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公共建设(2/2)
顾汐还重点指出问题,如果遇到连连降大雨,整个青峰镇目前的状况,能否快速排出积水,抵抗雨水淹没。
其中一位老衙役,开口插话到:“乡君,这几年的青峰镇,也没有下过多少大暴雨。”
“以前没有下过,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有些事情我们做了,可能不会当下受益,但是子孙后代会受益呀!”
县丞很认真的思考乡君的提议:“青峰镇是没有被淹过,但是下面有些低洼的村子,雨水稍微多下几天就会被淹。”
主簿摇头示意老衙役,别再胡乱说话。
顾汐看到说:“没关系的,大家都可以探讨交流。我们有没有考虑过,面对各种灾难的应季准备呢?县衙有没有准备粮?除了做预防隐患的准备,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多修建水利,挖掘水库池塘呢?
雨水多时可以存储,遇到旱灾时,百姓农耕也能有水可用。就像去年经历过的干旱,有多少百姓因为地里没有收成,抬头看天吃饭听天由命的。
如果提前修建水利,不至于无水可用。我也清楚很多事情说起来简单,实践做起来就是大工程,但是我们不尝试去做,又怎么会知道做不到呢?又怎么会知道没有好结果呢?
不是有句老话,叫做人定胜天嘛!当官如果不能为百姓办实事,那还不如回家种地呢?”
震耳欲聋的发问,让县衙里的人警醒反思。顾汐的居安思危做事理念,日后带领着青峰镇县衙完成了,一件件利民,一项项的长远工程。
很多年以后再去回顾,那些提前预备的物资,关键时刻救了很多人性命,辛苦完成的水利工程,大大改善了农耕,百姓深有感触。
县丞是真的感受到,乡君在为百姓做事。心中叹息她是女儿身,要是男儿身进入官场,一定会是位好官员呀!
不过现在这样也很好,青峰镇人因为有顾乡君,而成为有福的百姓。
顾汐一顿输出后,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交给大家思考研究,等有好的方案提上来,通过后再去执行实现。
顾汐查看县衙的地理志,指着上面的一处问:“主簿先生,这块地方有村民居住吗?”
“回乡君,这块是有个村子的。还有这离青峰镇上近!慢慢有些村子里的人,可能是在镇上做工的,还有不知道从哪流浪来的,迁移到这里搭的窝棚,时间长的慢慢扎根住下了。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零星的有十三四户居民。”
“那他们有购买这里土地,办理过官府地契吗?”
“有的办了地契,有的没有办理地契。住时间长离开本村的,开荒的土地有来办理过。”
顾汐了然的点头,她准备拿下青峰镇北边的五万亩地,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无主荒地,只是中间有一个小村子,还有附近移居过来的零散住户。
这片地方就在青峰镇外围,她准备好好利用、开发这片土地资源,将来修建成居民住宅区。
顾乡君是这里最大的头头,县丞看到她洁白的纤指,在地理志上画圈,立马收回刚刚心中的想法。
乡君得亏是个女儿身呀!这要是男儿身进入官场,不怕是个鱼肉百姓的大贪官吧!
县丞犹豫一瞬间,还是壮胆打气后开口:“乡君,这边还有一个小村子呢?如果你购买占有这片土地的话,这些土生土长的村民要怎么办?”
顾汐听到旁边几人,也变了脸色倒吸气声,无语的开口解释:“放心吧!难道我会欺压百姓吗?
主簿和账房你们二人,负责统计下这片土地上,到底有多少家住户,每家合法占有土地是多少?调查清楚数据报上来。
随后我会整理出,协商让出土地的赔偿银子,村民可以迁移到别处重新安家。或者村民也可以用现有的土地,等量兑换新房住宅。
实在不愿意搬走的也没有关系,我也不是非要开发每寸土地,绕过此地也一样的,只是整体设计改动下。
具体不同的协商赔偿细节,等我回去整理好后,会让人来县衙对接,协同官府的人一起,与村民还有散户商议,肯定不能让百姓受损失的。”
有了顾乡君的口头保证,大家又把心放回肚子里。以前也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只是听顾乡君嘴上说说,所以有点懵懵懂懂的。
最后顾汐以600文一亩的荒地价格,拿下青峰镇北边的五万亩地。还有山泉村往北走半个时辰,那座石头山前的五千亩荒地。
在众人的见证下,顾汐将3万3千两银票,交给县丞大人,主簿办理地契,账房登记入账。
有了这大笔的银子进账,青峰镇县衙也有现银运转了,官府对公共设施的建设,还有日常的开支消耗,也有了本金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