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艺术家
首页 > 都市小说 > Z世代艺术家 > 第112章 什么?新书有签售?!

第112章 什么?新书有签售?!(1/2)

目录

韩涵的爆火,将方星河的热度一直延续了下去。

刚开始,所有人都对韩涵的忽然服软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很快就有人计算出了韩涵能够从《三重门》中拿到的收益。

首印的50万册是方星河出的成本,所以作家出版社直接给韩涵让利,拿出了一个新人不可能有的分成,12%的版税。

因此,单单只是首批,韩涵就拿到了100万稿费。

接下来,作家出版社将继续加印,并且保持12%的版税不变,为韩涵源源不断的带来财富。

可这钱拿着心不心虚?

反正韩涵没法说自己完全坦然。

从项目发起,再到宣传推进,又到多方造势,直到最终发行,几乎都是方星河出主意、王亚丽和王查理执行,自己什么都没干,写完书就干等着馅饼砸在头上。

所以他就很没辙,是真的讲不出来更硬气的话。

韩二和郭四不一样,他历来是个要脸的人,嘴硬归嘴硬,却干不出来恩将仇报的事情。

3号这天,当销量毫无疑问的冲破50万,全线售罄之后,韩涵主动给方星河去了一个电话。

“喂,额,星河啊,我是韩涵。”

具体怎么称呼方星河,让他没少纠结,最终还是父亲帮他定下来的,直接叫名字。

“老韩,怎么个意思?”

方星河就特别随意自然,甚至主动给他搭梯子:“感谢?不用搞得那么虚头巴脑吧?”

“额,也不是……也有……我就是,额,心里有些不舒服,想跟你聊聊。”

跟这种别扭的小孩聊天真费劲。

方星河索性一路引导下去:“成功了,却更迷茫了?”

“啊对对!”韩涵的语气激烈了一些,“我就感觉现在的一切都特没意思,我不知道怎么跟你形容,反正,反正,呼……”

“你随便形容,我肯定能听懂。”

于是韩涵就开始了漫长的絮絮叨叨——别忘了,现在的他也只是一个孩子,甚至直到30岁之前,韩涵始终都是一个大孩子。

“其实我很羡慕你现在的生活,那么激烈,那么精彩,当然,最关键的不是你具体怎么做,而是我能感觉到,你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

我不一样,我不享受现在的一切,没意思,贼他妈空虚!

天天上那个破学,让我烦透了,同学也烦,老师也烦,家长也烦,甚至女朋友都烦!

额,也没有,其实我对象挺好的,和她在一起我很开心,但是我们聊天的时候也总有冲突,她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我,但就是……哎呀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三重门》火了,但我发现我还是不快乐,嗯,我这么说吧,我好像没有自以为的那样爱文学,看到某些人往死里吹《三重门》,成就感就像一阵风,很快吹过去,我又开始焦虑……

其实刚写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贼牛逼,我他妈就是一块闪闪发光的大金子,谁也不配跟我指指点点!

但是我不怕跟你讲实话,我看完《苍夜雪》之后,晚上躺在床上,总是忍不住想,文学作品到底应该更贴近生活,还是应当尽可能的向审判靠拢?想着想着,我就觉得太他妈没意思了,文学到底是个什么狗屁?我写的和你写的,到底又是狗屁中的哪一种?

想烦了,我就爬起来写新书,但我脑子里完全没有东西可写,我觉得我的人生太苍白了,你懂吗?不是和你比苍白,而是和一切伟大的文学家相比,都太苍白。

我现在真的不知道应该干什么了,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煎熬,新书赚钱了,情况看似变好了,其实td更煎熬了!

路叔觉得我应该趁热打铁,给我制定了一整套规划——好像是学的你——但我觉得没意思透顶了,我下本书都写不出来,搞那些破烂有什么意义?”

方星河很快就在一大堆絮叨中提炼出要点,反问:“你对《三重门》不够满意?”

“额……”韩涵卡住了一阵,最后艰难坦承,“确实不够满意,我已经逼出了我最大程度的愤怒,但是和你的愤怒相比……唉,恐怕我的确不是一个很愤怒的人。”

方星河没搭理这句话,继续问:“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并不热爱文学的?你现在有热爱的事情吗?”

“没有,我也不知道我热爱什么。”

韩涵先回答了后一个问题,随后费劲思索。

“额,其实我可能一直都知道吧?我觉得我自己写文章很牛逼,我也很喜欢那种以文字为刀,酣畅淋漓砍人的感觉,但是写长篇的时候,我写的很痛苦,然后我就彻底确认了,其实我不爱文学本身,我只是喜欢那种写文章发泄的感觉……”

噢,怪不得这哥们09以后再也没有写过长篇,感情是再也挤不出来了。

让一个不爱文学的人硬着头皮写长篇,为了钱当然可以挤出来一些,但是挤到不出奶开始出血的时候,那就太痛苦了。

“那你以后就多写杂文,少写长篇呗,反正你的长篇写得也不怎么样。”

方星河简单直白的一刀戳过去,当场把好大哥干破防了。

“有那么差?对了,记者采访你的时候你不会也是这么说的吧?!”

哈哈,他紧张了!

难得看到韩涵如此不安的一面,但这反而再正常不过。

方星河忍俊不禁:“那倒没有,我肯定得夸你啊,后面还有那么多同期呢,骂你不等于拆自己的台?”

“那就好,那就好……”

韩涵松下一口大气,随后又追着问:“所以我到底应该怎么办?”

其实方星河知道他想干什么,但是并不打算拦着。

对于一个有资本又足够任性的年轻人而言,外人的阻拦或者推动永远都不是他做出最终决定的原因。

方星河做人朋友的原则是:重大问题只劝一次再提一次,非重大问题只提供中立观点,劝都不劝。

而面对韩涵……他不觉得两人现在已经是朋友了,所以提都不提。

“我没有建议可以给你,你的人生你做主,我觉得你有足够的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好!”

韩涵十分振奋,仿佛真的从方星河这里得到了动力。

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里,他还是过得很难受。

因为那场规模巨大的批评还是如期而至了。

以各大院校中文系为主力的文学评论界完全不认可《三重门》的水平。

这件事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只是规模没有现在大,历史上并没有一本更出众的《苍夜雪》挡在前面,所以很多人对年轻孩子算是非常宽容。

现在不一样,现在所有人的标准都被方星河拔高了不止三五分。

唔,难防系过于卖力的吹捧,也激起了相当程度的逆反心,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批评的规模有些超标了。

“强行把一些段落拼在一起,就能称之为了吗?我们的标准什么时候这么低了?”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教授,我必须公允的讲,这部的文字水平不如我们学生的课堂习作,韩涵还是更适合去写一些短小精悍的东西,他驾驭长篇的能力太差太差了。”

“第一时间将《三重门》列为文学赏析课的素材,交给学生们尽情讨论,结果对于韩涵来说恐怕相当不尽人意——百分之百的同学认为这是一部庸碌之作,文字水平中等偏上,行文散碎不似,结构松脆一戳就破,哪怕把方星河拉出来当背景仍然显得无病呻吟,不明白它怎么能卖那么多。”

“和《苍夜雪》相比,《三重门》不配沾青春文学的边儿!”

“这只是一个少年无聊的青春期苦闷,可能它的确更现实,但是它也太无聊了。”

“我们被方星河拔起的期待,正在被陈家勇韩涵之流重新抹去。”

“可以下定论了,方星河超越了时代,其余者都是时代里的庸碌之辈。”

韩涵怎么都没有想到,当他挂断电话后,那就是他们两人近些年最后一次通话,也是情感上距离最近的一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