、地坛和太庙等地祭祀天地和祖宗,以表示自己是被天命选中的正统皇帝。

于是,在群臣的簇拥下,太后抱着新皇前往天坛、地坛和太庙。他们虔诚地祭祀了天地和祖宗,祈求天地保佑大汉江山永固、百姓安乐。

祭祀完毕,众人一起回到朝堂。太后抱着新皇坐在龙椅上,丞相诸葛亮首先奏读《尚书·顾命》。那古老的文字仿佛带着历史的厚重和沧桑,回响在朝堂之上。

随后,他走上台阶向先帝刘禅的灵柩北面礼拜,然后奉读策文,宣告新皇刘虔正式即位。

那一刻,传国玉玺和绶带在黄皓的手中传递。最终由太后代表新皇刘虔接了过来,象征着皇权的正式传承。群臣见状,纷纷向新皇刘虔行三跪九叩大礼,高呼万岁。那声音中充满了对新皇的祝贺和对未来的期许。

太后代表新皇刘虔宣布大赦天下,以示仁德。至此,登基大典才算完成。新皇刘虔正式即位,而太后蒋玲开始垂帘听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