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Z世代艺术家 > 第111章 妈耶,天又塌了

第111章 妈耶,天又塌了(1/2)

目录

80后青春文学出版计划在报纸上早已经没有什么声量了,可是在真正的受众群体心里,这东西一直很时髦,并且饱受期待。

第一弹是80后最强音杂志,开了一个巨好的头,销量100多万册。

第二弹是《苍夜雪》,尽管销量永远定格在300万册上,但是它的火爆程度完全不能用销量衡量。

第三弹拉胯了,是陈家勇的青春随笔,只卖出去17万册。

但是这个成绩居然上了去年的图书销量榜,可见现在的市场到底有多低迷。

陈家勇对此非常满意,要是不蹭方星河,恐怕一万册都得卖上小半年。

方星河对于这个成绩也很满意,陈家勇的书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效果,欲扬先抑,正好衬托一下韩涵的《三重门》。

而三重门的好成绩,也必将给后面的新书挽回信任。

整体上,算是把整个出版计划走通了。

噢,对了,陈家勇的青春呻吟之所以能卖到那么多,也是因为他在书中一顿蛐蛐方星河。

有一篇文章是他专门为了领袖方而写的,一会儿夸一会儿骂,蛋疼纠结,精神分裂。

但是方粉就很喜欢看,中间再往上的粉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了解偶像的机会。

方星河收到了10本陈家勇寄来的签名书,特意把那篇文章翻出来看了看,然后给老陈回了一条扎心信息。

“你给我寄这么多书是什么意思?不会以为我真的送得出去吧?居然还特意签了名……老陈啊,你很幽默。”

陈家勇看完短信,在书桌前面平静了半个多小时,才终于停止哆嗦。

“草!狗日的方星河!”

家勇一点都不勇,他原本想给那篇文章起名叫做《狗日的方星河》来着,到最后关头又怂了,改为《我眼中的方星河》,给广大方粉们带来了很多欢笑。

他写文章的风格挺絮叨的,就是那种一个人躲起来碎碎念,内心戏很丰富但面对面马上板起脸的样子。

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第一次看到方星河的时候没敢多看,视线在他的脸上凝固了大约5678秒,不知道,不记得了,反正是差点撞到柱子才回过神,意识到失态,我急忙扭过头,然后隔了很久才敢重新去寻找他的身影,结果这家伙不知道哪里去了,我莫名其妙的松下一口大气。

因为我家不在上海,我也得住宾馆,所以总能看到他,但是第一次的时候我就有抵抗力了,我冲着小兵漫不经心的呶呶嘴:喏,那个就是玉面小冷淡。

那会儿我们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女生悄悄喊他小潘,潘安的潘,男生喊他玉面小冷淡,这是其中相对好听的称呼,难听的是什么你们别问我,我绝对不会出卖好兄弟韩志勇。

后来我的高中同学和北大同学常常问我,方星河真人到底什么样?真像照片上那么帅吗?

我通常会告诉他们,就那样吧,跟我差不多。

朋友们,我不是为了自我吹嘘,真不是,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们后面的问题,所以学会了抢先堵嘴。

总他妈问我方星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我哪知道他是什么人?

妈的,自费帮我出书这么重要的事,他就派了一个经纪人跟我联系,亲自打个电话会死吗?我堂堂北大保送生首届新概念大赛A组一等奖陈家勇同学就那么不值得重视吗?

而且你们知道他给我发的唯一一条短信是什么吗?

‘小陈啊,好好写,你在他们中间还凑合。’好,

15个字,我咬牙咬了整整一个多月,天天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就想知道哪一天我们还能重新面对面的聚在一起,好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直到那个破节目播出之后,我忽然松开牙关,开始笑脸对人。

小陈就小陈吧,方哥你说什么都对!

我们获奖者因为要搞80后青春出版计划,彼此间有联系方式,那天大家都被吓到了。

武人?武圣吧?!

当初复赛的时候,方哥除了不爱搭理人,气质有些冷,其实并不暴躁。

正相反,他那个人身上有一种特殊的平和从容,看人大大方方的看,被人看时完全不在意,从来没有人能够让他应激。

韩志勇和他一个考场,后来特别激动的跟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就在考试的时候,考场里的所有女生都悄悄打量他,区别就是有些特别隐蔽,有些特别不矜持,方星河原本很平静来着,大家都以为他会像以往一样,不给予任何回应。

然后这损种毫无征兆的挑出一个受害者,特别突然的冲她露齿一笑——我相信他肯定知道自己笑起来的杀伤力,但他就故意那么做了。

然后那个女孩被吓得‘嗷’的一嗓子,据说是一哆嗦磕到桌子上了,疼得直冒眼泪,臊得脸蛋通红,趴在桌子上不敢起身,最后把‘咬了一口的苹果’写成了‘被坏蛋欺负之后的少女心事’。

我这么一说,你们肯定有印象了,对不对?

就在首届新概念作文选下册里,她那篇作文拿了三等奖,并且因为很有趣,而被选进合集。

那谁,我可没出卖你啊,是韩志勇干的……”

陈家勇用他特有的碎嘴子扯闲篇风格,絮絮叨叨讲了一大堆方星河,写了1万多字的小作文。

其实从文学角度出发,他写的东西没什么营养,但却意外的受到广大方粉欢迎。

这年月的粉丝都乐于窥见偶像的真实一面,因为距离实在太遥远,所以喜欢一切能够拉近距离的信息。

而叫方星河特别意外的是,这货区区17万的销量,居然在极短的时间里给自己转化出15万中坚,1.5万死忠,1000余名狂热粉。

真就很离谱,但当时没有别的事情发生,只有这么一个新变量。

于是狗方忽发奇想——等到以后进了娱乐圈,要不要专门养两只狗仔,职业化地写自己的生活小故事?

现在的粉丝是真吃这套啊……

琢磨了一阵,他决定列为待观察事项。

如果好处大于成本,那就干呗。

矜持这种东西,必须给吸粉让路,水军头子才不在乎什么手法呢,爽了都是好手法。

2月份是陈家勇的“哑炮”,3月初,《三重门》重新炸醒了中学生群体和文学界。

发行当天直接爆卖35万册,仅次于《苍夜雪》,堪称是青春文学里的第二座丰碑。

内容仍然跟上辈子差不多,甚至结构的松散仍然如出一辙,原版的怅然、讽刺、迷茫、愤怒,新版本全都具备,然而就是因为多了一个人物,使得这一版《三重门》有了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更加深刻的隐喻。

多出来的人物,没名没姓,外号逼王。

真的,一点不夸张,整个文学评论界在看到出场描述的一瞬间便都被逗笑了。

“逼王走路时挺拔如松,下巴总是微微扬着,于是林宇翔第一眼总是看到他的鼻孔——左面如刀,右面似剑,仿佛随时都会暴起伤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