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引流的示范(2/2)
“要不你来写吧。”
“啊”
“你手写几百字,签上字,然后去复印。”乔诺顿了一下,也学会了他的讲话方式,“可以提升付费转化率。”
周浩然从善如流,“行,你先搞出来个范文,我誊抄一遍。”
“哦。”乔诺很擅长写文章,坐在电脑前就敲起了键盘,“师父,你说的示范案例,是哪个方面啊要帮他们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周浩然道:“先从最棘手的困境下手,这样容易出成绩。”
“什么啊”
“清库存。”
……
发出了第三封信。
乔诺的文秘工作可以暂告一段落,接着跑销售去拜访客户。
这天上午,去了一家床垫厂。
效果糟糕。
好不容易进了大门,正主都没见到。
让乔诺很生气、很狼狈。
中午,周浩然接到了李长兴的电话,说是有好消息。
印刷厂这边,有可能要接到一笔价值120万元的茅盾文学奖系列丛书的订单!
不出意外的话,下周一就可以复工复产!
一单下来,利润五六十万,印刷厂三个月不开工也能周转开。
周浩然听后,五味杂陈。
也不知道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下午,跟随《民生调查》的严宏记者一起,去了经贸开发区,做他关于民营经济系列节目的第二期。
这是周浩然选的地方。
台领导本来挑了三个地方,让严宏来选。
严宏记者配合周浩然,让他来挑。
一行人六七个,包了一个面包车。
严宏一路看过来,有些质问:“老弟,这边感觉不靠谱呢”
“挺好吧”
周浩然没看出来。
严宏道:“这一路过来,都没什么厂房。”
“厂房什么的,那有点低端了吧”周浩然不禁失笑,这个年代大家对商业的理解还都太浅薄了,“过几年,所有的厂房都得迁到郊区去。”
严宏不理解,“那留下什么”
周浩然道:“商业的核心是贸易。”
这边的开发区位于海港的核心圈周围,商业地位就比较高。
有许许多多的贸易公司。
所谓的贸易公司,就是曾经被严厉打击的投机倒把,从事的都是低买高卖的生意。不事生产,只做渠道、物流、分发、经销等业务。
这才是商业的核心环节。
国企厂房纷纷破产,除了种种的管理弊病、对生产关系的条理梳理混乱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贸易能力的缺失。
过去都是配给制,计划模式。
生产出来的东西,国家统购统销来分配。
国营厂只负责生产就行了。
后续的流程不需要操心。
现在市场化改革,国家不负责了,国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要自己负责销售……这就太难了,根本卖不出去!
销售远比生产更难!
包括很多陷入困境的民营企业也一样,都是死在了销售这个环节里,库存积压严重,却始终都打不开销售渠道。
周浩然现在就要借着《民生调查》民营经济专题的第二期报道的资源优势,把贸易渠道给收拢起来。
一回生,二回熟。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的行动就容易多了,连乔诺都不紧张了。
今天是第一次过来,不拍摄。
先了解情况、搜集资料。
拿到了资料,回去做全面的分析、研究之后,再过来展开全面的拍摄、录制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里民营经济的新发展》是一个很严肃的专题。
带有着很强的政治色彩。
每半个月出一期。
每期的制作经费高达1万元。
而《民生调查》正常的节目,每期的经费也就2000元-3000元。
要么说严宏很高兴呢。
他是项目负责人,他掌握着节目经费的“分配权”。
这钱要怎么,他说了算。
估计大半都会被他在舞厅里。
下午走了一趟,非常顺利。
周浩然通过开发区管委会的关系,拿到了这边总计2192家民营企业的相关信息。
起飞!